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7_5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人教新版八上生物 (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_7_5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人教新版八上生物 (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0:35:5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
教学分析  1.《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的内容,属于《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主题(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相关内容。  2.本节课主要围绕通过搜集资料或制作模型、海报等方式来宣传健康知识。本节课是对“人体生理与健康”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宣传等实践能力。  3.学生对“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和表达的能力,这些有利于学生开展活动。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宣传展演活动经验,需要教师多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叙写)  1.尝试列举一些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举行宣传展示,以帮助他人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在宣传展演中反思和改进宣传方案,并将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的策略。
难点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的策略。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PPT课件等。
教学策略  有关健康生活宣传展演的策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选择的不同宣传主题,进行指导或分享相关案例,同时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制订可行的宣传方案。
教学设计  对应的“加注式”课件见电子资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医生抢救病人。  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医药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致力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健康中国建设,人人有责。  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开展健康生活宣传的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增进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视频。  聆听教师讲解。  吸引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健康生活 宣传展演  1.确定任务  引导小组确定本小组任务。  2.制订方案  (1)先引导学生根据确定的任务,制订宣传展演活动方案。如: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如社区或公园等)、宣传主题和策略等,做好人员的统筹安排。如果有费用支出,还需要做好预算。  分小组,小组确定本组目标和任务。  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提示和方案,制订本小组的方案,并分组展示,确定最终方案。
健康生活 宣传展演  (2)确定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一些活动主题供学生参考。如:视力健康及保护;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吸烟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模拟演示急救方法;等等。  (3)制订宣传策略  教师提供参考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分小组讨论宣传策略。  3.实施方案  引导学生在班里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或实验装置,分享制作的体会,听取教师、同学的评价和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模型或实验装置。  按照制订的方案,引导学生分组有计划地实施。  4.展示交流  开展宣传活动可以多种多样。  筹备展演,向教师报告展演的时间和地点,经教师同意后再开展活动。  分组实施方案。  在展演过程中,收集反馈意见,据此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价。  一个月后分组展示并汇报,教师、同学给予评价。  通过设计整个宣传展演活动,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更清楚让学生明白健康对人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本节课知识。  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回忆本节课内容。  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  确定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展示交流
课后反思  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兴趣浓厚、激情高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健康对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意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导学设计  
探究点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
[情境展示]
  [问题探究] 健康中国建设,人人有责。结合目前所学知识,请你设计如何开展健康生活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增进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
  (1)确定宣传主题,如视力健康及保护;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吸烟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模拟演示急救方法;等等。
  (2)确定宣传策略,如视力健康及保护可以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宣传时用自制的模型演示正常眼的成像、近视的形成以及矫正方法;吸烟的危害可以设计、制作实验装置,模拟香烟烟雾对呼吸道黏膜的危害,并利用自制的装置宣讲吸烟的危害;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艾滋病的预防、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等可以广泛收集有关防治和研究进展的资料,结合收集到的素材制作宣传材料;模拟演示急救方法可以利用模型、仿真设备等模拟演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
  [课堂速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 播放医生救人视频。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医药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致力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健康中国建设,人人有责。我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开展健康生活宣传的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增进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有一种“宝藏”,人人都能拥有,但很多人却忽视它。它能让你的身体更强壮、头脑更聪明、笑容更灿烂。它不是金钱,也不是玩具——猜猜它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后揭晓答案:健康!健康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并进行健康生活宣传的公益活动吧!
教学策略建议  
  [重难点] 健康生活宣传策略(难点)
  难点分析:通过人体生理与健康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但是关于如何宣传,学生是没有经验的,需要教师多指导。
突破策略:
1.先让学生结合学习过的内容,确定宣传主题,教师也可提供主题供学生选择。
2.关于宣传策略,教师可以适当给出案例,如制作海报宣传、结合制作模型进行宣传等。
3.引导学生分小组探讨宣传策略,并分组展示,教师给予指导。
情境素材建议  详见电子资源
  1.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领域 核心突破 临床/社会价值
免疫治疗  度伐利尤单抗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超22个月  推动晚期癌症慢病化管理
靶向药物研发  KRAS抑制剂治疗有效率提升百万级  加速难治性突变癌症药物开发
早期诊断技术  蛋白质动态追踪实现癌细胞生长监测  提升微小病灶检出率
公共卫生干预  肿瘤防治宣传使肺癌死亡率降低  降低医疗负担,延长人均预期寿命
  2.常见心血管疾病及其预防策略
  (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害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定义: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症状:胸痛(心绞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
  危害:全球主要死因之一,可导致猝死或长期心功能衰竭。
  (2)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定义: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危害:长期未控制可损伤心、脑、肾等器官,增加脑卒中风险。
  (3)脑卒中(中风)
  类型:缺血性(血栓堵塞)脑卒中和出血性(血管破裂)脑卒中两种类型。
  后果:致残率高,可能导致偏瘫、失语或认知障碍等。
  (4)心力衰竭
  机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求。
  诱因: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未及时干预的终末阶段。
  (5)心律失常
  表现:心跳过快(心动过速)、过慢(心动过缓)或不规则。
  风险: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如室颤)。
  (二)关键危险因素与筛查
  (1)不可控因素
  遗传:家族病史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年龄: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
  (2)可控危险因素
  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
  心理因素:长期压力、焦虑或抑郁。
  (3)早期筛查建议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血压、血脂、血糖。
  高危人群:肥胖者、吸烟者、有家族病史者需增加心电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三)核心预防策略与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低盐(每日<5g)、低脂(减少动物脂肪)、高纤维(全谷物、蔬菜)。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完全戒烟,男性酒精摄入<25g/天,女性<15g/天。
  (2)疾病管理
  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每日居家血压监测。
  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
  (3)心理与行为干预
  压力管理:通过冥想、瑜伽或心理咨询缓解焦虑。
  健康教育:开展社区讲座、发放健康手册,提升疾病认知。
  (4)技术创新应用
  模拟教学:利用VR技术演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增强公众理解。
  互动体验:设计“健康饮食选择”游戏,通过触屏模拟膳食搭配。
  3. 健康宣传展演活动设计示例
  (1)实景模拟区
  医院场景还原:设置模拟诊室,由医护人员演示血压测量和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
  病例分析墙:展示典型病例影像(如冠脉CT血管成像),结合互动问答。
  (2)互动实验区
  血管阻塞体验:用软管狭窄模拟动脉狭窄,参与者挤压感受血流阻力变化。
  荧光洗手实验:通过紫外线灯观察手部细菌残留,强化洗手规范。
  (3)健康教育区
  膳食模型展示:对比健康饮食与高脂饮食对血管的影响(如血管模型对比)。
  风险自测工具:提供电子问卷评估个人心血管疾病风险,生成个性化建议。
  总结
  通过“知识普及+行为引导+场景体验”的多维展演设计,可将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行动指南,帮助公众建立“早筛查、早干预、早管理”的健康意识,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