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北师大版)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1(北师大版)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15: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导入新课观世音菩萨(又叫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她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但到了唐朝时,观世音被改名为观音,这是为什么呢?又说明了什么呢?唐太宗时,因避李世民的“世”讳 。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中央集权的发展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地方政治制度:中央官制: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一】汉武帝削弱相权:“中朝”和“外朝”【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三】北宋分相权【四】元朝后期相权大史料链接: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形成内朝,削弱相权中央官制 【一】汉武帝削弱相权:“中朝”和“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且布衣为相。1.形成、确立中央官制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度。
特点:分工合作,牵制监督;
作用:
①三分相权,加强了皇权专制。
②它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央官制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百答百中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 参考答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中央官制 【三】北宋分相权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中央官制 【四】元代后期相权大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代后期,宰相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元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领六部,行宰相职权2、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3、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宣政院这是元朝
加强皇权
的新举措(一省二院)三公九卿中朝、外朝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一省制中央官制演进的特点:皇权进一步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政治制度【一】两汉的演变【二】隋唐的演变【三】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四】元朝的行省制度郡国并行制。
在推行郡县制同时,
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西汉出现了王国问题。 地方制度 【一】两汉的演变汉初:“郡国并立”的格局刘邦大封同姓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
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采取“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结果:
基本解决王国问题。 地方制度 【一】两汉的演变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1、西汉初郡国并行2、汉武帝后期,全国分13州,
  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3、东汉州“刺史”改为“州牧”,
  地方行政区划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地方制度 【一】两汉的演变1、隋文帝废郡,形成州县两级制2、唐初全国设10道,监察地方州县3、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直到唐亡地方制度 【二】隋唐的演变唐睿宗为加强西、北边防驻以重兵,于710年始设节度使。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兵镇最高军事长官。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
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100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措施:收兵权、财权、司法权,即收权。
利: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统一;
保持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弊:削弱对外战争的战斗力。 1、削减藩镇节度使权力,
  派文臣做地方官2、改“道”为“路”,
 监察州县地方制度 【三】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制度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行 省——分设路、府、州、县查一查:我们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从地位看,元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唐中书省是唐中央机构之一。
从职能看,元中书省是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
又兼管“腹里”;
唐中书省是负责起草皇帝诏令。 原因:元朝的疆域辽阔意义: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中国古代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种制度?科举制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皇榜金榜会试的朱卷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宋代科举考试图 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
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耀之处专题:选官制度的演变八股文 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九品中正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
西汉初世卿世禄西周制度
朝代科举制度的作用①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②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原因?
中国的科举考试,一在考试内容落伍,二在考试模式未变。另外,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的“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钦点,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科举”即使顺利通过,还要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而中国却是“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一成不变,僵硬得不能再僵硬。 为什么科举这一手段不仅被欧洲“拿走”,还反倒青出于蓝胜于蓝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皇权vs相权中央vs地方本课线索:结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⑴继承前代,并有所创新⑵不断加强皇权,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