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5年秋-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电路》基础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有一根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棒.当用手与金属棒的某一部位接触一下后,移去带正电的小球.关于金属棒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碰在金属棒的左端,金属棒带正电
B.手碰在金属棒的中间,金属棒不带电
C.手碰在金属棒的右端,金属棒带负电
D.手碰在金属棒的任何部位,金属棒总是不带电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 手碰金属棒时,人体是导体,地球就变成了金属导体的一部分,即变成了感应电荷的远端,在题图中,金属棒左端感应的负电荷被正电荷吸引会保持不动,而感应的正电荷将分布在远端,即流入大地.由于人体的接触是短暂的.正电荷流入大地后人体撤出接触,导体(金属棒)上只有负电荷了.当移去正电荷小球后,金属棒上的负电荷将重新分配,使金属棒带上负电。
综上选C。
【分析】人体是导体,静电感应:带电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电荷间相互作用使得导体内部电荷再次分布。
2.(2024九上·浦北期中)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B.图中,云层带负电,是云层与空气摩擦时,云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是创造电荷,故AB错误;
CD.云层和建筑物放电时,负电荷从云层流向避雷针,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不同物体间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电流方向和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2024九上·西城期末)用毛皮分别与塑料丝、塑料管摩擦,将摩擦过的塑料丝掷向塑料管正上方的空中,塑料丝会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张开,并且悬在空中,形成“静电章鱼”,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毛皮摩擦塑料丝使其带电是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毛皮和塑料管所带电荷是同种电荷
C.“静电章鱼”悬在空中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塑料丝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张开说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用毛皮摩擦塑料丝使其带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摩擦过的毛皮和塑料管所带电荷是异种电荷,故B错误;
C.“静电章鱼”悬在空中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
D.塑料丝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张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2)摩擦起电过程中,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2024九上·简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电荷
B.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正电
C.冬季我们摸门把手,有时会被“电”一下,这实质上是一种静电现象
D.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种电荷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摩擦实现电荷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吸引电子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天气干燥时,更易产生静电,摸门把手时会被“电”一下,是静电现象,故C正确;
D.自然界中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只有两种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摩擦起电实现电子的转移,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5.(2025九上·南山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当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微粒,并均匀分布到被喷涂的工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左的电流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能使喷涂效果更好
C.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题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涂料向左喷出后,涂料带负电,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喷枪和工件之间的电流向右,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涂料带负电,被喷涂工件若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能喷涂,B不符合题意;
CD、喷出的涂料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分散成雾状,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2024九上·东方期末)两个小灯泡L1和L2,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时都能发光。当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时,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和L2都发光。若此时将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看到的现象是( )
A.L1仍发光,L2熄灭 B.L1熄灭,L2仍发光
C.L1和L2都熄灭 D.L1变暗,L2变亮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图中,灯泡串联,闭合开关,电路是通路,灯泡都发光;导线并联在小灯泡L2的两端,L2被短路,不能发光,但L1仍然有电流通过,能发光,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导线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短路,不能工作。
7.(2025九上·中山月考)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L1与L2都亮 B.L1亮, L2不亮
C.L1不亮, L2亮 D.L1与L2都不亮
【答案】D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 开关S闭合后 ,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侧,所以电源被短路,两灯泡不亮,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断路: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损害电路中无电流;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用电器无电流,通路:电路正常工作。
8.(2024九上·紫金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电源,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
9.(2024九上·慈利期中)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灯亮,铃不响 B.灯亮,铃响
C.灯不亮,铃不响 D.灯不亮,铃响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图中,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开关S2和电铃并联,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只有灯泡可以发光,则灯亮,铃不响,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导线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不能工作。
