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教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教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1 19: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1.运用图文材料,了解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差异与本质区别。
2.运用图文材料,了解城镇与乡村的发展。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保护城乡特色景观的意义。
同学们,你是居住在城镇还是乡村,你的家乡有哪些典型的城镇与乡村景观,请你结合家乡的城镇与乡村景观,说出其二者的景观差异,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城镇与乡村的内容。
学习活动一 城镇与乡村
【自主学习】聚落
1.类型: 城镇 和 乡村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2.乡村:规模比较 小 ,人口较为 分散 ,人们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活动。
3.城镇:规模比较 大 ,人口较为 密集 ,人们主要从事 工业 、 服务业 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4.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 城镇 。城镇的出现 晚 于乡村。
学习活动二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
【合作探究】城镇与乡村的景观
聚 落 规模 建筑物 道路 公共服 务设施 生产方式分类 空间形态与布局 建筑风格
乡 村 比较小 低矮、分散 稀疏 较少 农村、牧村、渔村 等 集聚型 乡村分为团块状村、带状村; 分散型 乡村的房屋和院落则多零散分布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 对称布局 和 与自然的协调 ,西方建筑较多使用 规则的几何形体 。
城 镇 比较大 密集、高大 密集 较多 工业、文化教育、贸易 ,有的大城市则具备 多种职能 深受地域文化影响,如中国古代城镇多讲究 左右对称  ;欧洲很多城镇受宗教等思想影响,常以 教堂 或 城堡 为中心;美国城镇的布局较为 多样 。
学习活动三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自主学习】城镇和乡村的发展
1.变化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口数量 以及 政策 的变化。
2.乡村景观变化:经过统一规划,农田由零散分布逐渐变得更具 规模化 ,房屋由零星分布变为集中成片,乡间的小路逐渐被宽阔的硬化道路替代。有些乡村会发展为 城镇 ,如农田变为工厂、商店等城镇建设用地,建筑物高度 增加 、密度 增大 ,基础设施 日益完善 等。
3.城镇景观变化: 范围 不断扩大,建筑物进一步增 高 变 密 ,建筑样式逐渐变得 多样化 ;还有一些城镇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景观也随之变化。
【合作探究】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景观,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但是,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城乡景观保护的关系,受到全人类的共同关注。
1.观看课件P8传统村落保护宣传视频,思考针对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特色景观,我们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法规政策;加强规划管理;提高居民对传统聚落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建立激励机制;借鉴国际成功案例。
2.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位于北京石景山,曾是中国第一座国有钢铁厂所在地,后来钢铁厂搬迁至河北唐山。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了高炉、冷却塔、铁路专用线等珍贵的工业历史遗存,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和变迁。2019年,这里建成了首钢滑雪大跳台;2022年,这里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说说对首钢工业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从文化角度,它承载着城市工业记忆,是珍贵历史文化见证,延续城市文脉。经济层面,改造为遗址公园、冬奥赛场,能吸引游客,带动旅游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上,旧厂变公园,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还能为体育赛事、文化活动提供特色场地,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推动城市多元发展。
本节课通过图文对比、案例讨论(如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引导学生理解城乡景观差异及变化。知识目标基本达成,但部分学生对“空间形态”概念理解模糊,需补充图示强化;能力目标上,学生能多角度分析保护意义,但思维深度不足,需引导细化。教学资源(视频、图片)直观有效,但素材可更精选。时间分配上,后半段讨论稍显仓促。改进方向:增加本地案例、动态示意图,设计角色扮演任务,课后布置调研实践,深化知识应用与思辨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