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搭船的鸟》课件(共两课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搭船的鸟》课件(共两课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2 08: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4搭船的鸟
学习目标
1. 正确认读“蒲、英”等 11 个生字,规范书写“搭、亲”等 13 个字,准确读写“搭船、母亲”等词语,夯实语文基础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提升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态度,增强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4.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培养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第一课时
趣味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鸟儿,你们能说出几种自己熟悉的鸟的名字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解决。
2.认读生字
蒲(pú)公英 翠(cuì)鸟 悄(qiāo)悄地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yīng



qiāo
多音字,在拟声词“沙啦沙啦”里读第一声,用作句末语气词时读轻声。
表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可以组词:静悄悄。
“父”可以组词:父亲。
形声字,“鹦鹉”是鸟类,所以是“鸟字边”。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4.较难理解的词语
通过图片,解释“搭船”:坐在船上
通过动作演示,解释“静悄悄”:安静
通过图片,解释“引人注目”:颜色鲜艳、独特,容易吸引人的目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出:课文主要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看到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我”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
第二部分(第 2 - 3 自然段):写“我”发现了一只搭船的翠鸟,并介绍了翠鸟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 4 自然段):写翠鸟捕鱼的情景。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搭船的鸟可能是一只什么鸟?
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单独或成对活动。常栖息在水边树枝或岩石上,以鱼为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
翠 鸟
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 3 遍,并组两个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并用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圈一圈。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拟声词
雨下得很大
作者不仅看到了雨,还在用“耳朵”倾听“沙啦沙啦”下个不停的雨声呢。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圈一圈。
船篷

船舱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圈一圈。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蓑衣
感受到雨天行船的艰难,体会到作者用“眼睛”观察得很仔细。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雨天船上的场景,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2 - 3 自然段
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我”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翠鸟的外形的?
作者是从羽毛、翅膀、嘴这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2 - 3 自然段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
色彩艳丽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2 - 3 自然段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
..
..
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
羽毛 翅膀 长嘴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2 - 3 自然段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作者对翠鸟的关注和喜爱。
留心生活
细致观察
发现生活的惊喜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 4 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跳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叼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吃了下去。
换一换
行动敏捷
速度快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 4 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细致观察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5 自然段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如果一个陌生人让你搭车,你会坐吗?
不会。只有熟人,值得信任的人,我们才会搭他们的便车。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5 自然段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你从“翠鸟搭了我们的船”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我从“搭船”这件事中体会到小鸟对人的信任。
从中我感受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看到了人鸟和谐共处的画面。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5 自然段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你从“翠鸟搭了我们的船”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与课题呼应
点明了翠鸟搭船的原因
写出了人鸟相处的和谐画面
体会情感,学习方法
1.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交流讨论。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捕鱼过程的关注和惊叹,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体会情感,学习方法
2.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他的观察有什么特点?
作者不仅观察了翠鸟的外形,还观察了翠鸟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观察得非常细致、全面,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课堂作业
1.读熟课文。
2.选择一种小动物,观察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动作,并写一写。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翠鸟
动作
外形
美丽
敏捷





细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