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北师大版)课件:第八单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1(北师大版)课件:第八单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18: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第23课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程 标准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战是两极格局下美苏及东西方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什么是冷战?知识链接
“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一、为什么会形成两极格局?(原因)为什么是美苏两极格局,
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两极格局?苏联为什么能争锋:苏联克里姆林宫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政治影响空前提高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
苏联空前强大战后美国力量介绍: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济
军事

政治
科技军队人数12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控制操纵联合国原子弹工业生产量 外贸出口额 黄金储备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史料链接美国想称霸世界2.为什么二战后美苏两国选择了对抗而不是合作?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问题:这图片表明各国之间是什么关系?史料链接1、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对方有敌意。 3、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结合教材内容,
概括:二战胜利,法西斯被消灭,
美苏失去了合作的政治基础,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冲突使两国由合作走向对抗。2.为什么二战后美苏两国选择了对抗而不是合作?3.为什么二战后美苏选择了冷战这样的方式长期对峙? 美国是战后初期唯一的经济大国。……战后初期的美国集中了全世界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三和工业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二……战争结束时,美国有1100万现役军人……保持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它可以平均一天装备一艘军舰、每五分钟装备一架飞机,它拥有原子弹,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军事基地驻有军队。
1945年战争结束时,苏军共有1136万人,这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武装部队。……战争最后三年,苏联平均每年生产4万架飞机,3万多辆坦克和3万多件自动武器、12万门各种大炮、45万挺机枪、300多万支步枪和200多万之冲锋枪、10多万门迫击炮和几亿发炮弹。除了飞机生产,苏联的武器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
——刘金质主编:《冷战史》3.为什么二战后美苏选择了冷战这样的方式长期对峙? 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力量上势均力敌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1、二战后美苏失去 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 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将苏联视为称霸障碍。
3、 成为一流强国,建立社会主义阵营。
4、双方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的冲突------根本原因
5、1946年 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揭开冷战序幕战时同盟美国苏联国家利益丘吉尔→ → →从盟友变成对手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 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来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斯德丁——波兰的西北部 ;
里雅斯特——意大利的东北部。
二、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过程)知识链接:“冷战”的手段包括: 挑起事端进行颠覆阴谋活动;
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
缔结众多的军事条约,建立庞大的军事集团,扩大军事同盟,建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
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
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粗暴干涉他国内政;
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美苏“冷战”1947
杜鲁门主义情报局
(1947)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
它的目的是什么?
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美苏“冷战”1947
杜鲁门
主义1947
马歇尔计划帮助东欧各国发展党组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政权经济互助委员会思考 从1948年4月到1950年,共有16个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遏制苏联的扩张
经互会成员国地图
苏联和东欧国家于
1949形成。
也同时标志着
战后初期欧洲在经济上
的分裂。美苏“冷战”1947
杜鲁门
主义马歇尔
计划1949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帮助东欧各国发展党组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政权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华沙条约
组织1949年,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 集会,签定了
《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 集团。军事政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 的建立。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小结:都是超级大国称霸的工具。三、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 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使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处于紧张状态。
具体表现:
(1)1949德国分裂——如何处置德国是二战后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冷战、欧洲)
(2)1950朝鲜战争——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
(3)1962古巴导弹危机(冷战、美洲)
(4)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
ks5u精品课件西方占领区图说历史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ks5u精品课件1961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
民族分成了两半!冷战的第一次高潮ks5u精品课件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飞机轰炸后的安东市(今丹东市)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ks5u精品课件越南丛战中的美国士兵越南战争的爆发ks5u精品课件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ks5u精品课件 u-2高空侦察机拍摄出的古巴一个装绪的导弹基地ks5u精品课件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战略优势在美国(二)积极影响:
1.在冷战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举例:古巴导弹危机)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举例:战后美国继续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苏联在赫鲁晓夫改革中注意放宽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这都是双方看到了对方经济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3.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也客观上推动了二战后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冷战后,许多美苏的军事科技开始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举例:GPS全球定位系统最初是美苏用在战斗机上的导航系统,冷战后开始广泛应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4.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举例:不结盟运动。)美苏冷战的影响 (请用一两句话精炼概括)世界大战不再,
局部热战不断。思维拓展 ?????新史观解读冷战思维拓展本课小结核心问题:
一个中心: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个状态:冷战。
三个步骤: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和华约。
四大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冷战思维并未烟消云散,出现了冷战新思维,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中国威胁论”。在不少国家中,有些右翼保守分子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总是要寻找“敌人”或“对手”,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成为攻击的目标。于是他们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我们能否以过去的冷战思维去对待当前的冷战思维呢?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应对新时期的“冷战思维”? 畅所欲言!1、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B一起来闯关啊!2、美苏冷战的核心地带是( )
A、亚洲 B、非洲
C、西欧和东欧 D、美洲
C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体对峙局面
形成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会议召开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 “铁幕演说”   D.北约和华约的出现
4、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
根本目的是( )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社会经济
B.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C.稳定资本主义,抵制共产主义
D.排挤英法势力,控制整个欧洲DB6.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5、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B B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