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9: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喃、激(二上)、伟、充(二下)、击、器、汇”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奏、琴、柔、感、充(二下)、威、器、汇、鸣、塘”11个字,会写“大自然、美妙、音乐家、手风琴、歌手、感受、温柔、合奏、充满、威力、乐器、屋顶、河流、轻快、合唱、水塘”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示中。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并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承上过渡:上节课,我们走进《古诗三首》,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赐给了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收到了吗?请你把收到的礼物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预设:春日里盛开的鲜花,夏日里清凉的绿荫,秋日里飘香的瓜果,冬日里美丽的雪花……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同学们收到的礼物可真不少啊!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请欣赏——
播放音频:小鸟的鸣叫、泉水的叮咚、狂风的呼啸、浪涛的澎湃……
3.引出课题: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是什么?(声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抓住“文眼”,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觉得大自然的声音怎么样?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预设:“动听悦耳、清脆”等,教师适当点评)
2.大自然的声音是怎样的?(板书:美妙)
识记“妙”字,并指导“妙”字的书写:“女字旁”的“横”要写成“提”不能超出右边“撇”的位置,最后一笔“撇”要舒展。
3.引导学牛用“拆分组合法”法理解“美妙”。你能把“美”“妙”分别组成哪些词?(美丽、美好、优美、巧妙、奇妙……)“美妙”的意思就是——(美好而又奇妙)。
4.出示第一自然段: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5.那大自然的声音到底“美妙”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三、初读感知,学习字词,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在不理解的字词旁做好记号,试着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③想一想:大自然的声音“美妙”在哪儿?
学生按照要求自读并完成相关任务。教师巡视,及时个别指导。
2.同学们,大家学习得很认真,现在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收获吧!谁能读准这些词语?课件第一组词语:
第一组:
潺潺 淙淙 哗哗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3.你读得很准确。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描写声音的词。这些声音是会变化的,我们一起试试读。
(1)轻风吹过树叶——“哗哗”(轻柔一点,再读)
(2)小河的流水——“哗哗”(轻快一点,再读)
(3)大雨落下——“哗哗”(加重,拉长,再读)
4.谁能读出“唧哩哩”的变化?请试试看。
(1)指名读,学生议。
春日清晨的花丛里,小蜜蜂停在花蕊上采蜜——“唧哩哩”(轻柔一点,带着花蜜的甜香,再读)
树梢上刚出窝的雏鸟,看见妈妈衔着虫子飞来——“唧哩哩”(欢快一点,带着雀跃的期待,再读)
草丛里的蟋蟀被突如其来的脚步声惊扰,慌忙躲藏——“唧哩哩”(急促一点,带着几分慌张,再读)
(2)我们一起多读几遍,速度有慢有快,音量有低有高。
5.刚才,我们读了第二行,是ABB结构的词语,现在,我们读第三行,是AABB结构的词语,谁能读好这些词?
(1)“滴滴答答”——(学生评议,竞赛读,读出节奏感)
(2)“叮叮咚咚”——(读出高低快慢,读出内涵的丰富)
(3)“叽叽喳喳”——(你读、我读、大家读,在无序中感受场景)
6.同学们读得真好,像这样的表示声音的词(我们之前已经接触过)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你能把听到的大自然美妙的声音,用拟声词说句话吗?
7.请看第二组短语,读读下面跟声音有关的短语,再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课后第三题)课件出示:
第二组:
演奏手风琴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打击乐器
小雨滴汇聚起来唱着歌
8.先指名读,然后让学生交流在哪里听到过,随机认读生字。
(1)音乐会上——演奏手风琴、打击乐器
认读“奏”(字源识字):看小视频,组词:演奏、合奏、奏乐、节奏、奏章、伴奏、吹奏、奏效、独奏、前奏、弹奏、先斩后奏。
认读“击”(字理识字):看小视频,组词:打击、冲击、攻击、射击、突击、游击、反击、还击、击败、搏击、袭击、声东击西、旁敲侧击、乘胜追击、鹰击长空。
认读“器”(字理识字):看微课,组词:乐器、器官、机器、兵器、器重、器具、瓷器、武器、仪器、电器、器材、充电器、扬声器、机器人、游览器、灭火器、青铜器。
(2)每到春天,燕子在树枝上,在电线上——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多音字“呢”:ní:通常作名词,指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如“呢子”“花呢”“呢绒”等。此外“呢喃”一词中“呢”也读“ní”,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ne:主要用作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如“他呢,倒是很努力”;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和情况正在继续,如“我正吃饭呢”;用在陈述句末,表示确认事实,使对方信服,如“这东西好着呢”;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提醒和探究的语气,如“你干什么呢?”
