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再塑生命的人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衡量(héng) 绽放(zhàn) 吞噬(sì) 旧事重题(tí)
B.搁置(gé) 不适(shì) 浸凉(qìn) 徒劳(tú)
C.悔恨(huǐ) 攫住(jüé) 稚气(zhì) 无体无止(xiū)
D.阐释(chǎn) 折磨(mó) 港湾(gǎng) 茫然无措(cuò)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现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每当要出门时,他总是无休无止地喋喋不休,让人心烦意乱。
C.过去的恩恩怨怨早已时过境迁,又何必旧事重提呢?
D.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感到茫然无措。
3.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小军去买菜,他与菜农讲价:“白菜鲜美,吾购意甚诚,望君体察,价廉些许。”
B.小明给小学老师打电话:“离开您两年了,一直牢记您的教诲,不敢稍有懈怠。”
C.毕业晚会上,小洁发言:“本人才疏学浅,这不过是抛砖引玉,敬请洗耳恭听。”
D.小婉拒绝同学的赠礼,同学说:“你就收下吧,千万不能辜负我的一片美意啊!”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伍尔夫说:“你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无论有没有人欣赏,都该像花一样去绽放;不管有没有人陪伴,都要由衷地相信自己。懂得欣赏别人,是胸襟;善于欣赏自己,是智慧。______。不刚愎自用,也不卑躬屈膝。唯有这样,才能带来爱意和温暖,让生活充满笃信和真挚。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见贤思齐焉,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有自己的闪光点
B.志存高远,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有自己的闪光点
C.长风破浪会有时,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有自己的闪光点
D.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有自己的闪光点
5.下面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②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③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④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⑤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A.②①④③⑤ B.②④③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②①⑤③④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一个人要成才,最关键的就是找一个好老师。
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了一个作家。
二、填空题
7.填空。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作者是 , 国盲聋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攫住( ) 吞噬( ) 搁置( ) 沁凉( )
阐释( ) 悔恨( ) 揭( )开 绽放( )
稚气( ) héng( )量 神mì( ) dàn( )生
zhàng ài( ) 茫然无 cuò( )
9.根据意思写出正确的词语
: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非常疲乏,难以忍受。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三、语言表达
10.洪州中学正在开展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主题活动。下面是九(1)班小苏同学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部分内容,请你结合语境,以《再塑生命的人》《秋天的怀念》的两位作者为例,为演讲稿补写两个事实论据。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自强是身处低谷的坚持,在逆境面前不轻言放弃。翻开课本,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 。
自强不息的真谛是在残酷现实中顽强拼搏,是跌倒后奋力爬起的决心和勇气。
11.同学们在班级活动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了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
四、综合性学习
12.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又将拉开帷幕,请你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活动准备。
(1)学校拟定了汇报演出节目方案(见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版块主题。
序曲 忆往昔 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
第一章 A. 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舞蹈:《老师妈妈》 相声:《家访》 诗朗诵:《献给母校的歌》
第二章 B. 爵士舞:《快乐崇拜》 时装秀:《春天的色彩》 武术:《风云》 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尾声 展未来 舞蹈:《让梦飞起来》 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朗诵:《少年中国说》
(2)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 )
A.毕生心血哺新秀 桃李成荫四海春
B.日暖风和开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C.汗水染成千顷绿 一代桃李谱华章
五、现代文阅读
13.《再塑生命的人》选段
①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②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③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④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⑤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 (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⑥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⑦莎利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⑧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读完选文,你认为:
(1)莎利文老师再塑“我”生命的两个支点是什么?
(2)依据文段内容,请分别从老师“教”或学生“学”的角度谈谈你获得哪些启示?
