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八单元《25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八单元《25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9: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棒、血(二上)、硝、危(二上)、险、势、瓦、帘、迅、速、夺、秒”12个生字,读准“大、担”2个多音字,会写“棒、伤(二上)、陆、血、取、盘、匆、医、迅、速、夺、秒”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战斗、打响、消灭、伤员、陆续、血丝、匆匆、医生、转告、赶忙、迅速、争分夺秒、连续”15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结合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3.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关注文中描写白求恩的语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结合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关注文中描写白求恩的语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识人物
1.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看过《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吗?知道这个节目是为了表彰什么样的人吗?(播放视频片段)
预设:表彰的人都很厉害,有的是帮助了很多人,有的做了特别伟大的事!
师:是的,《感动中国》就是要把那些默默奉献、用行动温暖大家的人介绍给全国观众,他们就像夜空中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今天,咱们也来办一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要认识的这位候选人,来自很久很久以前,他不是中国人,却把中国当成自己的家,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留在中国的战场上救死扶伤。他就是——白求恩。
2.简单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初谈人物印象。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谁来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白求恩简介: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为战士们做了许许多多个手术,1939年因病逝世。
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白求恩的人物故事——手术台就是阵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比如“手术台”是什么?“阵地”又是什么?为什么说手术台是阵地呢?
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人物故事。
二、借助词语,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二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反馈交流:
(1)结合学生圈画的不理解的词语,以词串的形式出示本课生字新词,随机指导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第一组:不断反扑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敌机吼叫 炮弹爆炸 落下瓦片 布帘烧着
①引导:读第一组词语,这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当时的战争环境)从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战斗激烈,形势危险,环境险恶)
第一组:不断反扑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敌机吼叫 炮弹爆炸 落下瓦片 布帘烧着
②认读“硝、瓦、帘、势、危、险”:
硝:消——硝,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瓦:看小视频,组词:瓦片、瓦房、瓦匠、砖瓦、瓦解、瓦蓝、千瓦、瓦斯、瓦特、琉璃瓦、添砖加瓦、土崩瓦解。
帘:看小视频,组词:布帘、帘子、门帘、窗帘、竹帘、珠帘、卷帘门、眼帘、映入眼帘。
势:看小视频,组词:形势、姿势、气势、局势、势力、优势、趋势、狗仗人势、来势汹汹、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势均力敌、虚张声势、气势磅礴。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
危:学过。
险:看小视频,组词:危险、险要、凶险、风险、冒险、险恶、保险、阴险、探险、遇险、铤而走险、化险为夷、险象环生。危险的反义词——安全。
③再读词语,感受战斗的激烈,形势的危险,环境的险恶。
第二组:镇定 敏捷 沉思 迅速 争分夺秒
①引导:读第二组词语,你又发现了什么?(描写人物动作神态怎样的词语)
②观察插图,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说。
③随机出示文中的句子: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④认读生字“迅、速、夺、秒”:
迅:“辶”表示与行走、快速相关的含义,而“卂”可联想为箭头或快速移动的形态,二者结合强化了“迅速”的意象。本义是快。
速:“辶”表示行走、快速移动,而“束”有捆绑、约束之意。两者结合,既表示速度快,又暗示行动需有节制,避免盲目求快。
迅速的意思是速度高,非常快。反义词——缓慢、迟缓。
夺:看小视频,组词:夺目、争夺、夺取、剥夺、夺冠、抢夺、争分夺秒、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强词夺理。
秒:“禾”表示与农作物相关,本义指禾穗上的芒刺;“少”表音,同时暗示“微小”的含义。可联想“禾苗的芒刺很细小”。
争分夺秒的意思: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造句。
⑤反复读,初识白求恩。
第三组:陆续 继续 连续
①引导:读第三组词语,有什么发现?(三个近义词)它们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不是一下子都来/都做”,比如早上上课前,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有的同学7:30到,有的7:32到,不是同时进门,这就是“陆续”;再比如下课了,大家陆续走出教室活动,也是有先有后。
继续:表示“停下之后,接着往下做”,比如咱们刚才读课题,读完一遍后,老师说“大家继续读”,就是停下后接着读;还有写作业时,你先去喝水,回来后继续写,也是“接着做没完成的事”。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中间没断开”,比如老师连续上了两节课,中间没有休息;再比如小明连续三天都按时交作业,每天都没断,这就是“连续”。
