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6: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方城一高2025年秋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命题人:马焕君
审题人:肖长青)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一一第三单元及四首古诗词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面对国民党调集的50万重兵,面对
规模空前的“铁桶围剿”,面对党内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带来的生死存亡危机,
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当86000多人离开中央苏区时,没有谁能预知即
将开始的远征,他们不过是怀揣一个简单的信念:改造中国。
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红军用脚步丈量出胜利的征程,行经15
个省份,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
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了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几乎和法国的面积相等…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
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
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扭转敌我力量悬殊的劣势、战胜恶劣
自然环境的障壁、通过严峻党内斗争的考验,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
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中国的西北角迎来了光焰万丈的日出。
在这条征途上,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
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
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创
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人奇迹,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从东南到西北,从
红土地到黄土地,每一步都是创造历史的脚注。被国民党认定“流徙千里,四面受
制”的红军,走出了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
这是一条牺牲之路,一支队伍舍生忘死、抛洒热血。“如果要念一遍倒在湘江
边的官兵的名字,我会从黄昏念到黎明。”湘江战役,红军浴血奋战7个昼夜,战
士马革襄尸,湘江血可漂橹,当地居民“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激
战独树镇、强渡鸟乌江、浴血娄山关、飞夺泸定桥、鏖战腊子口…万水千山之路,
也是万死千伤之路。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000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
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青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