23.4 中位线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4 中位线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15:24:39

文档简介

23.4 中位线
1.连结三角形的两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 .
3.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 ,与一边中点的连线的长是对应中线长的 .
考点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计算
【典例】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AD=AC,AE⊥CD,垂足为点E,F是BC的中点,若BD=10,求EF的长.
(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说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第二个结论说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2)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由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1∶2.
【变式训练】
如图,在△ABC中,AB=BC=12,
BD⊥AC于点D,点F在BC上,且
BF=4,连结AF,E为AF的中点,
连结DE,求DE的长.
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中位线
1.(海南文昌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DE=2,则BC的长度为( )
A.1 B.2 C.3 D.4
2.如图,在△ABC中,AB=5,BC=6,AC=7,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则△DEF的周长为( )
A.9 B.10
C.11 D.12
3.(海南中考)跷跷板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柱OM经过AB的中点O,OM与地面CD垂直于点M,OM=40 cm,当跷跷板的一端A着地时,另一端B离地面的高度为 cm.
 
4.(海南三亚二模)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BD平分∠ABC交EF于点D.若AE=2,DF=1,则边BC的长为 .
知识点2 三角形的重心
5.如图,G为△ABC的重心,过点G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则AD∶AB的值为( )
A.1∶2 B.2∶3
C.4∶9 D.3∶2
6.如图,AD是△ABC的一条中线,G是△ABC的重心,则= ,AG= AD,如果DG=2,那么线段AD的长是 .
7.(海南海口龙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D,E分别是BC、AC的中点,连结DE.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M、N;以点D为圆心,AM长为半径作弧交DE于点P;以点P为圆心,MN长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点Q;作射线DQ交AB于点F,则AF的长为( )
A.3 B.4 C.5 D.6
8.如图,△AO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D分别是AB、OB的中点,点A的坐标为(-6,0),点D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 )
A.(-4,2) B.(4,-2)
C.(-2,1) D.(-1,-2)
9.在Rt△ABC中,∠C=90°,AC=6,BC=8,N是BC边上一点,点M为AB边上的动点,点D、E分别为CN、MN的中点,则DE的最小值是 .
10.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D的中点,F是BE延长线与AC的交点,求证:AF=CF.
11.(推理能力)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
(1)如图1,点P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连结PE、PF,若∠PEF=26°,则∠EPF= 度;
(2)如图2,直线EF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求证:∠BMF=∠CNF.
 23.4 中位线
1.连结三角形的两边 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 平行于 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 一半 .
3.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 重心 ,与一边中点的连线的长是对应中线长的  .
考点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计算
【典例】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AD=AC,AE⊥CD,垂足为点E,F是BC的中点,若BD=10,求EF的长.
解:∵AD=AC,AE⊥CD,∴CE=ED,
∵F是BC的中点,
∴EF是△CDB的中位线,
∴EF=BD=×10=5.
(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说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第二个结论说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2)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由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1∶2.
【变式训练】
如图,在△ABC中,AB=BC=12,
BD⊥AC于点D,点F在BC上,且
BF=4,连结AF,E为AF的中点,
连结DE,求DE的长.
∵BC=12,BF=4,∴FC=BC-BF=12-4=8,
∵AB=BC,BD⊥AC,∴AD=DC,
∵E为AF的中点,∴DE是△AFC的中位线,
∴DE=FC=×8=4.
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中位线
1.(海南文昌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DE=2,则BC的长度为( D )
A.1 B.2 C.3 D.4
2.如图,在△ABC中,AB=5,BC=6,AC=7,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则△DEF的周长为( A )
A.9 B.10
C.11 D.12
3.(海南中考)跷跷板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柱OM经过AB的中点O,OM与地面CD垂直于点M,OM=40 cm,当跷跷板的一端A着地时,另一端B离地面的高度为 80 cm.
 
4.(海南三亚二模)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BD平分∠ABC交EF于点D.若AE=2,DF=1,则边BC的长为 6 .
知识点2 三角形的重心
5.如图,G为△ABC的重心,过点G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则AD∶AB的值为( B )
A.1∶2 B.2∶3
C.4∶9 D.3∶2
6.如图,AD是△ABC的一条中线,G是△ABC的重心,则=  ,AG=  AD,如果DG=2,那么线段AD的长是 6 .
7.(海南海口龙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D,E分别是BC、AC的中点,连结DE.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M、N;以点D为圆心,AM长为半径作弧交DE于点P;以点P为圆心,MN长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点Q;作射线DQ交AB于点F,则AF的长为( C )
A.3 B.4 C.5 D.6
在Rt△ABC中,∵∠C=90°,AC=6,BC=8,∴AB===10.∵D,E分别是BC、AC的中点,∴DE=AB=5,DE∥AB,∴∠CED=∠A.由作图,可知∠EDF=∠A,∴∠CED=∠EDF,∴AE∥DF,∴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AF=DE=5.
8.如图,△AO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D分别是AB、OB的中点,点A的坐标为(-6,0),点D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 A )
A.(-4,2) B.(4,-2)
C.(-2,1) D.(-1,-2)
∵点C、D分别是AB、OB的中点,∴DC为△OAB的中位线,∴DC∥OA,DC=OA,∵点A的坐标为(-6,0),∴OA=6,∴DC=3,∵点D的坐标为(-1,2),∴点C的坐标为(-4,2).
9.在Rt△ABC中,∠C=90°,AC=6,BC=8,N是BC边上一点,点M为AB边上的动点,点D、E分别为CN、MN的中点,则DE的最小值是  .
连结CM,如图,
∵点D、E分别为CN、MN的中点,∴DE=CM,当CM⊥AB时,CM的值最小,此时DE的值也最小,由勾股定理得AB===10,∵S△ABC=×AB×CM=×AC×BC,∴CM=,∴DE=CM=.
10.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D的中点,F是BE延长线与AC的交点,求证:AF=CF.
如图,过D作DG∥AC,则∠EAF=∠EDG,
∵AD是△ABC的中线,
∴D为BC中点,
∴G为BF中点,
∴DG=CF,
∵E为AD中点,∴AE=DE,
在△AEF和△DEG中,
∴△AEF≌△DEG(A.S.A.),∴DG=AF,
∴AF=CF.
11.(推理能力)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
(1)如图1,点P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连结PE、PF,若∠PEF=26°,则∠EPF= 128 度;
(2)如图2,直线EF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求证:∠BMF=∠CNF.
 
(1)∵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BD的中点,
∴PE为△ABD的中位线,PF为△BCD的中位线,
∴PE=AB,PF=CD,
∵AB=CD,∴PE=PF,
∴∠PFE=∠PEF=26°,
∴∠EPF=180°-∠PFE-∠PEF=180°-26°-26°=128°;
图2
(2)如图,连结BD,取BD的中点P,连结PE、PF,同(1)得:PE为△ABD的中位线,PF为△BCD的中位线,∴PE∥AB,PF∥CD,PE=AB,PF=CD,∴∠PEF=∠BMF,∠PFE=∠CNF,∵AB=CD,∴PE=PF,∴∠PFE=∠PEF,∴∠BMF=∠C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