简单记:有先有后用“陆续”,停下再做用“继续”,没断过用“连续”。咱们试着说句子:
放学了,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
这道题没做完,我明天(继续)做。
爷爷(连续)看了一小时报纸。
答案:
放学了,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
这道题没做完,我明天(继续)做。
爷爷(连续)看了一小时报纸。
②选词填空: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 )用担架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大夫不顾环境险恶,( )给伤员做手术。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他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③认读多音字“担、大”:
担:表示动作挑、担负,读“dān”,如:担心、担当、承担、负担、担保、担忧、担任、担待、分担、担负,表示担架时也读一声;表示名词,担子、重量单位,读“dàn”,如:扁担、担子、重担。
大:读“dài”时,主要用在一些特定的词语里,比如“大夫”指医生(但是如果表达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就读dà夫);还有“大王”,在戏曲、旧小说里,称呼国王或者强盗首领。平常描述大小、程序等,都读“dà”。
④完成选词填空,借助近义词,简单梳理课文内容。
(2)回读三组词语,巩固生字词语。
3.交流问题,梳理结构,概括内容。
(1)把生字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2)学生再读后,思考回答,可借鉴参考“陆续、继续、连续”选词填空的内容: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大夫不顾环境险恶,继续给伤员做手术。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他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3)学生练说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棒、伤(二上)、陆、血、取、盘、匆、医、迅、速、夺、秒”:按照结构分类,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
(2)教师重点指导范写“棒(随机认读)、陆、盘、匆、医、迅、速”。
(3)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手术台 阵地 战斗 打响 消灭 伤员 陆续 血丝
匆匆 医生 转告 赶忙 迅速 争分夺秒 连续
(1)提问:这些词语中的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后抄写词语。
四、课堂小结
过渡: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危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然而,白求恩依然坚守在手术台旁,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上节课的三组词语)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并造句。
第一组:不断反扑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敌机吼叫 炮弹爆炸 落下瓦片 布帘烧着
第二组:镇定 敏捷 沉思 迅速 争分夺秒
第三组:陆续 继续 连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聚焦环境,读悟危险
过渡: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危急了!下面,我们聚焦到环境——
1.学习活动:聚焦战斗环境,感受危险。
出示自读要求:
(1)读:默读全文,用“ ”画出描写战斗环境的句子。
(2)圈:圈出表示地点和让人感受到危险的词语。
2.反馈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硝烟滚滚,弹片纷飞”:通过图片,想象当时环境。
(2)“敌机不断……炮弹不断……”:用两个“不断”来描述当时的危险环境。
(3)“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3.抓关键词,梳理导图。
4.引读,男女生互读,展评。
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小庙周围——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小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5.补充介绍事情发生的背景。
齐会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河北河间齐会地区粉碎侵华日军进攻的战斗。1939年4月23日,日军第27师团800余人,由河间以北三十里铺向齐会地区进攻,将八路军第120师1个营包围在齐会村。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进犯日军实施反包围。经3日激战,歼灭日军700余人,同时击退任丘、大城和吕公堡来援日伪军。此战,取得了平原游击战中打歼灭战的经验。
6.质疑:这些描写战斗环境的句子去掉,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不可以去掉。这些环境描写,能更好地烘托出人物形象。
7.再读三处环境描写,感受战斗激烈,形势危险,环境险恶。
三、聚焦语言,感受品质
过渡: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危急,可面对部长的恳求,白求恩却是这样说的。
1.学习活动:聚焦语言,感受动人品质。
出示学习要求:
(1)读:默读第3自然段,用“( )”标出描写白求恩语言的句子。
(2)说:默读思考,说一说白求恩不愿离开的理由。
2.反馈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白求恩的语言: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从白求恩的话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阵地:联系上下文理解“阵地”的意思:军队为进行战斗,兵力兵器所占领的位置,比喻工作、斗争的场所;联系生活说一说身边坚守“阵地”的人。
所以,对于白求恩来说,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战士们在战场上战斗着,他在手术台上“战斗”着。
3.联读《白求恩日记》选段,说一说:白求恩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把自己当作了——
“优秀的外科医生只能在战地培养!如果为了安全,待在加拿大是最安全的,我也不需要别人来保护我的安全,我是来参加战斗的。如果我被炮弹击中或者掉下悬崖,不需要任何人为我负责。作为一名外科大夫来说,我的岗位是前线,而且是最前线,谁阻止我,谁就是我的敌人!”