六、作文
14.你的老师有哪些事让你难以忘怀?请写一个片段,将这件事完整的叙述下来。300字以内。
《11 再塑生命的人》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B B D A B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吞噬(sì)——shì,旧事重题——旧事重提;
B.搁置(gé)——gē,浸凉——沁凉;
C.攫住(jüé)——jué,无体无止——无休无止;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这里是说丝绸之路上曾经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与语意相符;
B.无休无止:不罢休,不停止,没完没了。喋喋不休的意思是“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两者部分语意重复,可改为“无休无止的唠叨”;
C.旧事重提:把已经搁置的事情重新提出。这里是说过去的恩怨不需要重新提出。与语意相符;
D.茫然无措:形容人头脑一片空白、没有主意,四肢失去指挥,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里是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怎么办才好。与语意相符。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A.“吾购意甚诚,望君体察,价廉些许”过于书面化,不适合用于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
C.“洗耳恭听”是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不能用于请别人听自己的发言。用错对象,显得不谦虚;
D.“辜负”是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不能用于自己赠礼给别人的时候;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由语段中“只需做自己”“无论有没有人欣赏,都该像花一样去绽放;不管有没有人陪伴,都要由衷地相信自己”“善于欣赏自己,是智慧”可知,语段主要是说人要自信,要相信和欣赏自己
A.“见贤思齐焉”侧重向他人学习,不合语境;
B.“志存高远”强调目标远大,与上下文的内在价值体现有所偏离;
C.“长风破浪会有时”侧重于未来实现目标的信心,与文中提倡的对自身当下价值的认识不够切合;
D.“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了对自身价值和独特性的肯定,与后面的“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有自己的闪光点”语义连贯,最为恰当。
故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语句衔接连贯要做到的是:话题统语序合理,前后照应。这类题的做法是①找起始句和总结句。②注意关联词。③串句子。按照句子间的关系,揣摩逻辑关系,将一个一个的句子连起来,就可以完成答题。题中的句子出自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因此首先要熟悉课文。②是领起句,①承接②句中的“神情紧张”,接下来,④“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承接②句中的“在茫茫大雾中航行”,然后,③写“我”的表现,最后⑤句“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紧承③句,由此分析,得出顺序:②①④③⑤,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再塑生命的人》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展现自己在老师沙利文的帮助下,“再塑”生命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沙利文老师的感激。B项“一个人要成才,最关键的就是找一个好老师”的说法不正确。故选B。
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美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空:《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是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自传体作品,全书以作者海伦·凯勒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在书中,她详细讲述了自己从一岁多因一场重病失去视力和听力,陷入无声、无光的世界后,如何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与引导下,一步步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最终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盲聋作家、教育家的非凡历程。书中展现了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与探索,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教育、爱与希望的力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启发意义,而《再塑生命的人》这一章节着重刻画了莎莉文老师对她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书中非常经典且感人的部分。故填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二、三空:海伦·凯勒,她是美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遭遇重大身体残疾的困境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通过用触觉感受老师在她手上拼写单词、感知周围环境等方式来学习。她不仅掌握了多门语言,还创作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像《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这些作品除了记录她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外,也向全世界传达出残疾人也拥有无限潜能、可以积极面对生活并创造精彩人生的正能量观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勇敢克服困难、追求梦想。故填写:海伦·凯勒、美。
8. jué shì gē qìn chǎn huǐ jiē zhàn zhì 衡 秘 诞 障碍 措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攫住(jué zhù):抓住,抓取,常抓得比较紧。
吞噬(tūn shì):吞食,咽下;比喻侵占、消融,像黑暗吞噬光明。
搁置(gē zhì):把事放一边,暂时不处理,如搁置计划。
沁凉(qìn liáng) :透出凉意,让人感觉凉快清爽。
阐释(chǎn shì):详细说明、解说,像阐释道理。
悔恨(huǐ hèn):对过去事后悔怨恨,懊恼又不满。
揭开(jiē kāi):使原本隐藏的东西暴露出来,拿掉遮盖物。
绽放(zhàn fàng):(花朵)开放,也可形容人展现美好一面。
稚气(zhì qì):孩子气,天真单纯的样子。
衡量(héng liáng):①比较、评定。②考虑、斟酌,权衡后做决定。
秘密(mì mì):不公开的、隐蔽的事,不让人知道的事。
诞生(dàn shēng):出生,产生,多用于新事物出现。
障碍(zhàng ài):阻挡、阻碍事物发展或通行的东西。
茫然无措(máng rán wú cuò):心里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9.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油然而生 美不胜收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
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疲倦不堪(pí bèi bù kān):意思指疲惫,形容极度疲乏或过度劳累,令人难以忍受。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形容恭敬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懈怠。也形容说话或举动十分谨慎。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意思是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刻意下功夫。多用来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
