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21: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诗恒久远,一首永流传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文的鉴赏方法,感知本诗的景物美、哲理美和情感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诗中的问句,体会景、理、情的完美融合,进一步提升品读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发展:品悟探寻诗歌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和感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把握诗文的鉴赏方法,感知本诗的景物美、哲理美和情感美;通过分析诗中的问句,体会景、理、情的完美融合,进一步提升品读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品悟探寻诗歌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和感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说唐代诗坛是一条璀璨星河,那么《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一颗孤悬天际却如钻石般闪耀的恒星。它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虽历经岁月长河冲刷,其光芒却愈发皎洁澄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片月色之中,感受为何一首诗能凝住刹那繁华,成为穿越千年风雨的永恒绝响。
播放歌曲《春江花月夜》,时长3分17秒。
二、走近作者
播放视频,时长1分31秒。
三、文题解读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相传为陈后主所创。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关于张若虚的观赏地点,有三种说法,分别是扬州南郊曲江边、瓜洲、扬子江畔。
四、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一)听朗诵,齐读全诗
播放诵读视频,时长3分50秒。
(二)把握内容,感受意境
1.听完了《春江花月夜》的歌曲和诵读后,请你说出你的第一感觉: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所看到的画面里都有什么?
明确:
如梦如幻、唯美浪漫
春、江、花、月、夜,还有人
2.请结合注释理解词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
春江月夜的美景
思考人生哲理
游子思妇的离情
3.本诗的标题有何特点?你能找出第二首类似的吗?
明确:
标题的每一个字都是意象。
不能。只见过有一首小词,每一句由意象组成。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里,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
这是一个美妙和谐的组合,如诗如画的组合。
无“春”则无“花”,无“月”则难见“花”,而“月”离不开“夜”,“江”映照着“花”。春、江、花、夜都在月的照耀下,构成一副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春天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江水流逝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及思念之情,花代表着生机、希望、美丽,月给人以相思与朦胧,夜的宁静又让人沉思怀想。
5.课堂“飞花令”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写尽人间浪漫,古人也留下了很多与这五个意象有关的诗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一场课堂“飞花令”,感受一下古人的雅兴。
(三)把握诗文的鉴赏方法
1.一般来说,诗文鉴赏无非是从哪两个大的方向入手?
明确:
内容与形式
2.内容上,本诗在选材与思想主旨上有什么特别超越之处?
明确:
选材方面,选取了“春、江、花、月、夜”这些常见的意象。请思考:本诗中的“春”大致是春天的哪个阶段?“江”大概是长江上游、中游还是下游?“花”期如何?大约是一个月当中的何时之月?大致经历了怎样的夜晚?
盛春(“春半”)
下游(与海相连)
花正开(“芳甸”)
满月(涨潮了。月圆的时候,在江海相连的地方常常有涨潮现象)
经历了从月亮升起到月轮在楼上徘徊,再到月亮落入江海,最后沉入海雾的持续时间很长的夜晚。
这些景物(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白沙不见等景物的描绘营造了空阔纯净、清幽柔美、朦胧恬静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奇丽景色的赞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2)思想主旨方面,请找出能体现思想和体现情感的诗句。
明确:
9-16句:议论句,明显直接表达思想的诗句。
17-36句:体现情感的诗句。
如果要从9-16句这八句中找一句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有独到、创新见解”的诗句,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
“人生代代无穷已”
古人对月生情,感慨人生的一般表达是这样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大诗人们对人生表现出孤独、伤感;
张若虚表达的是生命无尽。
“不知江月待何人”
江月等待的到底是谁呢?
江月等待的是那个抬头看月亮的人。
江月等待的其实也是人世间的每一个有“情”人:当我们抬头看它的时候,它就有了意义;当我们抬头看它的时候,我们把爱与思念投射到这个无情之物上的时候,就成就了它的永恒。而一代一代的人过去了,无数个在晚上抬头看它的人,会让它变得愈发明亮。
“不知江月待何人”能否改成“不知江月照何人”?
明确:
不能。
江月永恒如斯,而流水逝去不尽。江月仿佛在痴情地等待远行的游子,而长江却在奔腾不息地送别流水。旧的分离尚未团圆,而新的分离却从未间断。一个“待”字,赋予了月人的情态,突出人世间那种孤独而深情的守望与等待,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实现了从自然景色到人生图象的过渡,显然非单纯的“照”可比。
诗人思考了人生哲理后,又生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的离情别绪
在这部分(17-36句)诗句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写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的?
明确:
①拟人手法:“徘徊”“卷不去”“拂还来”等词语运用了,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②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现的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③用典: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④虚实结合:把梦境和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惆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⑤以景结情: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3.形式上,本诗之美,美在何处?
明确:
①线索一脉贯穿。意象线索:月字贯穿;时间线索:从月升、月悬、月斜到月落;情感线索:由月亮勾起的旷远哲思和游子思妇缠绵情思。开篇逐渐吐出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结尾又逐一收回,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②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一共九韵,韵律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平仄交错,韵脚的转换与情感的起伏紧密相连。
(平声韵:平、生、明;仄声韵:甸、霰、见;平声韵:尘、轮、人;仄声韵:已、似、水:平声韵:悠、愁、楼;平声韵:回、台、来;平声韵:闻、君、文;平声韵:花、家、斜;仄声韵:雾、路、树)
小结:
(四)分析诗中的问句,体会景、理、情的完美融合
《春江花月夜》中的问句集景、理、情于一体,请找出诗中的问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看着眼前缓缓升起的明月和连海平的一江春水,作者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于是,他开始发问了:漫漫的时光隧道里,到底是谁最先看到了这轮明月啊?接着,又继续发问,明月啊,你当初最先照着的是什么人啊?月光起初照着的那个人,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来江边赏月的呢?还是来江边劳作呢?或是在江边匆匆赶路的游子?他到底是谁呢?作者浮想联翩,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历史长河;无限的追思,无限的感慨!明月已升到中空,江水依旧浩荡东流,春花依然盛开。最终,作者找到答案了:“不知江月照何人”。是的,千年的时光的确无法给他答案。人世沧桑,生生不息。珍惜当下的美景,珍惜当下的美好。是谁最先看到的月亮已经不重要了!
②“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何处”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情别绪,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五、课堂总结
唐诗恒久远,一首永流传。张若虚笔下的月夜不仅是景物的铺陈,更是宇宙意识与人间深情的交响。它让我们见证:真正的经典,无需以数量争胜,只凭一刻灵感就能照亮千年长夜,一缕月光就可以贯通生命长河。
课后作业
唐朝,是诗的全盛时代。一本《全唐诗》,2200多位诗人,48900多首诗。 除了《春江花月夜》,还有哪首唐诗让你有“恒久远、永流传”的感觉?它和《春江花月夜》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特质 请你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附《春江花月夜》课堂飞花令诗句:
【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2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2.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醉不成欢残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
【花】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6.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赵师秀《约客有约》
10.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
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4.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元·王冕《墨梅》
15.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近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1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五代·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1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0.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2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2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2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唐·杜甫《秋兴八首》
【月】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8.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10.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12.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13.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1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三国魏·曹操《观沧海》)
1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其一)》)
1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2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4.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6.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7.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8.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29.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其一)》)
30.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夜】
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5.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9.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1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6.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
19.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
2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