认读“喃”(形声字识字):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所以“呢喃”的意思是: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3)升旗的时候,国歌奏响——雄伟的乐曲
认读“伟”:组词识字:伟大、宏伟、雄伟、伟人、伟业、伟岸、伟绩、丰功伟绩、雄伟壮观、雄材伟略。
“雄伟”的意思(拆分组合法):雄壮而伟大。
(4)瀑布的声音,飞流直下三千尺——充满力量的声音
认读“充”:已经学过。
(5)我们在剧院听音乐——热闹的音乐会
(6)风吹树叶哗啦啦,小溪流水叮叮咚咚——轻快的山中小曲
(7)我们来到大海边,波浪的声音震耳欲聋——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8)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小雨滴汇聚起来唱着歌
认读“汇”(字理识字):汇集、汇合、汇总、交汇、外汇、汇率、汇款、汇聚、汇报、词汇、汇编。
“汇聚”的意思(近义词替换法):聚集,会聚。
9.回读两组词语,巩固生字词语,进一步感知声音。
潺潺 淙淙 哗哗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演奏手风琴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打击乐器
小雨滴汇聚起来唱着歌
10.理清脉络,概括内容。
(1)把生字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学生再读课文,把第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画出来,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2)老师请同学分别读第1、2、3、4自然段,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本段主要内容。)这句话就是本段的关键句也是中心句。这样的自然段就是“总分”结构的段落。
(3)小结:这样“先总后分”的写法,找到段落的关键句或者中心句,就能准确概括出本段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第二题。
(4)填写完上面的思维导图后,想一想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试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先总写了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5)梳理全文结构:第1自然段先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从“风、水、动物”(教师板书:风、水、动物)三方面具体描写,这种“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就叫“先总后分”,即“总分”结构,这样写课文条理非常清晰。我们之前第六单元,学习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比如《16富饶的西沙群岛》《18美丽的小兴安岭》。
四、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风声”的美妙
过渡:你们听,此时此刻,风这位“音乐家”正在森林里演奏它的手风琴呢!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风”这位音乐家给我们带来的美妙声音吧!出示自读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风声的美妙?圈画出关键词句,读一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按照自读要求,完成自学。
2.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
预设1:学生找出第二、三、四句,回答从“像歌手”“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等词中感受到风声的丰富美妙。
教师相机出示: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去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引导想象:像歌手唱着不同的歌曲,怎样的不同呢?读着四个“不一样”,你听到哪些不同树叶的不同声音和不同季节的不同声音呢?学生模仿风声。抓住两个“不一样的……,有不一样的……”进行想象。
(2)说话训练:
的树叶,有 的声音; 的树叶,有 的声音; 的树叶,有 的声音; 的树叶,有 的声音……
的季节,有 的声音; 的季节,有 的声音; 的季节,有 的声音……
示例:
嫩绿的树叶,有“沙沙沙”的声音;枯黄的树叶,有“簌簌簌”的声音;厚实的树叶,有“扑扑扑”的声音;卷曲的树叶,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春天的季节,有“淅淅沥沥”的声音;夏天的季节,有“哗啦啦”的声音;秋天的季节,有“唰唰唰”的声音;冬天的季节,有“呼呼呼”的声音……
所以,课文中说——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2:学生找出第五句,回答从“轻轻柔柔”和“雄伟的乐曲”等词中感受到风声的美妙。
教师相机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提问:“呢喃细语”的“呢喃”原来是指燕子的叫声。“呢喃细语”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你在哪里听到过“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呢?
(2)学生交流:在朋友安慰自己时,在妈妈哄妹妹睡觉时,在同学之间说悄悄话时……
(3)指导学生轻柔地朗读第一个分句。
(4)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听到过“雄伟的乐曲”和“充满力量”的声音?
