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归类复习题
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阶段
B、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刀劈狼首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饮于河渭
2、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
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3、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了
,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
,表现了狼的
。
4、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
。
5、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
6、翻译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一]第一组习题:
1.本文选自
代小说家
写的短篇小说集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
(2)恐前后受其敌(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一狼洞其中(
)
3.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
6.翻译。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
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目似瞑,意暇甚
D.
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有剩骨
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久之,目似瞑
②又数刀毙之
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④盖以诱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我能用 “∕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2)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4.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
、
、
。
6.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我认为:
7.阐述本文主旨。
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一、重点字词
1、止有剩骨(
)
2、顾野有麦场(
)
3、苫蔽成丘(
)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
)
5、一狼洞其中
(
)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7乃悟前狼假寐
(
)
8、意暇甚(
)
9、恐前后受其敌(
)
10、止增笑耳(
)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投以骨。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答: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四、请用原文回答
1屠夫杀前狼的经过:
2
前狼假寐的姿势:
3
前狼假寐的神态:
4
前狼假寐的目的:
5
后狼径去的目的
6.《狼》选自
,作者是
代的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课文
《
》
。
议一议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4、《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5、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6、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7、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
8、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附参考答案
1、(A)
2、(C)
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狡诈、凶残、贪婪
等。
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5、对待向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6、(1)略。(2)略。
[一]1、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2、紧跟;攻击;像狗一样;打洞3、D
4、“缀行甚远”“并驱如故”5、
6、(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2)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3)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7.
议论
[二]1.D
2.D
3.(1)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B
5.
(1)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只要符合要求,写任何四个均可)
6.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7.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8.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止有剩骨
止:通“只”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
3、苫蔽成丘
苫蔽: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企图、打算。隧: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假装睡觉。
8、意暇甚
意: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10、止增笑耳
止:通“只”。耳:罢了。
二、译句
1、投以骨。
1、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1、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议一议
1.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陵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2.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5、“屠惧” “投以骨”
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凶残和贪婪。
7、 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阴险多诈的特点
8、 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