10.(2024九上·江门期中)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与其对应的电路图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来,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经过开关S1、L1回到电源负极,另一条经过S2、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L1和L2并联,S1控制L1,S2控制L2,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由实物图分析开关、灯泡的连接方式,据此选择出符合实物图的电路图。
11.(2024九上·滨海期中)铁路系统实行电子检票,乘客进站需识别身份证和人脸,当“人”“证”一致(两个开关均闭合)时,识别电路被接通,闸门M自动打开。 以下电路可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人”“证”一致的情况下,闸机自动打开,这说明“人脸识别”开关和“身份证识别”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的,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电路图。
12.(2024九上·慈利期末)新国标电动车上装有转向灯和蜂鸣器,开关拨至“左”,左转向灯亮、蜂鸣器响;开关拨至“右”,右转向灯亮、蜂鸣器响,左、右转向灯不能同时亮,下列电路图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图中,左右转向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转向灯亮时,蜂鸣器都响,则蜂鸣器在干路上,能向左或向右拨动,利用了单刀双掷开关控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各灯泡分别发光,则灯泡是并联的;单刀双掷开关能分别控制不同电路。
13.(2024九上·邛崃期末)小明打开家里的抽油烟机时,发现抽油烟机的灯是熄灭的,但此时抽油烟机的压缩机仍在继续工作。关于抽油烟机的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家里的抽油烟机时,发现抽油烟机的灯是熄灭的,但此时抽油烟机的压缩机仍在继续工作,由此可知,抽油烟机内的灯和压缩机能够独立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
故选:B。
【分析】用电器串联时,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用电器并联时,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了工作;据此分析解答。
14.(2025九上·中山月考)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S2才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解答】 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S2才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 ,所以S1位于干路上,S2控制电动机的通断,所以和电动机进行串联,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
15.(2024九上·庆阳期末)如图所示,这是一款可充电式小夜灯,它的上方有一个光敏元件,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小夜灯发光;当周围环境较亮时,小夜灯不发光。下面关于小夜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元件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的开关
B.小夜灯发光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C.小夜灯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敏元件和小夜灯之间是并联的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AD.因为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光敏元件闭合,小夜灯发光,周围环境较亮时,光敏元件断开,小夜灯不发光,光所以光敏元件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的开关,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故A正确,D错误;
B.小夜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以及内能,故B错误;
C.小夜灯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
故选A。
【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是否为通路的重要原件,控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和用电器需要串联,电灯泡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内能。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6.(2024九上·周村月考)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且只有 种,物体是否带电可用仪器 来检测。
【答案】两;验电器
【知识点】两种电荷;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自然界只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这两种电荷。物体是否带电可用仪器验电器来检测。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7.(2024九上·成都期中)大量实验表明,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物体摩擦起电,带电后的物体如果与带负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与带正电荷的物体相互 ,由此说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球时相互排斥,则小球带 电(选填“正”或“负”)。
【答案】排斥;负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带电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则此物体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体带正电,与带正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与小球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
【分析】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2025九上·安岳期末)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摩擦起电实际上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
【答案】排斥;吸引;转移;正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失去电子带正电,由于两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两者靠近时,相互排斥,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电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分析】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9.(2025九上·广安期末)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有人把展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金属片B和弹簧在电路中相当于 (选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当展品 (选填“被搬离”或“放在展出”)时,电铃与灯泡是串联的。
【答案】开关;被搬离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图中,当物品在展示台上时,B使A、C连通;当物品搬离展示台时,B使A、C断开;金属片B和弹簧能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相当于开关。
当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与金属片A、C断开,灯泡和电铃串联,此时灯亮、铃响。
【分析】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是开关;导线和用电器并联,导线断开,用电器接入电路。
20.(2025·深圳期末)某电动汽车使用固态电池供电,图为其简化的电路示意图。电池供电时,实现化学能转化为 能,图中电流经过用电器的方向是 (选填“向左”或“向右”)的。
【答案】电;向右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 电池供电时,实现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正极在左边,所以电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