——《白求恩日记》
小结: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当作了我们中的一员,当作了主人。再读白求恩说的话。
四、聚焦“感动”,读悟品质
1.学习活动:聚焦人物的表现,感悟动人品质。
出示学习要求:
(1)读:默读思考,用“ ”画出描写白求恩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2)圈:圈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词语,用一个词写出读到的美好品质。
出示圈读示例:
学生参考示例,开始自学,并畅所欲言。
预设:
在(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时),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他(不顾安危)的品质让我感动!(词:不顾安危)
在(火苗扑来,布帘烧着的危急时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他(坚守岗位)的品质让我感动!(词:坚守岗位)
梳理导图,读悟品质。
回归句子,师生合作读: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
敌机吼叫,炮弹爆炸——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落下瓦片,布帘烧着——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2.聚焦“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
(1)读句子,谈感受,回扣“争分夺秒”。
师: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2)白求恩大夫一刻都没休息,就这样一直坚守在阵地上。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对比来中国前后的照片(此时的满头白发和昔日的飒爽英姿),猜测交流变化背后的原因。
3.小结: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下,仍然坚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这就是伟大的人物,这就是伟大的精神。
五、回顾课题,交流理解
1.观看视频。播放小视频。
再次肃敬地读:手术台就是阵地!
2.交流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示例:
课文通过“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等描写展现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环境的危险。在这样的条件下,白求恩大夫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作一名在抗日战争中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白衣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白求恩大夫认为没有什么比给战士做手术更重要,救治伤员是自己的职责,他如战士坚守战场般坚守手术台。“阵地”是战士们战斗的地方,对白求恩大夫来说,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这一表述既表现出他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格和对医疗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也赞扬了他坚定的革命精神。
3.反馈交流,评价。
六、联读故事,升华情感
1.默读故事,再悟课题。
默读关于白求恩去世的资料,深入理解:白求恩用生命践行“手术台就是阵地”。
出示资料:
(1)感染原因: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伤口感染。尽管进行了消毒处理,但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感染逐渐恶化为败血症。
(2)弥留之际:11月11日,白求恩意识到病情危急,挣扎着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写信,表达对工作的不舍和对同志们的感激,称“最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并嘱托安排遗物和善后事宜。
2.听白求恩遗书,体会其中亲人般的情感。
(1)听白求恩遗书(写给聂荣臻的信)。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别了!……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
两张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
马靴、马裤给冀中的吕司令。
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
医学的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业治疗患疟疾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
……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诺尔曼·白求恩
(2)交流:白求恩临终前还在牵挂的是什么?
小结:白求恩至死都牵挂着中国的朋友,牵挂着战士和病患们,他不仅把自己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还把自己当作我们的亲人。“手术台”不仅是战斗的阵地,还是挽救亲人生命的阵地。
3.读《感动中国》人物——白求恩的颁奖词,再次感悟精神。
诺尔曼·白求恩
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硝烟滚滚,淹没不了他镇定的身影;敌机吼叫,威吓不住他笃定的话语;火舌烈烈,燃不灭他坚定的信念。“手术台就是阵地”,他用一生在践行。他,就是诺尔曼·白求恩,是我们心中不曾远去的英雄。白求恩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你我心中。
4.当白求恩纪念馆小小解说员。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白求恩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果你来到了纪念馆,走到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蜡像前,你能成为小小解说员,把《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故事讲给游客听吗?
学生练讲这个故事。
5.链接课外,进行联读。
推荐:文章《白求恩与孩子的故事》《纪念白求恩》,电影《白求恩大夫》。
形势危险
形势危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