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7_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人教新版八上生物 (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_7_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人教新版八上生物 (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0:30:5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第二节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 你知道器官移植吗 当一个人因肾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 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 人体这种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
  [生活导入]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流感或乙脑等传染病流行时,为了大家的健康,家长们都会采取一项措施,就是带领你们去打疫苗。这一现象就涉及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免疫的内容,学习这一节之后,我们就会清楚其中的奥秘了。
教学策略建议  
  [重难点] 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免疫规划的意义和必要性,艾滋病的预防(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或者是学生了解不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最初只是处于背诵的阶段,关于原因和应用,学生就很困难了。如果我们只要求背诵,学生很容易就会忘记,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突破策略:
关于免疫的功能,学生通常能说出免疫防御,但对于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缺乏了解,教师应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并结合“免疫力低下时肿瘤发病率大大提高”“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等实例对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进行说明。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人体想象成一个国家,说说免疫系统相当于国家的什么组织,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免疫功能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为什么人体有三道防线但还是会患传染病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病原体经历长期的共同进化,互有胜负,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只有适当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增强免疫力,并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保证健康的生活。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免疫系统对“非己”的识别和攻击是否都是对人体有利的 然后通过师生讨论对免疫系统的“敌友不分”——移植器官排斥和“小题大做”——过敏反应进行学习。
接种疫苗以预防相应传染病所依据的原理是特异性免疫的记忆性,学生都有接种疫苗的经验,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易被学生理解的科学史故事,如詹纳为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巴斯德培育鸡霍乱疫苗和狂犬病疫苗、法国科学家卡默德和介兰“驯化”结核杆菌以获得卡介苗等,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接种疫苗的原理和疫苗的种类,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上课时将自己的接种证带来,适当讲解一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多少疫苗的名称,而在于让学生体会国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教师也可以展示脊灰疫苗、卡介苗等疫苗发明和普及前后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使学生理解免疫规划在保障和增进人类健康中的重大意义。
情境素材建议  详见电子资源
  1.过敏体质
2.皮肤过敏
3.器官移植及常见并发症
移植是指将一个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导入自体或另一个个体的某一部分,以替代原已丧失功能的一门技术。根据导入移植物不同,分为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
由于器官移植患者术前即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手术创伤大,术后需要常规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术后早期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技术相关性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显著下降。
4.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发病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艾滋病。其方法主要有: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背记本/默写卷  详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第二节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
教学分析  1.《免疫与免疫规划——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属于《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主题(五)人体生理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课标中相关内容要求“6.1.5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2.本节课是《免疫与免疫规划》的第2课时,通过具体实例(如过敏反应、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引导学生理解免疫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并认识到免疫规划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3.学生通过上节课对人体三道防线的学习,对人体免疫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从幼儿起就开始接种疫苗,其对接种疫苗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的开展。通过调查、比较、讨论和总结等学习方法,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叙写)  1.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免疫的功能。  2.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免疫异常引发的疾病的发病机理。  3.认同免疫规划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1.免疫的功能。  2.免疫规划。
难点  免疫异常引发的疾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视频,PPT课件等。
教学策略  免疫的概念和功能相对比较抽象,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艾滋病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对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又比较陌生,所以,可以通过补充资料,分析资料,帮助学生形成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的科学态度。免疫规划的含义和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容易理解,但是接种疫苗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理解。
教学设计  对应的“加注式”课件见电子资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回忆学过的知识点。  巩固旧知,导入新知。
免疫的功能  1.免疫的功能  随着免疫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提出问题:什么是免疫 免疫有哪些功能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2.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  设问:器官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3.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过敏反应  设问:  (1)过敏反应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2)过敏反应有哪些表现  (3)如何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4.免疫功能缺乏——艾滋病  设问:(1)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发病机理、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  (2)目前有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吗  (3)如何预防艾滋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传播的三条有效方法。  (4)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学生先自学教材内容,独自思考。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结合传染病相关知识及教材,分析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免疫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学会如何预防这些疾病,从而更健康的生活。
免疫规划  过渡:为了增强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大家都曾接种过疫苗。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接种疫苗属于免疫规划,什么是免疫规划  (2)什么是疫苗  (3)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属于什么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  (4)免疫规划有什么意义  阅读教材,回答免疫规划及疫苗的概念。  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分组讨论,回答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  阅读教材回答出免疫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意识到免疫规划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本节课知识。  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回忆本节课内容。  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  一、免疫的功能 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3.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如器官移植 4.免疫功能异常——过敏反应 5.免疫功能缺乏——艾滋病 病原体:HIV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二、免疫规划 1.疫苗的概念 2.免疫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课后反思  由于本节课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导学设计  
探究点 免疫的功能
  [情境展示] 下图是免疫的功能示意图。
  [问题探究] 据图分析,免疫有什么功能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课堂速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