综上 第1空、电; 第2空、向右。
【分析】1、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导线,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2、电流的方向为正极流向负极。
21.(2025九上·中山月考)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都不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接触后,A带 电。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金属棒内电子的A B 移动方向是 ,电流方向是 。(后两空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答案】正电;由B到A;由A到B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玻璃棒带正电,接触A后,A带正电, 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 ,B的电子被A的正电荷吸引到A中,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移动方向为A到B;
综上 第1空、 正电; 第2空、由B到A; 第3空、由A到B。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当A带正电时会吸引B的负电荷到A,B失去负电荷带正电,张角变大,A得到负电荷张角变小;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形成电流方向为A向B。
22.(2025九上·中山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必须闭合开关 ,断开其他开关;若要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 ,断开其他开关;若闭合开关 ,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答案】S1;S1和S2;S1、S2和S3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闭合开关 S1会使得 L1、L2首尾相接,为串联, 闭合开关 S1和S2;L1、L2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属于并联;闭合 S1、S2和S3可知,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侧,电源发生短路;
综上 第1空、 S1; 第2空 S1、S2;第3空、 S1、S2和S3
【分析】1、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
2、电路的三种状态:断路: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损害电路中无电流;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用电器无电流,通路:电路正常工作。
阅卷人 三、作图题
得分
2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际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 电源、开关S1、灯泡L1 三者串联,两灯泡并联,S2和L2串联,据此作图: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24.(2025九上·南山期末)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两个虚线框内填入“电源”和“开关”的电学符号,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处于并联状态。
【答案】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并联,在不同支路上,则上面方框是电源,下面方框是开关,如图。
【分析】各用电器并联时,在不同支路上。
25.(2025·深圳期末)某型号汽车的门锁,既可以通过车钥匙打开,又可以通过手机打开。图为小明模仿该汽车门锁设计的电路图,要求开关S1闭合或者S2闭合时,电动机工作。请完成电路连接。
【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型号汽车的门锁,既可以通过车钥匙打开,又可以通过手机打开 ,所以两个开关互不影响,属于并联,据此作图: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26.(2024九上·深圳月考)智能锁正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智能锁,它支持密码与指纹两种认证方式开门,密码正确相当于开关S1闭合,指纹正确相当于开关S2闭合,开门由电动机完成。请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开关S1和S2并补充完整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密码开关和指纹开关能独立接通电路,是并联的,电动机在干路中,如图所示:
【分析】各开关分别控制用电器,开关并联。
27.(2024九上·香洲期中)作图题:
(1)A、B、C三个轻质小球都带了电,它们靠近时的相互作用情况如题图所示,A小球的带电情况已标出,请你在相应的括号中用“+”或“-”标出B与C小球的带情况;
(2)如题图所示,在虚框内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3)在如题图的电路中,请你完成:
①在A虚线框内按电路要求画出“电源”的元件符号;
②B与C虚线框内元件一个是“灯泡”,另一个是“定值电阻”,要求无论开关S是否闭合,灯泡都发光,请你在B与C的虚线框内按要求画出“灯泡”和“电阻”的元件符号。
【答案】(1)
(2)
(3)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A、B、C三个轻质小球都带了电,由图可知,A带正电,A与B相互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带负电;B与C相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C带负电,如图所示:
(2)由实物图可知,L1和L2并联,开关S2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S1在L1所在的支路上,控制L1的通断,如图所示:
(3)“电源”的元件符号正极长负极短;由图可知,开关和B元件并联,闭合开关S,B中的元件会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不能正常工作,要求无论开关S是否闭合,灯泡都发光,所以灯泡应接在C虚线框内,如图所示: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解答;
(2)由实物图分析开关的位置、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按连接顺序画出电路图;
(3)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从电源负极流入;图中开关S与B处元件并联,根据无论开关是否闭合,灯都发光分析B、C处的元件。
(1)三个小球都带电,A带正电,A与B相互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带负电;B与C相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C带负电,如图所示
(2)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2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控制L1,如图所示
(3)“电源”的元件符号正极长负极短;闭合开关S,B中的元件会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不能正常工作,要求无论开关S是否闭合,灯泡都发光,所以灯泡应接在C虚线框内,如图所示
28.(2024九上·石阡期中)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1可知,两灯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属于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位于干路,电流表测L2的电流,所以二者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二者并联,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分析】1、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接;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所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电流。
阅卷人 四、实验探究题
得分
29.(2024九上·鹤山月考)课外探究活动中,小明等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而且头发越梳越蓬松.
实验2:从塑料食品袋上裁下两根塑料薄膜条,并将它们合在一起,一只手捏在上端,另一只手自上而下反复捋几次,可看到两塑料片下端相互排斥从而分开.
实验3:手在吹足气的两只气球上反复摩擦几次,发现两只气球相互①,气球和手相互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①是 ,②是 .
(2)请写出这三个实验中所反映的相同的物理知识.
a. ;
b. .