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10. 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后,依然顽强拼搏,学会了多国语言; 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坚持写作,成为著名作家。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论据。围绕选段主题“自强不息”,结合《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海伦·凯勒和《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的自强不息的事例写即可。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集聋、哑、盲于一身的人,但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并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最终成为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但在母亲的鼓励下,他自强不息与病魔抗争,著有许多优秀作品。组织语言时,可按照:人物+遭遇+人物自强不息的表现。
示例:①海伦 凯勒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了阅读、书写和说话,甚至完成了大学学业,最终成长为一位著名的作家、教育家。②当代作家史铁生因病瘫痪,在生命的困境中著成《我与地坛》。
11.(示例)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此题,首先分析给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留言的结构和特点。给数学老师的留言结合了数学学科的运算符号和对老师奉献精神的歌颂;给历史老师的留言则紧扣历史学科研究的时间跨度以及对老师带领学生领略历史文明的感谢。对于语文老师,我们可以从语文的学科元素如诗词、文章、语言之美等方面入手,同时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和教导的感激之情。
示例一:古今文学,装不下您对我们的深情。
示例二:唐诗宋词,颂不尽您如春雨般的教诲。
示例三:横竖撇捺,书不完您在我们心中的伟大。
12.(1) 颂师恩(赞师恩) 炫青春(致青春)
(2)B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主题概括。
汇报演出的内容需要契合活动的主题。根据序曲“忆往昔”和尾声“展未来”可知,两个章节的主题的格式应是“动词(一字)+名词(两字)”;本题需要结合汇报演出的节目内容,概括出相应的活动主题。
A空处: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表达的是学生对老师默默奉献的敬意。舞蹈《老师妈妈》体现了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爱学生,也是以老师为核心主题,强调老师的爱。《家访》这个相声,可能会涉及老师到学生家里访问,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也是与老师相关的主题。诗朗诵:《献给母校的歌》,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对母校中老师的感恩之情。可见,第一章节的节目主题是“赞美老师、感谢师恩”。示例:A.谢师恩。
B空处:《快乐崇拜》的爵士舞可以传达出享受快乐的感觉;《春天的色彩》时装秀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色彩斑斓;《风云》武术体现一种热血与豪情,也是青春的一种激情释放;《青春修炼手册》歌曲直接与青春相关。可见,第二章节的节目主题是“致敬青春、展示青春”。示例:B.享青春。
(2)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本题要求送老师一副对联,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恩之情。
A.“毕生心血”是偏正短语,“桃李成荫”是主谓短语,可见结构不一致;“哺”是动词,四海”是名词,可见,词性也不相对,不符合对联要求;
B.“日暖风和”是名词性短语,“笔酣墨浓”也是名词性短语;“开”是动词,“写”也是动词,“桃李”是名词,“春秋”也是名词,可见,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桃李”常被用来指代学生。对联通过将老师的教育成果以及老师的辛勤工作进行诗意的描绘,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和赞美之情,可见,对联内容适合赠送给老师们。符合对联要求;
C、从词性上看,“汗水”(名词)与“一代”(数量词)词性不同;“染成”是动补结构,“谱”是单字动词,结构上也有差异;“千顷绿”(偏正结构名词短语)与“华章”(名词)结构不一致。可见,不符合对联要求;
故选B。
13.(1)启示真理(耐心教“我”知识和做人道理),给“我”以爱。
(2)示例:老师角度:应该因材施教,因地取材,充分利用资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依据略)
学生角度:应该勤奋好学,积极思考,学思结合,善于与老师沟通,善于反思总结,遇到学习困难时善于转换思维角度。
【导语】本文通过叙述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指导下认知语言的过程,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思想的震撼。文章以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带领读者感受主人公从迷茫中的觉醒。通过语言的传授,海伦从内心深处领悟生命的意义。“水”作为灵魂觉醒的象征,体现了教育和理解的重要性。莎莉文老师以耐心和爱心改变了海伦的命运,文章深刻地传达了教育的价值和人性之光。
【详解】(1)本题考查主题理解。
根据第⑤段中的“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可知,沙利文老师耐心地教给我知识。根据末段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可知,沙利文老师利用“水”唤醒了我的灵魂,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她用自己的行为让我感受到她对我的爱。所以一个支点是教“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即启示真理;一是给“我”以爱。
(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老师教或学生学的角度来拟写即可。
从老师教的角度来看,莎莉文老师深知海伦的特殊情况,采用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她利用海伦的触觉和感觉来让她认识世界,比如带海伦到井房,通过让海伦触摸水来感受“水”这个单词的含义。这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海伦深知莎莉文老师对她的再造之恩,她对老师充满了感恩之情。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学会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同时,我们要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却没有像海伦那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14.那天下午,韩老师去开会,把班级的事情都交给我来管,望着老师眼神中的信任,我只好把想要退缩的话都吞回肚中,在心中默默给自己加油!老师一走,同学们先是十分兴奋,但有被我的眼神下了回去,十分安静。我享受着教室里难得的安静,十分满意的走出座位,开始自习。
但学习的气氛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一本书掉到地上没同学们又开始七嘴八舌,乱成了一锅粥。我站起来训斥了他们,便安静了一会儿,但过不了多久又乱了起来,我就只好再训斥他们一顿!如此反复了多次,我终于受不了,在他们再一次乱起来的时候,爆发了出来。正当我以为可以永获安静时,一位平时十分调皮捣蛋的同学,站了起来,竟讽刺起我来。性格有些内向的我,被讽刺得说不出话来,瞬间眼泪也掉了下来。我立刻冲出了教室!
刚跑出教室就一下撞到刚开完会回来的韩老师身上,她看我泪流满面的样子,立刻关怀地问道:“班长,你怎么哭了?发生了什么事?”我随老师来到办公室,把所有事情像她说了!老师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地说:“就这样啊!你第一次当班长,有问题是当然的啊,但你被同学气哭去是你自己的问题了!这件事交给老师,以后你有什么问题,都告诉老师。我会教你如何当一个好班长的!”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流过一股暖流,那是感动!
【详解】题目要求写作的是自己的老师,是关于老师的难忘的事,只要写一个片段就可以,主要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把事情的时间地点开端经过结果等叙述下来,注意字数的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