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八单元《24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八单元《24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9: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裕、差、均、资、欧、洲、授、项、验、构、耐(二上)、励”12个生字,会写“念、差、考、试、均、退、努、单、留(二下)、度(二上)、奋(二下)”11个字,会写“生物、从事、成就、学期、考试、再三、同意、难得、值班、努力、留学、国家、落后、地位、环节、难度、刻苦、兴奋”18个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定要争气”的含义。
4.借助重点词句感受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并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
2.借助重点词句感受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并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谈话交流: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在开始阅读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童第周。课件出示童第周简介:
提问:现在你知道是谁一定要争气吗?(童第周)
师:你知道“争气”是什么意思吗?(查字典:发愤图强,不甘落后或示弱)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围绕童第周“争气”写了哪几件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多种方法尝试理解词义。
(2)二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一定要争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课文讲了关于童第周“争气”的哪几件事。
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反馈交流:
(1)结合学生圈画的不理解的词语,以词串的形式出示本课生字新词,随机指导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第一组:生物学家 从事 成就 不富裕 念点儿书
①引导:读第一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组词语来源于课文第一自然段,交待了童第周的身份及家庭情况)
追问: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②认读“裕”:又有衣服穿,又有谷物吃,这就是丰富、宽绰、富足。组词:富裕、充裕、宽裕。富裕的反义词是——贫穷。
③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准确、读流利。
第二组:基础差 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 退学降级 再三恳求 努力
①引导:读第二组词语,你又有什么发现?(这组词语来源于课文第二自然段)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或者知道什么信息?(童第周在中学时,因为基础差,学习成绩不好,后来经过努力,成绩赶了上来)
引导:基础——差,平均成绩才——45分。
②认读“差”:组词识记:差不多、差点、差劲、差生。
③认读“均”:看小视频,组词:平均、均匀、均衡、均等、人均、均分、均摊、年均、均值、平均数、势均力敌。平均的意思是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每份一样多。
④出示第二自然段,读准确、读流利。
第三组:资助 留学 欧洲 教授 一项实验 结构 耐心 刻苦 兴奋
①引导:读第三组词语,你又有什么发现?(这组词语来源于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童第周得到亲友资助,去比利时留学,跟着欧洲教授学习。他做了一项实验,为了成功,耐心细致,刻苦钻研,最终成功了)
②认读“资”:辨析识字“咨、姿、资”,抓住“贝”字旁,理解与钱财有关,组词:资源、资格、工资、资金、投资、资料、资源、资助、资产、资历、物资、资本、论资排辈、以资鼓励。资助的意思(拆分组合法)助是帮助,用什么帮助,是以资金或财物给予帮助。
③认读“欧、洲”:这两个字放到一起,连词识记。世界七大洲之一,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中国属于亚洲。
④认读“授”:加一加的方法,组词:教授、授课、讲授、传授、授权、授予。教授就是高等学校教师的最高专业职称。
⑤认读“项”:右边“页”表示与头部相关,可联想“项”最初指脖子后部,与头部相连的部分。组词:项链、项圈、项目、选项、事项、强项、专项、单项、奖项、立项、望其项背、项庄舞剑。
⑥认读“验”:换一换,检——验。组词:实验、经验、体验、验收、验血、检验、验证、考验、测验、验算、验货、化验、考验。
⑦认读“构”:辨析识字“沟、钩、构”,木字旁的“构”与结构、架构有关,组词:结构、构成、机构、构建、构图、构思、构造、虚构、构想、构筑。结构的意思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方式。
⑧把词语送回到课文中,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读准确、读流利。
第四组:激励
①引导:读第四组词语,你又有什么发现?(这组词语来源于课文第六自然段)
②理解“激励”:激发鼓励。组词:奖励、鼓励。造句:
老师的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让我更加努力学习。
父母的期望和信任是我不断前进的激励。
她的演讲激励了许多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成功的榜样总是能够激励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③出示第六自然段,读准确、读流利。
(2)回读四组词语,巩固生字词语。
第一组:生物学家 从事 成就 不富裕 念点儿书
第二组:基础差 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 退学降级 再三恳求 努力
第三组:资助 留学 欧洲 教授 一项实验 结构 耐心 刻苦 兴奋
第四组:激励
3.交流问题,梳理结构,概括内容。
(1)把生字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争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课文讲了关于童第周“争气”的哪几件事?
