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
新课引入
课标要求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课堂检测
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抽象能力、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新课引入
1. (人教九下P2改编)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4×104 km2,人均占有面积S(单位:km2/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可用n表示为__________.
2.一个矩形的面积为6,矩形的长y随宽x的变化而变化,则y可用x表示为__________.
概念:一般地,形如__________(k为常数,k≠______)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在y=中,自变量x是分式 的分母,当x=0时,分式 无意义,因而x≠0,y≠0.
S=
y=
y=
0
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或x≠0)
课堂讲练
知识点 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例1 (人教九下P3改编)下列关系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若是,请写出k的值;若不是,请填“×”.
(1)y= ;_____ (2)y=0.4x-1;
(3)y= ;_____ (4)xy=2;
(5)y=-2x-1; _____ (6)y= .
5
0.4
×
×
×
2
_____
_____
_____
训练 1.已知函数y=2xk-2,其中k为常数.
(1)若它是正比例函数,求k的值;
(2)若它是反比例函数,求k的值.
解:(1)∵y= 2xk-2是正比例函数,
∴k-2=1.解得k=3.
(2)∵y= 2xk-2是反比例函数,∴k-2=-1.解得k=1.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表达形式:y= ,xy=k, y=kx-1.(k为常数,k≠0)
知识点 2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例2 (人教九下P3改编)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3时,y=6.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当x=-2时,求y的值
解:(1)设y= .
∵当x=3时,y=6,∴6= .
解得k=18.∴y= .
(2)把x=-2代入y= ,得y= =-9.
训练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y=-2时,x=4.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当y=3时,求x的值.
解:(1)设y= .
∵当y=-2时,x=4,∴-2= .
解得k=-8.∴y=- .
(2)把y=3代入y=- ,得3=- .解得x=- .
知识点 3 反比例函数的简单应用
例3 (人教九下P3改编)一个物体重100 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单位:Pa),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单位:m2).
(1)求压强p关于接触面积S的函数解析式.
(2)当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为2 m2时,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1)由题意,得pS=100.
∴p关于S的函数解析式为p= .
(2)把S=2代入p= ,得p= =50(Pa).
答: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50 Pa.
训练 3.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 200 m,他沿此路线从家出发到学校的时间为t(单位:min),平均速度为v(单位:m/min).
(1)求平均速度v关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小明的平均速度为120 m/min,那么他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解:(1)由题意,得vt=1 200.
∴v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v= .
(2)把v=120代入v= ,得120= .
解得t=10(min).
答:他从家到学校用了10 min.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x2 B.y=x+2
C.y=- D.y=
2.对于反比例函数y=- ,常数k的值为________.
3.(人教九下P8改编)某镇共有耕地3 500 hm2,则该镇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hm2/人)关于全镇总人口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
C
-3
y=
4.已知反比例函数y= ,且当x=2时,y=3.
(1)求k的值;
(2)当x=-3时,求y的值.
解:(1)∵当x=2时,y=3,∴3= .解得k=7.
(2)由(1)可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把x=-3代入y= ,得y= =-2.
能力提升
5.(人教九下P3改编)已知y与x+2成反比例,且当x=2时,y=2.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6时,求y的值;
解:(1)设y= .
∵当x=2时,y=2,∴2= .
解得k=8.∴y= (x≠-2).
(2)把x=6代入y= ,得y= =1.
(3)当y=-4时,求x的值.
(3)把y=-4代入y= ,得-4= .
解得x=-4.
思维拓展
6.【模型观念】已知函数y=(m2-m)xm2-3m+1.(m为常数)
(1)当m=______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2)当m=______时,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3
2(共15张PPT)
第5课时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二)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课堂检测
课堂讲练
例1 某水电站的发电功率P为5×105 W,已知输出电压U(单位:V)与输出电流I(单位:A)的乘积等于发电功率P(单位:W)(即P=UI),且通常认为发电站在某时段的发电功率是恒定不变的.
(1)求电压U关于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
(2)当输出电压U=5 000V时,输出电流I是多少?
解:(1)由题意,得P=UI=5×105.
∴U关于I的函数解析式为U= .
(2)把U=5 000代入U= ,
得5 000=.解得I= 100(A).
∴当输出电压U=5 000 V时,输出电流I是100 A.
训练 1.笑笑同学通过学习数学和物理知识,知道了电磁波的波长λ(单位:m)会随着电磁波的频率f(单位:MHz)的变化而变化.已知波长λ与频率f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当f=10 MHz时,此电磁波的波长λ=30 m.
(1)求波长λ关于频率f的函数解析式;
(2)当f=75 MHz时,求此电磁波的波长λ.