(5)学生交流:在升旗仪式时听到过雄伟的国歌声,在音乐会中听到过激情澎湃的交响乐……
(6)指导学生情感激昂地朗读第二个分句。
(7)为什么写“微风”时用“拂过”,写“狂风”时用“吹起”呢?“拂过”的意思是轻轻地擦过,就像温柔的小手轻轻地抚摸脸颊。用“拂过”一词,突出“微风”的轻柔。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大风使劲撕扯树木的情景?从电影、电视里看到的也行,请说给大家听听。用“吹起”一词,突出“狂风”的雄壮。
(8)微风轻柔,狂风雄壮,这种写法叫——对比。(女生朗读“微风”部分,将“轻轻柔柔”“呢喃细语”等词读得轻柔舒缓;男生朗读“狂风”部分,将“雄伟”“充满力量”等词语读得激昂有力;通过朗读感悟“风声”的美妙,读出鲜明的对比)男女生配合读,齐读。
3.引导背诵。
(1)激趣引导:这个自然段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美妙的风声。我们把它背下来吧!背诵有哪些好办法?
(2)学生交流:抓关键词记忆,相似句子可以互相印证记忆……
(3)教师出示: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 )他的( )。当他翻去树叶,树叶便像( )一样,唱出各种( )。不一样的( ),有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 ),有不一样的(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 )的,好像(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 ),那声音(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指名学生尝试填空背诵。
(4)全班齐背。
4.段落学习小结:回顾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进了风这位音乐家的音乐世界,通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聆听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妙、奏、琴、柔、感、充(二下)、威、器、汇、鸣、塘”: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
(2)教师重点指导范写“奏、琴、柔、感、威、器、塘”。
(3)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大自然 美妙 音乐家 手风琴 歌手 感受 温柔
合奏 充满 威力 乐器 屋顶 河流 轻快 合唱 水塘
(1)提问:这些词语中的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后抄写词语。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美妙的声音”,尤其是“风”这位音乐家,他演奏的乐曲有时候“轻柔”,有时候“雄伟”,变化无穷,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作者又是怎样写其他美妙的声音的呢?你又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呢?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习
1.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引导迁移学法,布置学习任务:上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想象等走进了风这位“音乐家”的音乐世界,一起聆听了美妙的风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与众不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继续走进水和动物“音乐家”的世界。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水声”的美妙
1.出示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出了水声的美妙?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圈画关键词,读一读。
2.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1:学生找出第二、三、四句,回答从“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等词中感受到水声的好听、丰富。
教师相机出示: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1)创设情境引导:(播放雨声、水滴声的音频)听,这就是小雨滴演奏的打击乐,带给你什么感觉?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轻快、活泼的感觉。
(2)引导想象:小雨滴还会把什么当做打击乐器呢?会敲出怎样的声音?(播放雨滴落在雨伞上、岩石上、荷叶上、池塘里的音频或视频)学生想象说话。
(3)小结:不仅是树林、房屋,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变成了小雨滴的打击乐器。
(4)全班学生有感情地读。
预设2:学生找出第五、六句,回答从“淙淙”“潺潺”“哗哗”“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等词中感受到水声由小到大、由轻柔到壮阔的丰富变化,十分美妙。
教师相机出示: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交流:你在哪里听到过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带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在乡下或郊外小溪边听到过轻快的山中小曲,带给人活泼明快的感觉;旅游时在海边听到过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带给人激情澎湃的感觉。
(2)小结:从淙淙的小溪到汹涌澎湃的大海,水势越来越大,我们的感情也从轻快到激情澎湃。
(3)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读出水声的变化。
(4)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声音的关键词,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学习“阅读链接”,感受“瀑布声”的美妙。
过渡:在大自然中,不仅可以听到雨声、小溪、河流、大海各不相同的声音,还有挂在高高悬崖上的瀑布,也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瀑布》。
(2)默读《瀑布》,边读边思考:叶圣陶笔下的瀑布带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3)可播放瀑布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说一说。
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
预设:“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等语句让人感受到瀑布声音的丰富美妙;“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等语句让人非常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壮观神奇。
(4)教师相机小结:在叶圣陶的笔下,水这位“音乐家”不仅演奏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乐曲,还描绘了一幅幅壮观的美景。大自然多么神奇!这首小诗多么美妙!
