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4.18《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6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4.18《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7 10: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上地球之巅
》导学案
教师寄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中国人,就是最棒的!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
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学习时数:二学时
第一学时(总第
学时)
一、课前阅读,重点把握。
1、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阅读课文,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氧气已经不多了,他们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
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着休息,开始进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昏迷状态。他冒着生命危险,决定把自己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此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借着星光和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地匍匐前进。到8
830米时,氧气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空氧气筒,开始了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行动更加迟缓,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3、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
寒冷、黑夜和缺氧。
4、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二、基础知识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A砭骨(biān)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厉害。B履践(lǚ)踩、踏。
C.崔嵬(cuī)形容山高大雄伟。D、窒息(zhì)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
E养精蓄锐(ruì)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F、齐心协力(xié)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
2、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理解探究
1、
在登顶过程
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
寒冷、黑夜和缺氧。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2、
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课文中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外,还不时地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在一张一弛中,给人美的享受。
3、
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一是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之时,把死亡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
四、合作质疑
仔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这是作者发表的议论。表现了突击珠峰的顶峰的巨大困难,也突出了登山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这是刘连满独自呆在“第二台阶”时的一段心理活动,通过他放弃氧气筒,而将之留给战友的行为,表现其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
这句话突出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又暗示他们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内精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1-4题。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珠穆朗玛顶峰还露出隐约的(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变得更加吃力了。 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
)了。
⑶到达八千八百三十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
⑷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⑸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
)而(
)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历程。
⑹现在,他们每前进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由于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地朝顶峰走去。
⑺在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
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1.为文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
A.轮廓
低矮
果断
大胆 B.轮廓 低矮 大胆 果断
C.外形
高大 大胆 果断

D.外形 高大 果断 大胆

2.为什么选文中几处提到珠穆朗玛山顶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
①提示事情发展的进程。②略写运动员们前进时内心对顶峰的向
3.段⑷中加点的词语“斩钉截铁”和“异口同声”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斩钉截铁”表明了说话语气的果断坚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口同声”表明两人的说法完全一致。用这两个词,强调了屈银华和贡布向主峰发起进攻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定。
4.对于这三位登山运动员来说,阻碍他们登上顶峰的最艰难的三个障碍是什么?
黑夜、寒冷、缺氧。
六、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完成配练。
第二学时(总第
学时)
一、巩固训练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
2、学生复述课文。
3、找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书写的错误,并在横线上订正。
A刺入骨髓
销耗巨大
阴霾毙日
砭骨biān(消_蔽)B难以弥补
斩钉戳铁
养经蓄锐
耸立sǒng(截
精)
C梦寐以求
孜孜不卷
迫不急待
匍匐pufu
(倦_及)D.钢毅不屈
步履艰难
契而不舍
余暇xia
(刚
锲)
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排比)
B.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夸张)
C.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比喻、拟人)
D.阴霾笼罩着整个的国家。(夸张)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的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B.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D.会谈就互相感兴趣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6、《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成功,说明他们是登山队的佼佼者。他们取得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没有其他人的大量前期工作和集体协作,他们不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为了胜利,有人还愿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一个例子。
7、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
_____作者着意描写了三大困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写这些困难可以表现出队员在严峻考验面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登山英雄是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来战胜这些困难的。__
8、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_____“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艰苦的攀登描写结合,构成一张一弛,让人轻松、有美的享受。
二、拓展阅读
一次难忘的远征
学生会发起了自行车远征的活动,同学们闻讯,纷纷报名。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父母听说后,急忙劝阻我们。我们却用老师的话来回答:“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夜里,我们出发了。我们骑出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的城市,进入了那深沉的黑色世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灯光,只有夏夜的蛙噪声和轻轻的车轮转动的声音。“鸟鸣山更幽”,这一阵阵的蛙鸣,更给此刻增添了诗情画意。
正当我们深深陶醉在夜色沉沉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中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令我们至今心有余悸。一辆亮着头灯的大卡车从我们后面驶过来,司机似乎没有发现前面有人,速度丝毫未减,一刹那呼啸而过,几乎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几个骑车技术稍差的同学险些被卡车带起的疾风掀倒。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老师风趣地说:“在城里,汽车怕行人;在这里,行人怕汽车。大家小心点吧,苦头还在后面哪。”
整整骑了二十四个小时,我们才在一所山根小学停了下来。
第二天清早,我们进山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啊,那红色的天体洒下万道光辉,照耀在我们身上,如同用清泉沐浴,舒畅极了!看远山,一片翠绿。日光下彻,直入山谷,红与绿交织着,主宰着,幽邃极了。清风遥遥,薄雾袅袅,大家有说有笑,好个欢快的旅行啊!
中午,红色的天体变成了一片白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地贪婪地吸收着太阳发出的热量,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我们骑着,骑着,一样的山,一样的树,可我们已无心欣赏。水喝光了,嗓子里冒着烟。汗流尽了,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笑,现在唾沫也是极宝贵的了。我们理解了老师的话,苦,真苦啊。然而苦在心里,没有人说出来。大家的眼睛依然是闪亮的,依然充满希望的光芒。
蝉唱起了歌,它们吸完了树的汁水,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高兴了。它们的这种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实在无聊!
我按了一下车铃,那铃声竟这样清脆,它传进了山谷,发出了回声,冲上了苍穹。一霎时,大家也都按铃,铃声大作,形成一片和谐的共鸣。蝉被吓了一跳,不再叫了。
“水!”分明有人惊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声,大家为之一振。我们清楚地看见一条小溪,欢快地唱着歌,一路奔来。“冲啊!”不知谁喊了一声,欢乐的人群一下子冲向那清清的山的飘带。没有人听老师的劝阻,闹肚子我们认了,发烧我们也认了,只要能喝到水,我们什么都认了。
那以后,我们精神更加振奋了。终于,我们完成了远征,胜利回师。
“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有意义的。”老师的话依然回响在我们耳边。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一首歌,一首由我们生活的音符组成的歌,一首欢乐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的歌。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余悸(
ji
)
袅袅(
niǎo
)
贪婪(lan

幽邃(
sui
)
2、这篇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出了“难忘”?最难忘的是什么?
__夜静、山美、途中口渴、胜利后的喜悦。
最难忘的是险遭车祸。__
3、文中画虚线处“没有人听老师的劝阻”一句,联系上下文,补出老师“劝阻”的
__喝生水容易引起疾病。__
4、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请找出具有标志性的词语。
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如:夜里、夜色更沉、第二天清晨、中午。
5、这篇文章详写的是远征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略写的是回来的经过。。
6、作者为什么说“蝉”的生活实在无聊?试作简要分析。
蝉只知道“吃”、“喝”,其实生活没有创造,所以无聊。
7、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用了老师的话:“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有意义的。”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例:我们愿把这项活动比做一首歌,一首由我们生活的音符组成的歌,一首欢快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的歌。
仿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____________一首由_________,
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作业
1、整理课后学案笔记。
2、完成配练。3、预习学下一课。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