解:(1)设波长λ关于频率f的函数解析式为λ= (k≠0).
把(10,30)代入λ= ,得 =30.
解得k=300.
∴波长λ关于频率f的函数解析式为λ= .
(2)当f=75 MHz时,λ= =4(m).
∴当f=75 MHz时,此电磁波的波长λ为4 m.
例2 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现有某学生利用一个最大电阻为200 Ω的滑动变阻器及一个电流表测电源电压,电流I(单位:A)随电阻R(单位:Ω)变化的大致图象如图1所示.
(1)求电流I关于电阻R的函数解析式.
图1
解:设电流I关于电阻R的函数解析式为I= .
∴电流I关于电阻R的函数解析式为I= .
将(8,18)代入,得8= .解得k=144.
(2)当电阻R在2 Ω~200 Ω之间时,电流I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图1
解:令R=2 Ω,则I=72 A.
令R=200 Ω,则I=0.72 A.
∴电流I的取值范围是0.72 A≤I≤72 A.
训练 2.电灭蚊器的电阻y(单位:kΩ)随温度x(单位:℃)变化的大致图象如图2所示,通电后温度由10 ℃上升到30 ℃,电阻y与温度x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在温度达到30 ℃后,电阻y与温度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y=kx-8.
(1)直接写出通电后温度由10 ℃上升到30 ℃过程中,电阻y关于温度x的函数解析式;
图2
解:y= (10≤x≤30).
(2)如果在使用电灭蚊器的过程中,要求电阻y不能超过5 kΩ,求温度x的取值范围.
图2
解:把(30,2)代入y=kx-8,得2=30k-8.解得k= .
∴温度x的取值范围为12 ℃≤x≤39 ℃.
把y=5代入y= ,得5= .解得x=12(℃).
把y=5代入y= x-8,得5= x-8.解得x=39(℃).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8(x>30).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如图3,休闲广场上有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已知妙妙小朋友的体重为20 kg,坐在距离跷跷板支点的1.5 m处,明明小朋友的体重为x kg,距离跷跷板支点的距离为y m.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要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则y与x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A.y=30x B.y= C.y= D.y=x+30
图3
C
2.如图4,根据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当像距(小孔到像的距离)和物高(蜡烛火焰高度)不变时,火焰的像高y(单位:cm)是物距(小孔到蜡烛的距离)x(单位: cm)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6时,y=2.
(1)求火焰的像高y关于物距x的函数解析式;
图4
解:设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把x=6,y=2代入,得2= .解得k=12.
(2)若火焰的像高为3 cm,求物距.
图4
解:把y=3代入y= ,得3= .解得x=4(cm).
∴若火焰的像高为3 cm,则物距为4 cm.
能力提升
3.为检测一种玩具气球的质量情况,需往气球里充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压强p(单位:kPa)是气体体积V(单位:mL)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5所示.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图5
解:设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p= .
∴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p= .
∵(1.5,120)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k=120×1.5=180.
(2)若气球内气体体积为3 mL,求气体压强.
(3)当气球内气体的压强p大于150 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V应不小于多少?
解:(2)把V=3代入p= ,得p= =60(kPa).
(3)把p=150代入p= ,得150= .
解得V=1.2(mL).
∴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V应不小于1.2 mL.
∴若气球内气体体积为3 mL,则气体压强是60 kPa.
思维拓展
4.【阅读理解】在一次研学活动中,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落叶堆烤红薯,首先将红薯埋在落叶堆中,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将落叶堆点燃,落叶堆点燃后徐徐燃烧,经测算落叶堆内部温度y(单位:℃)和时间x(单位:min)的函数关系如图6所示.
图6
52
首先落叶堆内部温度从20℃开始以每分钟上涨20 ℃的速度匀速升高,达到240 ℃后,之后的一段时间温度维持不变,然后落叶堆熄灭,温度缓缓降低.已知在落叶堆熄灭后,温度y是时间x的反比例函数,且在第108 min时,温度降为100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温度y满足180 ℃≤y≤240 ℃时,红薯中的淀粉可以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更快地被分解为麦芽糖,增加红薯的甜度,此过程称为糖化过程.则在这次烤红薯的过程中,糖化过程时长
为__________min.(共17张PPT)
第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
衔接回顾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课堂检测
衔接回顾
1.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是________线.
当k________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当k________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双曲
>
减小
<
增大
课堂讲练
知识点 1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A(3,2).
(1)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2)判断点B(-1,-6),C(4,2)是否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把x=-1代入y= ,得y=-6.
∴点C(4,2)不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把x=4代入y= ,得y= .
∴点B(-1,-6)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训练 1.如图1,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A.
(1)k的值为________.
