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经历真难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经历真难忘》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20: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那次经历真难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简单地写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出难忘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重点:
能简单地写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出难忘的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导入:聊“难忘”,激兴趣
(课件出示:放风筝、钓鱼、抓螃蟹、水上乐园、第一次上台演讲等场景图片)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着这些图片,是不是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有的可能是开心的,有的可能是紧张的,还有的可能带着点小后悔。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你的记忆里,哪一次经历像电影片段一样,总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2.同桌交流。和同桌说说这件事:当时你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让你至今难忘?
3.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全班分享?
学生简短分享后,教师小结。
4.揭示课题。是啊,这些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的事,就是最值得写下来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板书:那次经历真难忘)。
二、审题指导:明方向,避误区
1.明确写作对象。课件出示“那次经历真难忘”习作要求:
提问:请大家齐读题目,“那次”指的是哪一次?(引导学生回答:一次经历)对,必须是“一次”,不能写好几次、好几件事。
追问:这篇习作能写什么?
预设:有趣的游戏、游览参观、学习新技能等“印象深刻的经历”都可以。
下面这些都是合适的素材:
趣味体验:有趣的游戏经历(如第一次参加校园跳蚤市场、第一次漂流等);游览参观经历(如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被文物震撼、在山顶看日出的独特体验等)
成长学习:学习新技能的经历(如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了无数次仍坚持、跟着奶奶学包饺子从笨拙到熟练)
情感互动:与亲人、朋友的难忘瞬间(如回家时朋友帮我赶走恶狗、和奶奶一起学织围巾、妈妈悉心照顾生病的我)
挑战突破:克服困难的经历(如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演讲从紧张到从容、尝试不敢做的事最终成功;学煎鸡蛋,从煎鸡蛋糊到煎出金黄焦香的煎蛋)
(强调)特别要注意:必须写“我”的经历,要写清楚“我”在这件事里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不能只写别人哦。
互动交流:
现在请用一句话说一说:“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 。”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点评,比如:“这件事充满了挑战,很适合写”“和家人的经历一定很温暖”……
2.明确核心要求。
追问:写这篇习作时要做到什么?课件出示:
写作要做到两点:
①写清事情经过;
②表达难忘心情。(板书:写清事情经过+表达难忘心情)
我们能怎么去写呢?
引导学生关注“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先在脑海里“放电影”,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和一起经历过这样事的人聊一聊,以此来回忆当时的经过……
要注意两个误区:
①习作中一定是写“我”的经历,围绕“我”的表现写。不能一大半内容都在写其他的人或事物。
②不能光记“流水账”,要用人物描写方法把“难忘”的心情融入经历。
三、选材构思:学方法,练表达
1.按顺序写清经过。
(1)提问:怎样能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呢?
看例文一:
学骑自行车
暑假,我看到别人骑自行车很潇洒,自己也想尝试。
爸爸妈妈把我带到了公园学骑自行车,但自己总是掌握不好平衡,骑车摔跤,想放弃。在父母的指导下,我骑车的姿势变得越来越熟练,能平稳骑行。也逐渐掌握了刹车和拐弯的骑车技巧。
自己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能够独自在马路上骑行,感受到了骑车的乐趣和自由,也明白了坚持的力量。