学生再读后,思考回答:三次;两件事,一件是中学时勤奋学习的事,一件是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的事。
(2)梳理课文结构。
厘清课文思路:
①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结合四组词语思考,词串对应的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童第周在中学时勤奋学习)和(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的事,表现了童第周(不甘落后、立志成才)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本文讲的是(童第周在中学时勤奋学习)和(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的事,表现了童第周(不甘落后、立志成才)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学生练说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念、差、考、试、均、退、努、单、留(二下)、度(二上)、奋(二下)”:按照结构分类,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
(2)教师重点指导范写“念、差、考、试、退、努、单”。
(3)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生物 从事 成就 学期 考试 再三 同意 难得 值班
努力 留学 国家 落后 地位 环节 难度 刻苦 兴奋
(1)提问:这些词语中的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后抄写词语。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上节课的四组词语)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并造句。
生物学家 从事 成就 不富裕 念点儿书
基础差 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 退学降级 再三恳求 努力
资助 留学 欧洲 教授 一项实验 结构 耐心 刻苦 兴奋
激励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童第周在中学时勤奋学习)和(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的事,表现了童第周(不甘落后、立志成才)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二、品读课文,理解“争气”
1.出示自读要求:(课后第一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用横线画出来;他是怎样“争气”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按照自读要求,进行自学思考。
2.汇报交流:
第一件:上中学时争气
(1)探讨: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
预设:由于文化基础差,他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恳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
①指名读,哪个词语要重读?“再三恳求”是什么意思?(一次又一次地请求)
②你从中体会到童第周怎样的品质?(热爱学习、不畏艰难)
③有感情朗读。
(2)探讨:他是怎么争气的?
预设: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夜里同学们入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后,关了路灯,让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
①指名读,你想重读哪些词语?为什么?
②你从中体会到童第周怎样的品质?(勤奋刻苦、自律自强)
③展开想象,童第周还会怎么努力呢?
当别人 时,他在 ;
当别人 时,他在 ;
当别人 时,他在 。
(3)争气的结果
预设: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各科成绩都赶了上来,几何还考了满分。
对比之前: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
结果与童第周一开始的成绩对比,感受到童第周热爱学习、不畏艰难、勤奋刻苦、自律自强的品质。
(4)设置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再读童第周怎么努力的过程。
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
夜里同学们入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
值班老师发现后,关了路灯,让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
(5)这时的童第周是为谁争气?
预设: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这时的童第周是为自己争气。从中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有志向、有自信、肯努力)
(6)在情境中感受到童第周的付出。
引导读:是的——
早晨天不亮,童第周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他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争气!
夜里同学们入睡了,童第周又到路灯下看书,他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争气!
趁老师不注意,童第周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他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争气!
继续想象:
当 ,童第周 ,他暗暗对自己说—— !
第二件:在比利时留学争气
(1)探讨:在比利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
预设: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常常被外国同学瞧不起。
①指名回答。
②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当时,童第周是怎么想的?(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③这次,童第周是为谁“争气”呢?(中国人)
(2)在比利时怎样“争气”的?
预设: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
指导朗读。
②读着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晚上,实验室里只有童第周一个人。他戴着眼镜,趴在桌子上,手里拿着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夹着像小芝麻一样的东西放在玻璃片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显微镜。桌子上堆着好多画着横线的本子,铅笔头都用秃了。窗外的月亮都升到头顶了,他还在不停地做实验,有时候皱着眉头摇摇头,有时候又露出开心的笑容。终于,他举起手欢呼起来:“我成功啦!”)
③你从中“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反复实践”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童第周怎样的品质?(踏实专注、持之以恒、勇于挑战)
④面对童第周的成功,教授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童第周真行!因为青蛙卵外膜的成功剥离,震惊了欧洲同行。)
⑤这时候的你想说什么?(童第周真为中国人争气!)
⑥这时候的童第周是怎么想的?(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照样能办到。)
⑦小结:童第周真为中国人争气!
(3)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三、升华情感,感悟“争气”
1.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一定要争气”,分别是为什么?
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照样能办到。
“一定要争气!”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童第周向科学的高峰不断攀登。
2.这三次写到“一定要争气”有什么不同?(在情感上一次比一次更深一步,第三次为民族振兴,第二次“争气”为中国人,第一次是为自己争气,第二次、第三次争气体现的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3.朗读三句有关“一定要争气”的句子。读出感情的递进升华。
4.学完课文,请你说说童第周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他是一个勤奋刻苦、自强不息、勇于挑战、充满爱国情怀的人。
5.结合童第周“争气”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定要争气”这句话的理解。(课后第三题)
你遇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争气”解决的?
当我 时,我心想:一定要争气, 。
接下去,我 。
示例:
当我学骑自行车总摔倒时,我心想:一定要争气,不能当“胆小鬼”。接下去,我握紧车把慢慢蹬,摔疼了也不哭,最后学会了骑车。
当我做数学题总出错时,我心想:一定要争气,把难题都“打倒”。接下去,我认真读题、画图,一道一道琢磨,终于做对了。
当我跑步比赛落后时,我心想:一定要争气,追上前面的同学。接下去,我调整呼吸使劲跑,最后超过好几个人。
当我跳绳总被绳子绊倒时,我心想:一定要争气,学会灵活跳。接下去,我天天练习,掌握节奏,能连续跳好多下啦。
当我拼复杂积木总失败时,我心想:一定要争气,拼出漂亮造型。接下去,我对照图纸,一步一步搭,最后拼成了大城堡。
小结: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其次,要努力,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最后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课文中有两处描写童第周心理活动的句子,请把它们摘录在自己的摘抄记录本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