【答案】排斥;吸引;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 (1) 第1空,第2空,由摩擦起电实质可知,手与吹足气的两只气球相互摩擦,两只气球带上同种电荷,手与气球带异种电荷,故两只气球相互排斥,气球和手相互吸引;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由于摩擦而使头发带了电;其中头发和梳子带有异种电荷,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
因为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因摩擦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塑料绳向四周散开;
手和气球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手和气球带上了不同电荷,故而相互吸引,而两只气球带上了同种电荷,故而相互排斥;故三个试验中共同现象都是因为摩擦起电而使物体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所反映的相同的物理知识为:
a.摩擦起电;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1)排斥;吸引; (2)a、摩擦起电;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0.(2023九上·中山期中)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
(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电.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
【答案】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1)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会细小颗粒,导致 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颗粒带上负电;
(2)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颗粒很快又离开金属网;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负电的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D牢牢吸引;
(3)PM2.5不属于分子,不属于分子的运动,可通过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来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
综上 第1空、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第2空、负; 第3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第4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第5空、 不属于;第6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分析】1、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31.(2024九上·坪山期中)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靠近”)
(3)图丙中,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空易拉罐,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一侧滚动,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移开气球,发现易拉罐由于具有 ,仍能继续向前滚动:
(4)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P恰能沿MN方向(如图丁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在图中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
【答案】(1)形变
(2)靠近
(3)吸引;惯性
(4)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用手指戳气球,气球形状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综上 第1空、 形变;
(2) 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减小,两侧压强增加,所以会使得气球靠近。
综上 第1空、 靠近;
(3) 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桌面上,气球带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罐移动,由于惯性,气球移开后,仍能滚动。
综上 第1空、 吸引; 第2空、惯性;
(4)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气球竖直方向飘动,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3、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4、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32.(2023九上·新邵期中)如图所示,有两只灯泡L1和L2,还有电池、开关和电压表,电池的电压为2V.现要求将灯泡L1和L2并联起来,并用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请将图中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两灯泡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因电源电压为2V,则电压表量程选0 3V:如图所示;根据实物图,画出并联电路图:
【分析】各用电器并联,分别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和所测量的位置并联,接线柱正入负出。
33.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刚在科技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
(2)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时, 灯发光,发光的各灯采用的是 联方式.
(3)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 方向的车辆运行.
【答案】(1)红光能在空气中传播更远的距离,人眼对红光比其他色光更敏感
(2)南北“绿”、东西“红”;并
(3)东西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1) 红光能在空气中传播更远的距离,人眼对红光比其他色光更敏感 ;
2) 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时 ,南北绿灯形成通路,东西红灯通路;灯采用并联方式
3)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3”时 ,南北红灯形成通路,东西绿灯通路;东西方向车辆运行
【分析】红光不易散射,穿透力强,凡是电流通过迪艾纽等,灯泡亮。
34.(2023九上·泰州期末)(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如图所示:杠杆的支点在处,请画出动力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实物图中少了两根导线。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灯、都能发光,且电流表只测量的电流,开关控制、的通断。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1)
(2)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灯泡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和灯泡L2串联,电路图为;
(2)杠杆上,支点O到F1的距离,是动力的力臂;阻力F2是重物对杠杆向下的拉力,如图 ;
(3)根据要求,电流表只串联L1的电流,灯泡需并联,开关控制两灯,在干路上,连接实物图为 。
【分析】(1)根据灯泡的并联,开关的位置和作用,画出电路图;
(2)杠杆上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画出力臂;
(3)用电器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电路;电流表和所测量的用电器串联。
35.(2023九上·紫金期中)下面是有关静电现象的几个小实验:
(1)当A、B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时,若A带正电,则B带 电.
(2)如图乙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 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吸引,说明它们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4)下表是研究摩察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研究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 (选填“正”或“负”)电;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 (选填“强”或“弱”).
(5)根据表格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
【答案】(1)正
(2)摩擦起电;异种
(3)吸引轻小物体
(4)负;弱
(5)能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A、B两个通草球 互相排斥,所以A、B都带正电荷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以后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是摩擦起电现象,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带点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根据题意可知玻璃排在石棉的后面,带负电荷,羊毛排在木棉前面,羊毛带正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带正电荷的是因为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
(5)玻璃排在尼龙的前面,可以判断
【分析】摩擦起电的前提是不同的两种物质,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摩擦以后出现电子的转移,得电子的因为多了负电荷,显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是因为不同的物质束缚电子的强弱不一样,强的得电子,弱的失电子
阅卷人 五、计算题
得分
36.(2018九上·沾化期末)请在图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出两个,并分别填入电路的空缺处.填入后要求:
(1)闭合开关,小灯泡L1和L2都能发光;
(2)小灯泡L1和L2并联连接.
【答案】(1)解:如果电源在左侧,根据电流方向可知,下端必须为正极;
若右端为电流表则灯泡L2短路、灯泡不发光,若右端为电压表则两灯泡串联,不符合题意.