例文一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第一、二、三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事情的起因(看到别人骑车很潇洒,想尝试),第二自然段——事情的经过(爸爸扶着车座教我,我总摔,想放弃→爸爸鼓励我“眼睛看前方”→慢慢能骑10米→学会拐弯),第三自然段——事情的结果(能独自骑车,风从耳边吹过很舒服)。所以,写清事情的经过,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即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板书: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再看例文二:
第一次去海边游玩
暑假,我们一家人去海边游玩。
中午,我们出发到海边,我看到大海蓝蓝的,接着我脱下鞋子光脚踩在沙滩上。
下午,我开心地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快乐玩耍,一会捡贝壳,一会去海边打水仗,玩得十分高兴。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和家人离开了海边,那次海边玩耍的经历让我十分难忘。
例文二也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但是在写经过的时候,又分了“中午”“下午”和“夕阳西下”,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板书:时间顺序)
(3)再看例文三:
一走进游乐园,我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游玩设施,首先,我飞快地跑到旋转木马前,选了一匹粉红色的小马,兴奋地跳了上去。……
然后,我挑战了过山车。我和妈妈一起坐了上去,只听“咚”的一声,冒险之旅开始了!……
最后,我终于奔向了最向往的海盗船,这艘海盗船可是大号的,连妈妈都不敢坐呢!……
例文三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首先写了旋转木马,然后写过山车,最后写海盗船,用了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写出了地点的变化。(板书:空间顺序)
(4)表达实践:
练习按顺序说一说“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可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也可以用时间词(早上→中午→下午)或地点变化(客厅→楼道→操场)或连接词(首先……然后……最后……)来组织内容。
2.用描写还原画面。
过渡:按照顺序写清经过就可以了吗?还要注意什么呢?请看这两个片段:
(1)出示对比片段:
我学骑自行车时,一直骑不稳,自行车骑得歪歪扭扭的,最后我连人带车摔倒了地上,疼得我直叫。 我双手紧紧攥着自行车车把,双脚刚蹬上踏板,车身就开始摇晃。刚骑出去半米,车轮突然像喝醉了酒,不受控制地往旁边歪。“糟了!”我在心里大喊,手掌心瞬间冒出冷汗,胳膊也因为用力绷得发酸。还没等反应过来,“扑通”一声,我连人带车栽倒在地上,膝盖磕在水泥路面上,疼得我猛地一哆嗦,耳朵也嗡嗡响。
哪个片段写的好,为什么?
预设:第二个写的好,加入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还有感官描写。
(2)出示对比片段:
轮到我们了,泡泡龙飞车启动了,车身左摇右摆,我十分紧张,过了一会儿,我慢慢适应了飞车的节奏,车子继续风驰电掣,我忍不住尖叫:“太刺激啦!”,此刻我一点都不害怕了,心中开心极了。 轮到我们了,我的心就像揣了只小兔子,“咚咚咚”直跳。泡泡龙飞车启动了,车身左摇右摆,我十分紧张,不由得紧紧抓住扶手,车子慢慢地向高处走,我开始打量四周。就在我放松警惕时,车子突然像发射的火箭,“嗖”地一下加速冲向最高处!风在耳边呼啸而过,我的头发被吹得凌乱,整个人感觉都快要飞上天了。车子继续风驰电掣,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会儿急速下沉,那种失重感让我忍不住尖叫:“太刺激啦”,此刻我所有的害怕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无尽的兴奋与欢乐。
哪个片段写的好,为什么?
预设:第二个写的好,加入了修辞手法。
(3)小结:加入一些人物描写、感官描写和修辞手法后,变得更加具体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4)表达实践:
在练习按顺序说的“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地方,加入一些人物描写、感官描写或修辞手法。
3.融入真实感受。
过渡:在写难忘经历的时候,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有两种表达方式:
(1)直接抒情: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情感说出来,像“我开心得跳了起来”,简单明了,让读者瞬间抓住你的情绪。
示例:
第一次独自走夜路(片段)
我攥紧衣角,一步三回头,终于看见家里透出的暖光!推开门,我大喊道:“爸爸妈妈,我做到啦!”心脏还在“砰砰”跳,可我兴奋得想飞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走过黑黢黢的小路,勇敢的感觉,太棒啦!
