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1 19: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夏朝形势图
商朝形势图
西周形势图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西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注:
两汉→西汉、东汉;
二晋→西晋、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五代→(后)梁、
(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
宋→北宋、南宋。
9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简表
夏朝从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商朝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大约历经554年。
01汤→02太丁→03外丙→04中壬→05太甲→06沃丁→07太庚→08小甲→09雍己→10太戊→11中丁→12外壬→13河亶甲→14祖乙→15祖辛→16沃甲→17祖丁→18南庚→19阳甲→20盘庚→21小辛→22小乙→23武丁→24祖庚→25祖甲→26廪辛→27康丁→28武乙→29文丁→30帝乙→31帝辛(纣)
西周从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左右。
01周武王→02成王→03康王→04昭王→05穆王→06共王07懿王→08孝王→09夷王→10厉王→周、召二伯行政,谓之“共和”→11宣王→12幽王              
夏、商、西周三代王位世袭表
(1)建立时间:
(2)建立人物:
(3)都城:
(4)地位:
(5)末代国君:
(6)意义:
夏朝的建立
阅读课本p22页,完成夏朝的相关知识卡片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标志着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贤德



贤德
思考:禹最初想传位于谁?但最终谁成为了夏朝新的继承人?他能继承王位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开创了哪一制度?
伯益

贤德
血缘
世袭制
禅让制
家天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变为
公天下
变成
世袭制确立
标志:禹死启继
相关史料
基础梳理
夏朝的统治
1、统治措施:
2、统治中心:
3、夏的遗址:
(1)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
(2)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夏朝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yǎn]师二里头村)
夏朝监狱——圜(huán)土示意图
有无证据证实?
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二里头遗址
有人认为夏朝只是个传说,那么夏朝真的存在吗?请你找出证据证实
《史记》
一手史料
相互
证明
二里头遗址
一手史料:一般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
二手史料:一般是后人基于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通常包含了研究者的主观见解。
二重证据法:考古实证+史料记载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二手史料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可能存在的夏文化
问题探讨
知识梳理
鸣条之战示意图
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
末代君主
在位表现
结果
灭亡时间
灭亡原因
夏桀
穷奢极欲,残暴无道,
民怨沸腾,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夏桀的暴政
商的灭亡
结论:失民心者失天下
商朝的建立:
阅读课本p23页,完成商朝的相关知识卡片
(1)建立时间:
(2)建立人物:
(3)都城:
(4)末代国君:
(5)统治措施: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盘庚迁殷)
商纣王
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盘庚迁殷:
曾作过商都城的地点

牧野


躲避自然灾害
缓和阶级矛盾
发展经济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青铜觥
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原本是商王盘庚迁徒后的都城。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型宫殿、宗庙建筑遗迹和墓葬区,墓葬区有13座王陵、1400多个祭祀坑、大量贵族和普通民众的基葬。都城内有专门铸造铜器和制造玉器、骨器、陶器的作坊,说明当时手工业很发达。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其中有礼器、武器、装饰品等,而最有名的当属大量刻有占
卜记事文字的甲骨。
扁足铜方鼎
王畿地区(内服)
战争征服
订立盟约
王直接控制王畿地区,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
朝贡、纳税、随商王出征
方国
(外服)
(1)内外服制度
戴枷奴隶陶俑
殉葬奴隶墓葬
(2)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巩固措施
商朝衰亡
末代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
“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耕作,在手工作坊里做工,在贵族家中劳动,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意把他们转让、买卖,乃至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例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者多达数百人,其中不少是奴隶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可见其地位与牲畜等同。
西周的崛起:
周的首领周文王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人吕尚、周公等人,国力开始强大起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开始准备讨伐商。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阅读课本归纳武王伐纣的背景和条件?
西周利簋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决战地点:牧野
战役结果: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性质:奴隶主贵族反对暴政的正义战争
阅读课本p25页,完成西周的相关知识卡片
(1)建立时间:
(2)建立人物:
(3)建国之战:
(4)都城:
(5)末代国君: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牧野之战
镐京
周幽王
西周的建立:
西周的统治——分封制
重点探讨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姓氏怎么来吗?与西周的什么制度相关?
相关史料
1、目的:
2、分封对象:
3、分封依据:
4、诸侯权利
5、诸侯义务: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宗亲、功臣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管理土地和人民,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周王室召公奭
成王弟叔虞
功臣吕尚
武王弟康叔
宣王弟姬友
周公长子伯禽
西周的统治——分封制
重点探讨
阅读教材,梳理西周建立的基本概况。
相关史料
西周等级示意图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天子
6、等级:
7、特点:
8、作用: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问题探讨
阅读材料思考,分封制有什么作用呢?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8、积极作用:保证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消极作用: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
周厉王与民争利,“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朝政更趋腐败,
内外矛盾激化。
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
公元前841年
周幽王时
公元前771年
西周的灭亡:
朝代 都城 建立者 暴君 灭亡原因
夏朝
商朝
西周
阳城


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
亳(殷)

纣王
贵族更加腐朽,商纣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国王与民争利,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强盛共同原因:
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发展经济。
灭亡共同原因:
统治者残暴,朝政腐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启示:
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任用贤才,……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