(2)电源应位于右端,且下端为正极;
若左端为电压表则灯泡L1不发光、不符合题意;左端为电流表,两灯泡并联、且都发光,符合题意.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源位于右端,左端为电流表时,闭合开关,两灯光并联,都能正常发光;根据电流方向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5年秋-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电路》基础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有一根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棒.当用手与金属棒的某一部位接触一下后,移去带正电的小球.关于金属棒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碰在金属棒的左端,金属棒带正电
B.手碰在金属棒的中间,金属棒不带电
C.手碰在金属棒的右端,金属棒带负电
D.手碰在金属棒的任何部位,金属棒总是不带电
2.(2024九上·浦北期中)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3.(2024九上·西城期末)用毛皮分别与塑料丝、塑料管摩擦,将摩擦过的塑料丝掷向塑料管正上方的空中,塑料丝会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张开,并且悬在空中,形成“静电章鱼”,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毛皮摩擦塑料丝使其带电是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毛皮和塑料管所带电荷是同种电荷
C.“静电章鱼”悬在空中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塑料丝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张开说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4.(2024九上·简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电荷
B.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正电
C.冬季我们摸门把手,有时会被“电”一下,这实质上是一种静电现象
D.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种电荷
5.(2025九上·南山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当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微粒,并均匀分布到被喷涂的工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左的电流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能使喷涂效果更好
C.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题
6.(2024九上·东方期末)两个小灯泡L1和L2,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时都能发光。当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时,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和L2都发光。若此时将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看到的现象是( )
A.L1仍发光,L2熄灭 B.L1熄灭,L2仍发光
C.L1和L2都熄灭 D.L1变暗,L2变亮
7.(2025九上·中山月考)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L1与L2都亮 B.L1亮, L2不亮
C.L1不亮, L2亮 D.L1与L2都不亮
8.(2024九上·紫金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9.(2024九上·慈利期中)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灯亮,铃不响 B.灯亮,铃响
C.灯不亮,铃不响 D.灯不亮,铃响
10.(2024九上·江门期中)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与其对应的电路图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11.(2024九上·滨海期中)铁路系统实行电子检票,乘客进站需识别身份证和人脸,当“人”“证”一致(两个开关均闭合)时,识别电路被接通,闸门M自动打开。 以下电路可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2.(2024九上·慈利期末)新国标电动车上装有转向灯和蜂鸣器,开关拨至“左”,左转向灯亮、蜂鸣器响;开关拨至“右”,右转向灯亮、蜂鸣器响,左、右转向灯不能同时亮,下列电路图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13.(2024九上·邛崃期末)小明打开家里的抽油烟机时,发现抽油烟机的灯是熄灭的,但此时抽油烟机的压缩机仍在继续工作。关于抽油烟机的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2025九上·中山月考)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S2才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2024九上·庆阳期末)如图所示,这是一款可充电式小夜灯,它的上方有一个光敏元件,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小夜灯发光;当周围环境较亮时,小夜灯不发光。下面关于小夜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元件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的开关
B.小夜灯发光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C.小夜灯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敏元件和小夜灯之间是并联的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6.(2024九上·周村月考)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且只有 种,物体是否带电可用仪器 来检测。
17.(2024九上·成都期中)大量实验表明,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物体摩擦起电,带电后的物体如果与带负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与带正电荷的物体相互 ,由此说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球时相互排斥,则小球带 电(选填“正”或“负”)。
18.(2025九上·安岳期末)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摩擦起电实际上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
19.(2025九上·广安期末)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有人把展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金属片B和弹簧在电路中相当于 (选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当展品 (选填“被搬离”或“放在展出”)时,电铃与灯泡是串联的。
20.(2025·深圳期末)某电动汽车使用固态电池供电,图为其简化的电路示意图。电池供电时,实现化学能转化为 能,图中电流经过用电器的方向是 (选填“向左”或“向右”)的。
21.(2025九上·中山月考)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都不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接触后,A带 电。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金属棒内电子的A B 移动方向是 ,电流方向是 。(后两空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22.(2025九上·中山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必须闭合开关 ,断开其他开关;若要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 ,断开其他开关;若闭合开关 ,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阅卷人 三、作图题
得分
2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际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4.(2025九上·南山期末)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两个虚线框内填入“电源”和“开关”的电学符号,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处于并联状态。
25.(2025·深圳期末)某型号汽车的门锁,既可以通过车钥匙打开,又可以通过手机打开。图为小明模仿该汽车门锁设计的电路图,要求开关S1闭合或者S2闭合时,电动机工作。请完成电路连接。
26.(2024九上·深圳月考)智能锁正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智能锁,它支持密码与指纹两种认证方式开门,密码正确相当于开关S1闭合,指纹正确相当于开关S2闭合,开门由电动机完成。请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开关S1和S2并补充完整电路图。
27.(2024九上·香洲期中)作图题:
(1)A、B、C三个轻质小球都带了电,它们靠近时的相互作用情况如题图所示,A小球的带电情况已标出,请你在相应的括号中用“+”或“-”标出B与C小球的带情况;
(2)如题图所示,在虚框内画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3)在如题图的电路中,请你完成:
①在A虚线框内按电路要求画出“电源”的元件符号;
②B与C虚线框内元件一个是“灯泡”,另一个是“定值电阻”,要求无论开关S是否闭合,灯泡都发光,请你在B与C的虚线框内按要求画出“灯泡”和“电阻”的元件符号。
28.(2024九上·石阡期中)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阅卷人 四、实验探究题
得分
29.(2024九上·鹤山月考)课外探究活动中,小明等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而且头发越梳越蓬松.
