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1 21: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能够准确记忆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所处的时代,能
够识别远古人类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远古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到化石和遗址是研
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通过遗存推断出远古人类的生
活概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培养其自豪感。
(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说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达尔文进化论
1859年
始祖南猿
能人
直立人
远古智人
晚期智人
距今300万年左右,有的古
猿已能直立行走,并会制作和使用工具,脑容量增加,演化成能人,后来又演化成直立人。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为具有现代人体质特征的人类,即早期智人。到距今约5万年,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根据右图,试分析我国古人类的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遍布全国各地。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分布情况
这些古人类遗址是怎样发现的?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历史地图读图方法
①看图名(主题、类型)
②看图例(符号含义、事件发展态势)
③看图注(时间范围、地理方位、古今信息变化)
④图文结合(图+课本信息)

西


化石是什么?
“第一手史料”
史料的分类
按载体分为:实物史料(遗留物件)
文献史料(文字材料)
口述史料(口头讲述)
按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当时当世)
第二手史料(后人研究)
“实物史料”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发现地点:
生活年代:
地位:
元谋人
阅读教材第4页,回答问题。
云南元谋
距今约170万年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发现地点:
生活年代:
蓝田人
阅读教材第4页,回答问题。
陕西蓝田
距今约160万年
发现地点:
生活年代:
郧县人
阅读教材第4页,回答问题。
湖北郧阳
距今约100万年
1921年被发现。人类学家根据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这一遗址相继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直立人化石,及近10万件打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北京人
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北京人的相关信息。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发掘历程: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复原头像
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下肢与现代人无多大区别
前额低平
眉骨突出
嘴巴前伸
牙齿粗大
个子稍矮
骨骼粗壮
像人
像猿
猿人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仔细观察,北京人的外形有何特征?
采集、狩猎
采集果实
猎取动物
刮削器
砍砸器
尖状器
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群居生活
生产、生活状况
采集果实
猎取动物
刮削器
砍砸器
尖状器
打制石器
生产、生活状况
烧骨
烧石
灰烬
遗址发掘各种被烧过的痕迹
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天热火的来源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地位:
山顶洞人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貌特征: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山顶洞人的相关信息。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生活方式
穿孔骨针:中国发现的最早缝纫工具
制作饰品
御寒保暖
1.缝制衣服
爱美
3.懂得人工取火
学会
人工取火
2.有了审美观念和爱美意识
4.采集狩猎捕鱼
食物丰富
会埋葬死者;与其他地区的人交换物品……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课堂小结
远古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时间
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体貌特征 保留古猿特征 保留古猿某些特征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火的使用
组织形式 原始人群 原始人群 集体生活(氏族) 地位/意义 ——
发现依据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知道使用火
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知道人工取火
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打制石器;磨光、钻孔技术,爱美意识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名称 类型 生活年代 脑容量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北京人 直立人 平均1088毫升
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 1300-1500毫升
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使用火
知道人工取火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作文,文体不限。
“早晨,红日东升,秋风送爽,一群北京人由岩洞里走了出来……走出洞口,大概是在商量这一天的工作吧……洞里只留下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照顾小孩,看管火种……草原上,七八个年轻地小伙子,手持木棒正在追赶肿骨鹿……平原山坡上,有一群北京人正在采集食物……日落西山,一群一群的北京人都先后返回岩洞……”
——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
北京人的一天
清晨,北京人伴着第一缕阳光走出了他们居住的山洞。为了生存,他们明确分工。中青壮年手拿火把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只见他们快速奔跑着,十几个人围住一头鹿,有的用木棍击打,有的用石头丢击,鹿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这群北京人的猎物。留在洞内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成群结伴的在洞周围采摘野果,并用保留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