(2)点B ,C(-4,2),D(8,1)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图1
-8
解:由(1),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当x=- 时,y=16;当x=-4时,y=2;当
x=8时,y=-1.
∴点B ,C(-4,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D(8,1)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知识点 2 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例2 (1)已知点A(1,y1),B(7,y2)是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两点,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用“<”连接)
(2)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某一支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用“>”连接)
y1<y2
y1>y2
训练 2.(1)若点A(x1,y1)与点B(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且x2>x1>0,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y1________y2;(填“>”“<”或“=”)
(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 024,-2 025),B(x1,y1),C(x2,y2),且x1<x2<0,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y1________y2.(填“>”“<”或“=”)
>
<
知识点 3 确定反比例函数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例3 图2是反比例函数y= 图象的一支.
(1)k=__________;
(2)当x__________时,y是小于3的正数;
(3)当2<x≤3时,求y的取值范围.
图2
12
>4
由(1),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当x=2时,y=6;当x=3时,y= =4.
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训练 3.(1)已知反比例函数y= ,当x>-1时,y的取值范围
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比例函数y= ,当x<2时,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y<-3或y>0
y<0或y>1
4.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1,-2).
(1)n=__________;
(2)若y>4,求x的取值范围.
-3
由(1),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0,∴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
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y>4时,x的取值范围为-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人教九下P8改编)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3,-4).
(1)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__________象限,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2)点B(-3,4),C(-2,6),D(4,-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第二、第四
增大
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将点A(3,-4)代入y= ,得-4= .解得k=-12.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当x=-3时,y=4;当x=-2时,y=6;当x=4时,y=-3.
∴点B(-3,4),C(-2,6)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D(4,-5)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2.点A(1,y1),B(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y1______y2.(填“>”或“<”)
3.对于反比例函数y=- ,当x>2时,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
-2<y<0
4.(人教九下P9改编)图3是反比例函数y= 图象的一支.
(1)该函数图象的另一支在第__________象限.
(2)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能力提升
图3
三
m<3
(3)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任取A(x1,y1),B(x2,y2)两点,如果y1>y2,那么x1与x2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图3
解:由题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点A(x1,y1)和点B(x2,y2)在图象的同一支上时,
∵y1>y2,∴x1当点A(x1,y1)和点B(x2,y2)不在图象的同一支上时,
∵y1>y2,∴x1>x2.
思维拓展
5.【几何直观】(2024 陕西)已知点A(-2,y1)和点B(m,y2)均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若0<m<1,则y1+y2__________0.(填“>”“<”或“=”)
<(共15张PPT)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课标要求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课堂检测
课标要求
能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y= (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模型观念)
课堂讲练
知识点 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例1 画出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
描点连线:
分析:
(1)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位于____________象限;
(2)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x … -4 -3 -2 -1 1 2 3 4 …
y … …
-1
-2
-4
4
2
1
如答图1所示.
图1
第一、第三
减小
训练 1.画出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列表:
描点连线:
分析:
(1)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位于____________象限;
(2)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x … -4 -3 -2 -1 1 2 3 4 …
y … …
图2
1
2
4
-4
-2
-1
如答图2所示.
第二、第四
增大
训练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y1= 与
y2=- 的图象.
列表:
思考:反比例函数y= 与y=- 的图象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不同点由什么决定的?
x … -4 -3 -2 -1 1 2 3 4 …
y1 … …
y2 … …
图3
-1
-2
2
1
1
2
-2
-1
描点连线:
如答图3所示.
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 k≠0)的图象是 ____________. k 图象 性质 对称性
k>0 ①函数图象分别位于____________象限; 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既是__________图形,又是____________
图形.
k<0 ①函数图象分别位于____________象限; 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双曲线
第一、第三
减小
第二、第四
增大
轴对称
中心对称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人教九下P6改编)下列图象中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是( )
C
2.(人教九下P6改编)如图4所示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能为( )
A.y=3x2 B.y=- C.y= D.y=3x
图4
B
3.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是__________线,分别位
于__________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
4.(北师九上P157)下列函数中,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的
有________;在图象所在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
有________.
(1)y= ;(2)y= ;(3)y= ;(4)y=- .
双曲
第一、第三
减小
(1)(2)(3)
(4)
5.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2,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
A.第一、第二象限 B.第一、第三象限
C.第二、第三象限 D.第二、第四象限
D
能力提升
6.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7.(2024无锡)某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
式:____________________.
m<2
增大
y=- (答案不唯一)
思维拓展
8.一次函数y=ax-a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共18张PPT)
第4课时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
课标要求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课堂检测
课标要求
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课堂讲练
例1 某养鱼专业户准备挖一个面积为2 600 m2的矩形鱼塘.