实验2:从塑料食品袋上裁下两根塑料薄膜条,并将它们合在一起,一只手捏在上端,另一只手自上而下反复捋几次,可看到两塑料片下端相互排斥从而分开.
实验3:手在吹足气的两只气球上反复摩擦几次,发现两只气球相互①,气球和手相互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①是 ,②是 .
(2)请写出这三个实验中所反映的相同的物理知识.
a. ;
b. .
30.(2023九上·中山期中)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
(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电.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
31.(2024九上·坪山期中)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靠近”)
(3)图丙中,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空易拉罐,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一侧滚动,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移开气球,发现易拉罐由于具有 ,仍能继续向前滚动:
(4)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P恰能沿MN方向(如图丁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在图中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
32.(2023九上·新邵期中)如图所示,有两只灯泡L1和L2,还有电池、开关和电压表,电池的电压为2V.现要求将灯泡L1和L2并联起来,并用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请将图中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3.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刚在科技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
(2)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时, 灯发光,发光的各灯采用的是 联方式.
(3)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 方向的车辆运行.
34.(2023九上·泰州期末)(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如图所示:杠杆的支点在处,请画出动力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实物图中少了两根导线。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灯、都能发光,且电流表只测量的电流,开关控制、的通断。导线不能交叉.
35.(2023九上·紫金期中)下面是有关静电现象的几个小实验:
(1)当A、B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时,若A带正电,则B带 电.
(2)如图乙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 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吸引,说明它们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4)下表是研究摩察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研究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 (选填“正”或“负”)电;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 (选填“强”或“弱”).
(5)根据表格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
阅卷人 五、计算题
得分
36.(2018九上·沾化期末)请在图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出两个,并分别填入电路的空缺处.填入后要求:
(1)闭合开关,小灯泡L1和L2都能发光;
(2)小灯泡L1和L2并联连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 手碰金属棒时,人体是导体,地球就变成了金属导体的一部分,即变成了感应电荷的远端,在题图中,金属棒左端感应的负电荷被正电荷吸引会保持不动,而感应的正电荷将分布在远端,即流入大地.由于人体的接触是短暂的.正电荷流入大地后人体撤出接触,导体(金属棒)上只有负电荷了.当移去正电荷小球后,金属棒上的负电荷将重新分配,使金属棒带上负电。
综上选C。
【分析】人体是导体,静电感应:带电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电荷间相互作用使得导体内部电荷再次分布。
2.【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B.图中,云层带负电,是云层与空气摩擦时,云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是创造电荷,故AB错误;
CD.云层和建筑物放电时,负电荷从云层流向避雷针,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不同物体间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电流方向和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用毛皮摩擦塑料丝使其带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摩擦过的毛皮和塑料管所带电荷是异种电荷,故B错误;
C.“静电章鱼”悬在空中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
D.塑料丝像章鱼的触角一样张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2)摩擦起电过程中,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摩擦实现电荷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吸引电子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天气干燥时,更易产生静电,摸门把手时会被“电”一下,是静电现象,故C正确;
D.自然界中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只有两种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摩擦起电实现电子的转移,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5.【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涂料向左喷出后,涂料带负电,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喷枪和工件之间的电流向右,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涂料带负电,被喷涂工件若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能喷涂,B不符合题意;
CD、喷出的涂料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分散成雾状,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图中,灯泡串联,闭合开关,电路是通路,灯泡都发光;导线并联在小灯泡L2的两端,L2被短路,不能发光,但L1仍然有电流通过,能发光,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导线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短路,不能工作。
7.【答案】D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 开关S闭合后 ,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侧,所以电源被短路,两灯泡不亮,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断路: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损害电路中无电流;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用电器无电流,通路:电路正常工作。
8.【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电源,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
9.【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图中,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开关S2和电铃并联,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只有灯泡可以发光,则灯亮,铃不响,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导线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不能工作。
10.【答案】B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来,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经过开关S1、L1回到电源负极,另一条经过S2、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L1和L2并联,S1控制L1,S2控制L2,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由实物图分析开关、灯泡的连接方式,据此选择出符合实物图的电路图。