(“兴奋得想飞”直接喊出心情,把独自走夜路成功后的兴奋、自豪,一下亮给读者,情绪很有冲击力)
(2)间接抒情:不直接说“我什么心情”,而是通过描写环境、动作、心理,让情感藏在字里行间。比如“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用比喻的办法,把复杂心情变具体,读者能慢慢品出你的感受;再比如“看到家门,我脚步轻快起来”,这句话里藏着开心。
第一次独自走夜路(片段)
风冷飕飕的,直往脖子里钻,像有人往我脖子吹气。我缩紧脖子往楼道里快步走着,脚像被钉住,又像踩在棉花上。好不容易挨到楼下,单元门的灯“啪”的照亮台阶,我才发现手心全是汗,后背的衣服也潮乎乎的。可望着家的方向,脚步变得轻快。
(没说“我害怕”“我激动”,但写“风钻进脖子”“手心出汗”这些细节,让读者能猜到“我”有多怕;最后“脚步轻快”又藏着战胜恐惧的欣慰,把心情融进在场景里)
(3)点拨指导:可以在文中的哪些地方表达心情呢?
可以在开头、中间、结尾都加心情。
比如,可以在开头直接点明心情,示例:
每当我看到墙上的那块奖牌,就会想起我那天上台表演的场景。那次经历真是又紧张又开心,让我永远都忘不了!
比如,可以在叙述经历的过程中抒发心情,示例:
第三次尝试时,我深吸一口气,心里默念:“这次一定要成功!”然后我慢慢地用嘴吐气,哇!水面上突然冒出一串小泡泡。我高兴得差点叫出声来:我终于学会了换气!
再比如,可以在结尾总结收获和心情,示例:
虽然妈妈把摔裂的平板钢化膜重新更换了,但那道裂痕却一直留在我心里。那道裂痕时刻提醒着我:诚实可能会带来一时的责骂,但谎言会让人永远不安。那次撒谎的经历真是让我终生难忘。
(4)表达实践:
想一想“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你要怎样表达你的心情?说一说。
四、构思与动笔:列提纲,写片段
1.快速列提纲
过渡:我们用列提纲的方式梳理我们的习作思路。
(1)开头:引出让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直接式: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事让我特别难忘,那就是九年那年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悬念式: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却发生了一件让我终身难忘的事,想知道是什么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四要素式:今年暑假,舅舅带着我去郊外的鱼塘钓鱼,那次钓鱼的经历可真让我难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练习:请用一种方式写你的开头。
(2)中间:叙述难忘的经历,写清起因、经过(详写)、结果
简单介绍难忘之事发生的起因;
详细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把印象深刻的画面写生动具体;
交代事情的结果:融入感受,表达难忘。
练习:根据自己确定的写作素材,拟写提纲表格。
(3)结尾:总结感受、点题抒情
感悟式:原来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时还敢往前走。
回忆式:现在每次闻到蛋糕香,就想起那天病房里的奶油味,有点甜,又有点咸。
呼应式:就像那天爷爷说的,“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生日蛋糕”,那也是我过得最难忘的生日。
练习:练写一个结尾,要包含“那件事”和你的感受。
2.写重点片段
选择“最难忘的一个画面”写片段,用上今天学的描写方法。 (学生动笔,教师针对性指导:提醒加入动作、心情等细节)
3.即时点评
选取个别学生写的片段,师生共同点评:是否写清画面?有没有表达心情?
五、例文赏析(出示例文《捉泥鳅》片段)
1.出示例文:
2.思考:
开头怎么引出经历的?中间详写了哪个画面?结尾如何表达难忘的?
小结:例文用具体的动作和对话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结尾的“心里暖暖的”点明了难忘的原因。
六、素材积累
1.高分题目
以事件为题:
《记一次漂流》
《穿越热带雨林》
《拔玉米》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以“那次(事件)真难忘”为题:
《那次徒步真难忘》
《那次书法比赛真难忘》
《那次走夜路真难忘》
《那次道歉真难忘》
第一次XX:
《第一次炒蛋炒饭》
《第一次街头叫卖》
《第一次拔牙》
体现深刻感受:
《那次,我真的后悔了》
《电梯惊魂时刻》
《手心的温暖》
《我哭啦,又笑啦》
《那次玩得真高兴》
道出道理:
《分享让快乐翻倍》
《我学会了“等等”》
《小坚持,大收获》
以“难忘的XX”为题:
《难忘的秋游》
《难忘的运动会》
《难忘的你演我猜》
2.精彩开头
点明经历的“难忘”:在我的记忆相册里,有一张照片十分难忘——那就是我六岁那年学骑自行车时,摔得四脚朝天,却咧着嘴笑的模样。
用名言引入:“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暑假,我怀着敬畏的心走进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次参观,成了我永生难忘的经历。
描写环境:傍晚的风呼呼刮着,乌云压得天空喘不过气,我攥着被弄脏的作业本,满心委屈往家走。
设置悬念:那天我刚进家,就看见妈妈用严厉的眼神狠狠地盯着我。
先声夺人式:“恭喜XXX,获得一等奖!”一瞬间,操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身边的同学们和老师都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忍不住嘴角上扬,那场景,至今难忘。
3.点睛结尾
表达难忘的心情:虽然你画我猜的游戏早已结束,但可这场游戏带给我的那份欢乐,让我此生难忘!
