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2.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自主学习】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
绕转中心 地轴
方向 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
周期
2.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课件P4)
(1)昼夜更替:在下图空白框处,注明白天和黑夜;在北极处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 自转,因此,地球上偏 (填“东”或“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 的。
[合作探究]演示地球的自转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根据课本P4图,结合教具,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仪与手电筒的放置和地轴的指向有哪些注意事项
2.如何拨动地球仪使之转动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中曲线处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归纳总结】
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用时间为1天。从侧面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学习活动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根据课本P4图,结合教具,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一]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
1.在地球仪上标记家乡的大致位置,观察标记的位置什么时候是亮的,什么时候是暗的。“亮”和“暗”反映出地球上的什么地理现象
2.接受到手电筒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不能接受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
3.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
4.假如地球是个透明体,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5.假如地球停止自转,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6.地球上的哪些现象与本实验探究的内容有关
【合作探究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
1.观察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地球仪,东边和西边相比,先迎来日出的是 ,说明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时间 。
读教材P6思考的“酒店电子时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地球自转一周是360°,时间约是24小时,则地球每小时自转 。
3.理解时间的差异。东京和里约热内卢的经度相差了将近180°,时间相差
约 小时,当东京是上午的时候,里约热内卢却是夜晚。
4.地球上的哪些现象与本实验探究的内容有关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读地球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位同学所处位置中,正值日出的是( )
A.小海
B.小山
c.小江
D.小峰
2.造成四位同学所在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纬度位置不同
C.地球的公转
D.海陆位置不同
3.下列四幅图,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河南郑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如果演示地球自转,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绕灯泡逆时针水平移动地球仪
B.将地轴保持竖直状态,逆时针拨动它
C.将地球仪拿起来,逆时针整体转动它
D.地球仪放在桌面上,逆时针拨动它
5.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学校操场旗杆正午的影子夏季比冬季短
B.日月星辰每日东升西落
C.郑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D.郑州市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自主学习】地球的自转
1.西 东 逆 顺 一天
2.自西向东 东 不同
【合作探究】演示地球自转
1.参考答案:水平放置地球仪,地轴北端指向北方(北极星),放置在手电筒的前方,手电筒光线正对地球仪。
2.参考答案:匀速地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使之自西向东转动。
【归纳总结】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学习活动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一】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
1.参考答案:标记略。“亮”和“暗”反映出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现象。
昼 夜
3.参考答案: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当太阳照射在地球表面时,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4.参考答案:地球上只有白昼,没有黑夜。
5.参考答案:只有昼夜现象,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6.参考答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放学;等等。
【合作探究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
1.东边 早
2.15°
3.12
4.参考答案:出差时,倒时差;北京学生观看巴西球赛时间与当地时间不同;中国黑龙江学生与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不同;北京市路灯开关时间和陕西省时间不一致。
【达标训练】
1.D【解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黑夜,据此可知,四位同学所处位置中,小山正值深夜;小峰位于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附近,且临近白天,正值日出;小海正值日出后不久,为早晨;小江位于中午附近,ABC错误,该题选D。
2.A【解析】由图可知,小江所处位置是正午,小山所处位置是深夜,小峰处于晨线上,小海所处位置为早晨,四人所处的地点时间不同,根据所学知识,时差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约1小时,A正确,地方时差与地球公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无关,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地球上便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地方时差。
3.B【解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我们从北极点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D【解析】绕灯泡逆时针水平移动地球仪演示的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状态;地球自转是绕地轴运动,不需要拿起地球仪来转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B【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变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自传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