11.【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人”“证”一致的情况下,闸机自动打开,这说明“人脸识别”开关和“身份证识别”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的,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电路图。
12.【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图中,左右转向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转向灯亮时,蜂鸣器都响,则蜂鸣器在干路上,能向左或向右拨动,利用了单刀双掷开关控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各灯泡分别发光,则灯泡是并联的;单刀双掷开关能分别控制不同电路。
13.【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家里的抽油烟机时,发现抽油烟机的灯是熄灭的,但此时抽油烟机的压缩机仍在继续工作,由此可知,抽油烟机内的灯和压缩机能够独立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
故选:B。
【分析】用电器串联时,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用电器并联时,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了工作;据此分析解答。
14.【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解答】 密码识别成功时仅S1闭合,灯L发光,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S2才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 ,所以S1位于干路上,S2控制电动机的通断,所以和电动机进行串联,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
15.【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AD.因为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光敏元件闭合,小夜灯发光,周围环境较亮时,光敏元件断开,小夜灯不发光,光所以光敏元件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的开关,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故A正确,D错误;
B.小夜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以及内能,故B错误;
C.小夜灯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
故选A。
【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是否为通路的重要原件,控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和用电器需要串联,电灯泡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内能。
16.【答案】两;验电器
【知识点】两种电荷;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自然界只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这两种电荷。物体是否带电可用仪器验电器来检测。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7.【答案】排斥;负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带电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则此物体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体带正电,与带正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与小球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
【分析】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答案】排斥;吸引;转移;正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失去电子带正电,由于两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两者靠近时,相互排斥,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电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分析】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9.【答案】开关;被搬离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图中,当物品在展示台上时,B使A、C连通;当物品搬离展示台时,B使A、C断开;金属片B和弹簧能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相当于开关。
当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与金属片A、C断开,灯泡和电铃串联,此时灯亮、铃响。
【分析】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是开关;导线和用电器并联,导线断开,用电器接入电路。
20.【答案】电;向右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 电池供电时,实现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正极在左边,所以电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
综上 第1空、电; 第2空、向右。
【分析】1、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导线,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2、电流的方向为正极流向负极。
21.【答案】正电;由B到A;由A到B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玻璃棒带正电,接触A后,A带正电, 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 ,B的电子被A的正电荷吸引到A中,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移动方向为A到B;
综上 第1空、 正电; 第2空、由B到A; 第3空、由A到B。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当A带正电时会吸引B的负电荷到A,B失去负电荷带正电,张角变大,A得到负电荷张角变小;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形成电流方向为A向B。
22.【答案】S1;S1和S2;S1、S2和S3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闭合开关 S1会使得 L1、L2首尾相接,为串联, 闭合开关 S1和S2;L1、L2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属于并联;闭合 S1、S2和S3可知,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侧,电源发生短路;
综上 第1空、 S1; 第2空 S1、S2;第3空、 S1、S2和S3
【分析】1、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
2、电路的三种状态:断路: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损害电路中无电流;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用电器无电流,通路:电路正常工作。
23.【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 电源、开关S1、灯泡L1 三者串联,两灯泡并联,S2和L2串联,据此作图: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24.【答案】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并联,在不同支路上,则上面方框是电源,下面方框是开关,如图。
【分析】各用电器并联时,在不同支路上。
25.【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型号汽车的门锁,既可以通过车钥匙打开,又可以通过手机打开 ,所以两个开关互不影响,属于并联,据此作图:
【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26.【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密码开关和指纹开关能独立接通电路,是并联的,电动机在干路中,如图所示:
【分析】各开关分别控制用电器,开关并联。
27.【答案】(1)
(2)
(3)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A、B、C三个轻质小球都带了电,由图可知,A带正电,A与B相互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带负电;B与C相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C带负电,如图所示:
(2)由实物图可知,L1和L2并联,开关S2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S1在L1所在的支路上,控制L1的通断,如图所示:
(3)“电源”的元件符号正极长负极短;由图可知,开关和B元件并联,闭合开关S,B中的元件会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不能正常工作,要求无论开关S是否闭合,灯泡都发光,所以灯泡应接在C虚线框内,如图所示: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解答;
