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多样的世界文化
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结合图文资料,知道联合国工作语言及分布情况。
3.结合资料,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发源地、分布。
4.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习俗与环境的关系,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观看世界文化多样性视频,了解世界各地多样的文化。同学们,在地球这个“大村落”里,生活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全球,从日本樱花季的烂漫,到西班牙激情四溢的斗牛;从非洲原始部落的神秘舞蹈,到巴黎卢浮宫的艺术瑰宝,会发现世界文化缤纷多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开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探索之旅。
学习活动一 了解世界不同的人种
【自主学习】世界不同的人种
1.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的 自然 环境,逐渐形成了不同的 体貌 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2.主要按照肤色差异,可以将世界人口分为三大人种: 黄色 人种、 白色 人种和 黑色 人种。人种的区别还表现在眼睛颜色、 头发 颜色及 卷曲 程度、鼻子和嘴唇形状等方面。
3.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
人种 划分依据:体貌特征
肤色 毛发特征 面部特征
黄色人种 黄色 头发 黑且直 鼻梁高度适中,嘴唇稍凸且厚度中等
白色人种 浅白 头发多为金黄色或棕色, 且为柔软的波状发或直发 鼻梁高,鼻尖突出,嘴唇 薄
黑色人种 黝黑 头发黑且多 卷曲 鼻宽且鼻梁较矮,嘴唇 厚 并凸起
【合作探究】三大人种的分布
1.根据课件P5或教材P97(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写出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参考答案: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原住民也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美洲和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美洲也分布有大量的黑色人种。
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为什么在美洲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分布
参考答案:历史上,黑色人种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因此,美洲也分布有大量的黑色人种。
3.人种与环境:黑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高、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的 热带 地区;白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低、阳光和紫外线弱的 较高 纬度地区;黄色人种多分布在 温带 地区。
4.人种的不同,只表现为人的 生理特征 方面的差异,人种没有 优劣 之分。
学习活动二 了解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自主学习】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上主要的六种语言: 汉语 、英语、西班牙语、俄语、 阿拉伯语 和法语。
2. 汉语 是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历史上,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和英国人的迁移,英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4.世界的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起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建筑
基督教 亚 洲西部 欧 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基督教堂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 和东南部、 非洲北部 和东部 清真寺
佛教 古印度 亚洲 东部 和东南部 佛塔
学习活动三 了解不同的习俗
【自主学习】不同的习俗
1.习俗即习惯和风俗,是在特定的 自然地理环境 、 社会经济条件 下形成并世代相传,在某一范围内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现象,包括 饮食习俗 、 节日习俗 、社交习俗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
2.饮食习俗:世界各地的饮食习俗差异很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种植的农作物、饲养的动物不同,传统的主要食物有所不同,人们的用餐方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欧洲、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自然环境分析当地饮食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欧洲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米饭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
3.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 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贴对联、贴“福”字、包饺子、吃年夜饭、相互拜年等。 圣诞节 是欧美国家的传统节日。
4.社交习俗:中国传统的见面礼仪是 拱手礼 。在一些盛行佛教的国家,人们见面通常会行 双手合十礼 。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 拥抱礼 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仪。在现代社会, 握手礼 是许多国家最为常见的一种见面礼仪。
学习活动四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合作探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传承、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借助图片、视频展示不同文化特色,学生兴趣浓厚,对文化多样性有直观感知。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分享,思维活跃。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比较文化差异根源时,因时间把控欠佳,探讨仓促。后续教学要优化时间分配,增设案例分析,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文化多样性背后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