(5)请学生带着感受朗读《瀑布》。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动物歌声”的美妙
1.布置学习任务: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圈出表示声音的词,交流从哪里感受到动物歌声的美妙。
2.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1:学生找出第二句,从“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等词中感受到动物歌声各有特色,非常美妙。
教师相机出示: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1)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等词。
(2)出示草原、大海、田野等图片,播放牛羊叫声、海鸥叫声、汽笛声、虫鸣声、麦浪翻滚声等音频并引导:让我们走进草原,来到大海边、田野上,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请你用上模拟声音的词,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 )在( ),听听( )的( )。
(3)学生尝试用模拟声音的词仿说句子。
(4)教师小结:这些模拟声音的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真是一次美妙的体验。
预设2:学生找出第三句,回答从“我在唱歌,我很快乐”等词中感受到动物歌声很快乐。
(1)引导想象:你猜动物们还会唱什么歌?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3)引导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朗读这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可以尝试背诵。
四、围绕一句话,写写生活中的声音
1.回读全文,进一步感受声音的美妙。
2.教师激趣:用心倾听,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妙的声音,你注意到这些声音了吗?播放清晨鸟叫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音的音频,出示学习任务:课后小练笔(选做题)。
3.教师引导:你想写哪种美妙的声音?你会怎么开头?可以说说书本上提示的,也可以说说你印象深的其他声音。
4.学生交流小练笔题材。教师板书,如:歌手——鸟儿、小溪、汽车……音乐厅——厨房、草原、大海……
5.教师选择一个话题示范引导:用“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开头,厨房里哪些声音让你觉得像音乐一样美妙呢?
(1)指名学生试说。教师根据发言板书:厨房(不一样……不一样)(炒菜时……慢炖时……)(嚓嚓嚓、嘟噜嘟噜)(协奏曲、交响乐)……
(2)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方法:可以仿照书本上的句式,还可以用上描写声音的词语,这样能把声音写得更生动。
6.学生根据自己选取的题材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示例: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你听,树顶上的麻雀最是热闹,“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像一群孩子在课间追逐嬉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新奇事;柳树上的黄鹂性子文静些,“啾啾——啾——”的歌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像小提琴手在弦上轻轻滑动,每一个音符都清亮得像沾了晨露;偶尔有白鹭从湖面掠过,“嘎嘎”几声,声音里带着水的湿润,仿佛是钢琴低音区的按键被轻轻按下,沉稳又悠远。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锅碗瓢盆是天然的乐器,每天都在上演着热闹的乐章。你听,水龙头“哗啦啦”地打开,水流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跳进洗菜盆里,和青菜叶“沙沙”地说着悄悄话;菜刀在砧板上“咚咚咚”地跳跃,胡萝卜、土豆被切成小块,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像是打击乐手在演奏轻快的节奏;燃气灶“噗”的一声燃起蓝色的火焰,锅底和火苗“滋滋”地亲吻,锅里的汤汁“咕嘟咕嘟”地翻滚,像是低音提琴在发出浑厚的声响。 抽油烟机也赶来凑热闹,“呼呼”地唱着高亢的歌,和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乐。
7.学生反馈,教师组织交流,从“是否围绕一个意思写”“是否把声音写得美妙”两个维度点评。
8.课堂小结:大自然不仅带给我们许多美妙的声音,还带给我们许多礼物,需要同学们用心体会。
五、引导摘抄,总结下课
1.激发摘抄的兴趣:大自然的声音很美妙,课文写得也很美妙,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1)学生互背喜欢的句子。
(2)教师激趣:除了背诵,还可以怎么积累这些句子?(摘抄)摘抄要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小结摘抄的注意点:字迹工整,不多字不漏字,尽量一个词一个词地抄;可以边读边画边摘抄、归类摘抄;摘抄后可以写写感受或者背一背;摘抄时注明出处。
(4)学生尝试摘抄最喜欢的语句,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并展示。
2.总结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