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用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抒写了奉献者的情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作者赋予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借行道树的自由,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感悟,引发了我们读者对生命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更深地理解,从中得到一些对人生有益的教育。
【学情分析】
《行道树》一文通过“行道树”这一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事物的描写,形象地阐述了生命的价值,要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难,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因为初一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所以在学习这一课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无私奉献这一层面的理解上,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让他们理解怎样去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痛苦,从而得到生活的启迪,获取更大的效益。作为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担负起“育人”的责任,而优秀的作品就是我们“育人”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本文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读课文,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了解托物言志(象征)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无私奉献者的襟怀及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悟《行道树》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体会文中“堕落”、“悲凉的点缀”、“深沉”、“忧愁又快乐”的含义。
【教法】
学习本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旨,并能理解其社会意义。并充分创造情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更好地解读文本。另外,本文是一篇散文,对于散文应该重视课文的阅读和语言的品味,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验情感。
【课型】
自读课。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启思:
(多媒体出示行道树的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学生概括什么是行道树。)一棵棵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的行道树,站在马路边,在想些什么呢?它们引起我们什么思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
新授:
(一)简介作者
张晓风,当代台湾散文家。作品主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你美丽的流域》、《星星都已经到齐了》、《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步下红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谁》等
(二)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速读课文,圈划生字词并查字典解决。
在(
)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多媒体展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贪婪
堕落
点缀
冉冉
苦熬
雏形
丰硕
结果累累
给予
牙龈
烟·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交流生字词。
识记生字词。
填完整成语。】
(二)读一读、说一说
朗读课文。
文中通过什么方法体现行道树精神品质?
课文中有哪些句子值得你回味?
【学生活动:
朗读课文。
找出相关语句并朗读。
讲述。
交流、探讨。】
(三)读一读、想一想
默读课文。
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神圣?痛苦?深沉?各指什么?
【学生活动:
默读课文。
合作探究。
交流。】
三、巩固训练:
识记字词:奔流、沉淀、恐吓、眺望、朽烂
你觉得张晓风只是为写行道树而写行道树吗?她歌颂的是什么人的形象?他们同行道树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多媒体显示:教师、交警、清洁工、雷锋、焦裕禄、李素丽等这些人都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学生活动:
字词识记。
事例讲述。】
小结
行道树们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但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奉献着,牺牲着;当别人为它们施以同情时,它们却遗憾地在“春天勤生绿”,在“夏天献出浓荫,在冬天蓄积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繁茂与葱茏,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把自己的全部奉献出去
,因为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付出总有回报,能使一个早起的孩子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它们最“自豪的时刻”,生命惟其历经太多的痛苦,才更有意义。同学们,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来也能像行道树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三。预习《第一次真好》。
B: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写一点感想,字数不限。 预习《第一次真好》。
【板书设计】
行道树
张晓风
山上的伙伴
行道树
城市里的人们
原始森林
烟尘中
繁弦急管
吸露玩云
勤生绿叶、迎接太阳、制造清新
红灯绿酒
无私奉献者
【教学反思】
《行道树》一文通过“行道树”这一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事物的描写,形象地阐述了生命的价值,要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难,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在学习这一课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无私奉献这一层面的理解上,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让他们理解怎样去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痛苦,从而得到生活的启迪,获取更大的效益。作为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担负起“育人”的责任。我在讲授本文的同时,也更多地利用了文章的育人功能,来达到教书更要育人的目的。
《行道树》是一篇散文,对于散文应该重视课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和语言的品味,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验情感。对于教材处理我用“你能从中读出一列怎么样的行道树?”引导学生说出“忧愁”、“快乐”,在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对找出的语句进行品读。从语言的“品”“读”和对比导出行道树的痛苦和神圣。追问“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学生谈学生评,最后反映出行道树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另外,我觉得在问题的设计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问题之间的连接和追问不够密切联系,没有做到逐步深入。在学生评价方面,没有做到“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在朗读指导方面没有针对重点字词方面做好工作,没有教会学生处理朗读的技巧,也没有做到在教师评价方面多多用激励性语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应该加强自身语文素养,多听老师的课,多阅读有关语文教学和文学常识方面的书籍,才能达到驾轻就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