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吹
灯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陈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表1所示为二里头文化大致分布情况。据表1可推知,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早期王朝国家可
能存在
表1二里头文化类型分布表
主要文化类型
大致区域
文化面貌
与二里头政权的联系
二里头,伊河、洛
二里头类型
共性极强,高度一致
受到政权非常有效的控制
河流战以及周边
封
杨庄类型、
与二里头类型基本一致,但
受到政权有限的控制,有一
豫东南、晋南地区
东下冯类型
融入了较多当地文化因素
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与二里头类型差异极大,甚
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仅受到
所谓南沙村类型等
陕西地区
至不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一定的文化辐射与影响
线
注:整理自徐昭峰、赵心杨《夏商国家社会形态及其相关问题》等
A华夏认同的观念
B.内外服制的雏形
C.完备的官僚体系
D.严重的贫富差距
2.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规定:授田对象除成年男丁外,还包括妇人(授田量为男丁的一
半)、奴婢(授田量与普通民户相同)、耕牛(授田量为妇人的1.5倍,每户限4头耕牛)。考虑
轮作需要,实际授田往往加倍授予。这项改革的推行
A.推动了农业和牧业平衡发展
B.使庄园成为主流的经营形态
C.缓解了日趋严重的财政危机
D.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3.有学者认为,唐代政治是一种合议政治,形似专制,但并不完全按照天子的意志行事。除非天
子个人具有特殊的威势,否则中央政府就只能说是由位高权重的大臣组成的合议政体。此观
点的依据可能是,唐代
A.决策权由高门士族轮流执掌
B.三省宰相在政事堂集体议政
C.科举制扩大了儒土的发言权
D.各藩镇的将领世袭治理权限
4.《尚书》中有武丁命傅说降雨的记载,北宋陈州地方官员撰《陈州祭商高宗(武丁)庙祈雨文》以
求雨;西汉末年的《说苑·君道》中提及商汤为民祈雨,北宋解州闻喜县官民因此典故为商汤
建庙,希望能借助商汤的名望缓解旱情。北宋官民的这些举动
A.传播了商代贤君的智慧
B.说明宋代赈灾物资匮乏
C.凸显了民本思想的流传
D.体现出理学向基层渗透
5.桐城派是兴起于清初的一个以地域命名的文学流派,其尊崇程朱理学,主张“文无古今,随事
以适当时之用而已”。乾隆年间,有学者感叹“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据此可知,桐城派
A.创作的理念契合政治需要
B.作品内容彰显了市民审美
C,.文学理论体现出叛逆色彩
D.文章体裁符合科举制需要
6.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的铁炮在制式上和原理上基本相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如清军的重型火炮有效射程仅1000多米,英军的重型加农炮最大射程可达4500米;清军
发射一门炮弹需要6分钟的时间,而英军每2分钟可以发射三发炮弹。这有助于解释19世
纪中后期的清朝
A.遭到列强欺凌的根源
B.革新政治的内在要求
C.发展传统科技的困境
D.引进军事工业的缘由
7.1938年,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首批发行的北海币(与法币等值)总额仅9.5万元,而当时仅掖
县和黄县根据地所储备的作为准备金的法币总额就超过10.1万元。1943年,山东根据地依
据“物资本位”的理念,使粮、棉、布、油、盐等物资成为北海币准备金的重要形式。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生产运动的需要
B.契合统一战线的内在要求
C.有利于保证北海币的信用
D.成为引进军事工业的动力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安徽省皖西南示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
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B D B C A
6-10:D C A C B
11-15:D A A A C
16: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5分)
(1)历史悠久;纳入国家法典;各代各具特色;职能延续。(每点2分,共8分)
(2)作用:合理配置地方官员,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
(3)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市化进程;户籍与粮油挂钩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关系:户籍制度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合理的户籍制度能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会阻碍社会进步。(5分,言之有理即可)
18.(15分)
(1)不同点:建筑风格上,前期模仿古典建筑,后期民用建筑向高和大发展且艺术性减弱;建筑材料上,前期主要用砖石和木材,后期水泥、钢铁大量应用;施工主体上,前期多由艺术家承担,后期建筑学成为工程学一部分;施工工期上,前期较长,后期大大缩短。(每点2分,共8分)
(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钢铁、水泥等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民用建筑需求增大;建筑技术进步;社会观念变化,对建筑实用性需求增加。(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7分)
19.(12分)
示例:
论题:古籍研究与近代学术发展。(2分)
阐释:古籍《禹贡》是中国地理沿革史的重要文献,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东北境的记载与实际不符。近代《禹贡》期刊以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地理,恢复传统学术精神,致力于更全面深入地探究历史地理问题。在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学者们希望通过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顾颉刚等学者创办《禹贡》期刊,利用新方法研究古籍,培养了大批历史地理人才,推动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这表明古籍研究在近代学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近代学术发展又为古籍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二者相互促进。(10分,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