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选择题专项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选择题专项培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23: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
选择题专项培优训练(附有答案)
1、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硝酸银溶液 C. 生石灰粉末 D.石灰石粉末
2、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纯碱 ⑤生石灰 ⑥食盐
A. ①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⑤
3、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足量蒸馏水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2(CO) 通入氧气 点燃
C MgSO4溶液(CuSO4) 适量NaOH溶液 过滤
D N2(O2) 铜粉 灼热
A. A B. B C. C D. D
4、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实 验 现 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5、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10g 16%的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产生蓝色沉淀0.98g B. 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 所得溶液的Na2SO4质量分数大于9.5% D. 所得的Na2SO4溶液质量与原CuSO4溶液质量相等
6、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以下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已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7、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m1:m2=3:7 B. m1﹣△M1<m2﹣△M2
C. 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 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8、某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正确的是( )
9、在 pH=0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a2+、Fe3+、NO3-、Cl- B. Mg2+、OH-、NO3-、Cl-
C. Al3+、Ag+、NO3-、Cl- D. K+、Na+、SO42-、CO32-
10、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科学量变化趋势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11、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O(CO2) 浓硫酸 洗气
B O2(H2) 灼热 CuO 洗气
C NaCl 溶液(Na2SO4) 适量 BaCl2溶液 过滤
D MgSO4固体(Na2SO4) 水 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12、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 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3、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除杂流程图如下,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流程中共使用玻璃棒两次
B.蒸发操作是为了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水
C.过滤前加入了过量氢氧化钾是为了除去氯化钙杂质
D.Y 若选用了碳酸钠,会导致最终所得氯化钾固体不纯
14、如果试剂只有水一种,常温下,以下几组物质中不能将各个物质分别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BaCO3、Zn(OH)2、Ca(NO3)2 B. Na、Hg、Ag
C.Mg(OH)2、CuSO4、KNO3 D. NaOH、NaCl、NH4NO3
15、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CaCO3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16、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A.KNO3、Na2SO4、Ba(OH)2、MgCl2四种溶液,需另加试剂方可鉴别
B.FeCl3、HCl、KOH、NaCl四种溶液,利用组内物质即可鉴别
C.Na2SO4、NH4NO3、Ba(OH)2、NaCl四种固体,利用水及组内物质都无法鉴别
D.NaCl、NaOH、CaO、CuSO4四种固体,只用适量水即可鉴别
17、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18、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0--50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 60--100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
D. 100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
19、将a%的氢氧化钾溶液b克和b%的硫酸溶液a克混合,下列物质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
A. 氧化铜粉末 B. 盐酸 C. 氢氧化钠固体 D. 氯化钡溶液
20、若将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Ba(OH)2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象的是( )
A. B. C. D.
21、某同学在科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
甲 乙 丙
A 石灰水 稀硫酸 石蕊试液
B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
C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D 稀盐酸 氢氧化钾溶液 酚酞试液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B. 向Fe(OH)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显黄色
C. 在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D.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
23、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24、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像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甲图: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反应
B.乙图: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丙图: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盐酸
D.丁图: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25、(2019·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26、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 克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克
C、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克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克
27、下列物质中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表中列举了除去杂质的试剂甲和乙(均适量),相应操作均已略去,其中不能用两种试剂都除去的是( )
选项 物质 试剂甲 试剂乙
A Cu(Fe) CuSO4溶液 稀硫酸
B KCl(K2CO3) 稀盐酸 CaCl2溶液
C NaOH[Ca(OH)2] Na2CO3 CO2
D Cu(CuO) 稀盐酸 CO
28、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溶液,需要100克8%的KOH溶液,若改用100克8%的NaOH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为(  )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无法确定
2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酸过量),依次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最终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氧化铜、碳酸钠、稀盐酸 B. 硫酸钠、氯化钡、稀硝酸
C. 硝酸银、氯化钠、稀硝酸 D. 氯化镁、氢氧化钠、稀盐酸
30、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B. 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
C. 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D. 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凡是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
2025-2026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
选择题专项培优训练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 C 5. D
6. A 7. B 8. C 9. A 10. B
11. C 12. B 13. D 14. A 15. D
16. C 17. A 18. C 19. B 20. C
21. B 22. A 23. C 24. C 25. B
26. C 27. C 28. A 29. D 30.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