(1)鱼塘的长y(单位:m)与宽x(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由于受场地的限制,鱼塘的宽最多只能挖40 m,当鱼塘的宽是40 m时,鱼塘的长是多少?
解:(1)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得xy=2 600.
(2)当x=40 m时,y= =65(m).
答:当鱼塘的宽是40 m时,鱼塘的长是65 m.
训练 1.现往一个空水池内注水,若注水速度为20 L/min,则35 min可注满水池.设注水速度为Q L/min,注满水池需要t min.
(1)注满水池需要的时间t与注水速度Q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若要在50 min内注满该空水池,则注水的速度应不小于多少?
解:(1)设水池的容积是k L.
由题意,得k=20×35=700.
∴t关于Q的函数解析式为t= .
(2)把t=50代入t= ,得50= .
解得Q=14(L/min).
答:若要在50 min内注满该空水池,则注水的速度应不小于14 L/min.
例2 一项工程中,某工程队每天需要挖掘20吨土的深沟,整个工程完毕恰好用了6天.
(1)工程结束后需要把所有的土进行回填,在整个回填过程中,平均回填速度v(单位:吨/天)与回填天数t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整个回填工程不超过4天完毕,则平均每天至少要回填多少吨土?
解:(1)设整个工程需要挖掘的土有k 吨.
由题意,得k=20×6=120.
∴v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v= .
(2)当t=4时,v= =30(吨).
∴若整个回填工程不超过4天完毕,则平均每天至少要回填30吨土.
训练 2.涵涵要把一篇文章录入电脑,完成录入的时间y(单位:min)与录入文字的速度x(单位:字/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
(1)求完成录入的时间y关于录入文字的速度x的函数解析式;
图1
解:设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解得k=1 200.
把(120,10)代入y= ,得10= .
(2)若涵涵在19:45开始录入,要求完成录入时不超过20:00,则她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解:由题意,得完成录入的时间最多为15 min.
∴若涵涵在19:45开始录入,要求完成录入时不超过20:00,则她每分钟至少应录入80个字.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某水池容积为300 m3,原有水100 m3,现以x m3/ min的速度匀速向水池中注水,注满水需要y min,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为__________.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前往相距200 km的乙地.
(1)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关于行驶的时间t(单位:h)的函数解析式;
(2)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 km/h,则从甲地到乙地要用多长时间?
解:(1)由题意,得v= .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关于行驶的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为v= .
(2)当v=80 km/h时,t= =2.5(h).
∴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 km/h,则从甲地到乙地要用2.5 h.
3.研究发现,近视眼镜的度数y(单位:度)与镜片焦距x(单位:m)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1)求度数y关于镜片焦距x的函数解析式;
图2
解:由题意可设度数y关于镜片焦距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将(0.25,400)代入y= ,得400= .解得k=100.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2)小明原来佩戴200度的近视眼镜,由于用眼不科学,导致视力下降,经复查验光后,所配镜片的焦距调整到了0.2 m,则小明的眼镜度数增加了多少?
图2
解:当x=0.2 m时,y= =500(度).
500-200=300(度).
∴小明的眼镜度数增加了300度.
能力提升
4.某工程队接到一项开挖水渠的工程,若计划每天开挖水渠
24 m,则需要50天时间才能结束此工程.
(1)求所需天数y关于每天完成工程量x(单位:m)的函数解析式.
(2)若该工程队有2台挖掘机,每台挖掘机每天最多能开挖水渠
30 m,则该工程队至少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此项工程?
解:(1)设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由题意,得k=24×50=1 200.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2)由题意,得x=2×30=60.∴y= =20.
∴该工程队至少需要20天才能完成此项工程.
(3)工程队在(2)的条件下工作5天后,接到防汛紧急通知,最多再给6天时间完成全部工程,则最少还需再调配几台挖掘机?
解:工作5天后还未完成的工程量为1 200-2×30×5=900(m).
将剩余的工程量6天内完成需要的挖掘机数量为900÷6÷30=5(台).
5-2=3(台).
∴最少还需再调配3台挖掘机.
思维拓展
5.【代几综合】如图3,在矩形ABCD中,AB=3,AD=4,P是边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设AP=x,点D到AP的距离DE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图3
解:如答图1,连接PD,AC.
答图1
∵四边形ABCD为矩形,
∴BC∥AD,BC=AD=4,∠BAD=∠B=90°.
又点P在边BC上,
∴S△APD= AD·AB= ×4×3=6.
∵AP=x,点D到AP的距离DE为y,
∴S△APD= AP·DE= xy=6.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
由题意,得AB<AP<AC.
又AC= = =5,∴3<AP<5,即3<x<5.
综上所述,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3<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