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同步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1.我国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3.《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外国游人曾说:“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主要修建于哪一时期
(
)
A.南北朝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5.如果你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你将会在神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看到一颗闪烁着绚丽夺目光彩的明珠,这处古遗址是
(
)
A.都江堰
B.敦煌
C.唐招提寺
D.赵州桥
6.楷书兴起于汉代,到唐代更显出唐人的气度和胸襟。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的书体是
(
)
A.欧体
B.柳体
C.颜体
D.宋体
7.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8.他靠天才的想像,把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融二为一,奏出了盛唐之音,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的极峰。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9.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
)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
)
A.唐代的阎立本
B.宋代的张择端
C.东晋的顾恺之
D.唐代的吴道子
11.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这里保存有30万片古书雕版。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
(
)
A.《大唐西域记》
B.《丹经》
C.《金刚经》
D.《全唐诗》
12.2015年“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评选揭晓,西柏坡、赵州桥、正定古城等入选。赵州桥是何时修建的
(
)
A.隋朝
B.唐朝
C.秦朝
D.汉朝
13.1400多年沧海桑田,无数固若金汤的城池都已湮灭,而赵州桥,尽管繁华不再,却依旧在风雨中神态稳健、雄姿昂然。它的设计者是
(
)
A.李冰
B.李春
C.张果老
D.鲁班
14.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往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辽阔
16.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我们研究7世纪时印度半岛、中亚地区的历史,最应查阅的书籍是(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大唐西域记》
D.《水经注》
1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郦道元
第II卷(非选择题)
19.“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19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
335卷,约1
300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代再创和谐外交】
材料四
2015年5月23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指明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根本着力点,向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政府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明确信息,彰显了中方对发展两国关系负责任的态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玄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
(3)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1)上述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2)图一中吐蕃使者为什么来求亲 求亲结果如何 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二人物后来也嫁到吐蕃,这对唐蕃关系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有以下几种方式,结合以上材料,请你各举一例说明。
①打败少数民族的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
②与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
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5)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 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 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在唐朝,精英毕集,各种人才、全才、通才和奇才都极一时之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的用人原则。
(4)材料三说明唐朝是通过什么制度来治理国家的 结合该制度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来的。”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材料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在中国开始于什么朝代?它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3)这种考试制度有什么影响?
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大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他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明朝时,为了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举官员的制度合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隋唐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科进士”的第一名称为什么?“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这项考试是容易还是困难?
(3)这项考试制度对唐朝有什么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三,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成的文章称为什么?
(5)你如何评价明朝对科举考试的规定?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B
6.C
7.D
8.A
9.C
10.A
11.C
12.A
13.B
14.C
15.B
16.C
17.C
18.C
19.
(1)印度;《大唐西域记》。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答出其中两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0.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原因: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结果: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意义:促进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①打败东突厥,设立都督府;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③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看法: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提倡的政策。
21.
(1)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与民为善)。措施: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
(2)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
(3)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4)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既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
(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2.
(1)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
(2)隋朝进士科;明经科
(3)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贯穿了自由报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择人才的范围;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积极推动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改革,促使唐朝迸发出一种开放性的时代风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23.
(1)唐玄宗
稻、粟;
(2)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制度。
(3)“贞观之治”“贞观遗风”。
24.
(1)不合理,科举制度。
(2)状元,困难。
(3)让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繁荣等。
(4)八股文。
(5)禁锢了思想,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