(2)由实物图分析开关的位置、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按连接顺序画出电路图;
(3)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从电源负极流入;图中开关S与B处元件并联,根据无论开关是否闭合,灯都发光分析B、C处的元件。
(1)三个小球都带电,A带正电,A与B相互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带负电;B与C相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C带负电,如图所示
(2)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2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控制L1,如图所示
(3)“电源”的元件符号正极长负极短;闭合开关S,B中的元件会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不能正常工作,要求无论开关S是否闭合,灯泡都发光,所以灯泡应接在C虚线框内,如图所示
28.【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1可知,两灯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属于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位于干路,电流表测L2的电流,所以二者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二者并联,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分析】1、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接;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所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电流。
29.【答案】排斥;吸引;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 (1) 第1空,第2空,由摩擦起电实质可知,手与吹足气的两只气球相互摩擦,两只气球带上同种电荷,手与气球带异种电荷,故两只气球相互排斥,气球和手相互吸引;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由于摩擦而使头发带了电;其中头发和梳子带有异种电荷,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
因为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因摩擦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塑料绳向四周散开;
手和气球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手和气球带上了不同电荷,故而相互吸引,而两只气球带上了同种电荷,故而相互排斥;故三个试验中共同现象都是因为摩擦起电而使物体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所反映的相同的物理知识为:
a.摩擦起电;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1)排斥;吸引; (2)a、摩擦起电;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0.【答案】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1)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会细小颗粒,导致 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颗粒带上负电;
(2)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颗粒很快又离开金属网;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负电的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D牢牢吸引;
(3)PM2.5不属于分子,不属于分子的运动,可通过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来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
综上 第1空、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第2空、负; 第3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第4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第5空、 不属于;第6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分析】1、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31.【答案】(1)形变
(2)靠近
(3)吸引;惯性
(4)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用手指戳气球,气球形状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综上 第1空、 形变;
(2) 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减小,两侧压强增加,所以会使得气球靠近。
综上 第1空、 靠近;
(3) 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桌面上,气球带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罐移动,由于惯性,气球移开后,仍能滚动。
综上 第1空、 吸引; 第2空、惯性;
(4)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气球竖直方向飘动,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3、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4、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32.【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两灯泡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因电源电压为2V,则电压表量程选0 3V:如图所示;根据实物图,画出并联电路图:
【分析】各用电器并联,分别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和所测量的位置并联,接线柱正入负出。
33.【答案】(1)红光能在空气中传播更远的距离,人眼对红光比其他色光更敏感
(2)南北“绿”、东西“红”;并
(3)东西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1) 红光能在空气中传播更远的距离,人眼对红光比其他色光更敏感 ;
2) 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时 ,南北绿灯形成通路,东西红灯通路;灯采用并联方式
3)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3”时 ,南北红灯形成通路,东西绿灯通路;东西方向车辆运行
【分析】红光不易散射,穿透力强,凡是电流通过迪艾纽等,灯泡亮。
34.【答案】(1)
(2)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灯泡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和灯泡L2串联,电路图为;
(2)杠杆上,支点O到F1的距离,是动力的力臂;阻力F2是重物对杠杆向下的拉力,如图 ;
(3)根据要求,电流表只串联L1的电流,灯泡需并联,开关控制两灯,在干路上,连接实物图为 。
【分析】(1)根据灯泡的并联,开关的位置和作用,画出电路图;
(2)杠杆上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画出力臂;
(3)用电器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电路;电流表和所测量的用电器串联。
35.【答案】(1)正
(2)摩擦起电;异种
(3)吸引轻小物体
(4)负;弱
(5)能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A、B两个通草球 互相排斥,所以A、B都带正电荷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以后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是摩擦起电现象,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带点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根据题意可知玻璃排在石棉的后面,带负电荷,羊毛排在木棉前面,羊毛带正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带正电荷的是因为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
(5)玻璃排在尼龙的前面,可以判断
【分析】摩擦起电的前提是不同的两种物质,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摩擦以后出现电子的转移,得电子的因为多了负电荷,显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是因为不同的物质束缚电子的强弱不一样,强的得电子,弱的失电子
36.【答案】(1)解:如果电源在左侧,根据电流方向可知,下端必须为正极;
若右端为电流表则灯泡L2短路、灯泡不发光,若右端为电压表则两灯泡串联,不符合题意.
(2)电源应位于右端,且下端为正极;
若左端为电压表则灯泡L1不发光、不符合题意;左端为电流表,两灯泡并联、且都发光,符合题意.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源位于右端,左端为电流表时,闭合开关,两灯光并联,都能正常发光;根据电流方向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