场景再现式结尾:现在每次路过学校的会议室,我就想起我第一次上台演讲的经历,那时的一举一动,就跟昨天刚发生似的,怎么也忘不掉。
讲述道理式:“原来道歉不是丢脸的事,真诚说一句‘对不起’,心里会轻松很多。”
感悟式结尾:
①不一会儿,我就把一碗米饭消灭了,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惬意地躺在沙发上,我不禁想起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呀!
②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把这段历史刻在心里,我要更努力地学习——将来,我要成为能守护和平的人。
③经过这件事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道理。有时候,哪怕只是一时气话,也可能给他人造成难以磨灭的伤痕。即使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也需要保持最基本的尊重与理解。
④那一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七、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会了:选一次有特殊意义的经历,按顺序写清经过,加入细节描写,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感受。
2.作业布置:根据提纲完成作文,要求:
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至少有一个详细的画面描写;结尾要表达出“难忘”的原因。
3.结束语:难忘的经历就像一颗颗珍珠,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们成长的项链,希望大家用心记录每一颗“珍珠”。
第二课时——实践课
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讲评课
一、课前准备:精准定位,奠定基础
1.全面批阅,梳理问题。
(1)逐篇阅读学生习作,记录共性问题和个性亮点。
(2)对问题进行分类,例如:内容层面、结构层面、语言层面、格式层面等。
2.筛选范例,准备素材。
(1)选取典型范文,优秀范文用于示范借鉴,问题习作用于集体修改(需隐去学生姓名,保护隐私)。
(2)准备针对性的修改示例、写作技巧小贴士,或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二、课堂导入: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总结整体情况
总结出“优秀”的都有谁,还需努力的有多少人,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客观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2.明确讲评目标
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核心任务,也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三、佳作赏析:示范引领,借鉴学习
1.朗读与分析优秀范文
(1)邀请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章的亮点。
(2)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角度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是优秀,好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的?”
2.提炼可借鉴的方法
总结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重点围绕单元习作要求去谈,然后再聊常规性的内容,如用词准确、恰当使用修辞手法、结构清晰完整、语言流畅等。
四、问题剖析:聚焦共性,集体修改
1.呈现“问题习作”片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片段,隐去姓名后展示。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这段文字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是你,会怎么修改?”
2.集体讨论与修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修改方案,每组提出修改建议,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3.对照问题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个性化点评:关注个体,精准指导
1.点名表扬个性亮点
对部分学生的独特优点进行单独肯定。
2.针对个体问题进行提示
对存在明显个性问题的学生,简要指出改进方向。
六、总结提升:梳理方法,布置任务
1.回顾核心知识点
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写作技巧,依然是紧扣单元习作要求。
2.布置修改任务
要求学生结合讲评课的内容,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明确修改重点。
可布置针对性的小练笔,巩固所学技巧。
七、课后延伸:持续反馈,巩固效果
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需通过后续环节深化效果:
1.批改修改后的习作
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改进了课堂上强调的问题,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
2.二次展示优秀修改稿
将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再次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修改” 带来的成长,增强写作信心。
3.汇编成班级童话故事集,在校内分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