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上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楼、争、代”等生字,理解“八角楼、夜幕、降临”等词语的含义。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4.学生能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视频,展示井冈山的美丽风光和革命历史遗迹,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 有哪些伟大的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曾经在井冈山的八角楼上居住和工作过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八角楼上》,去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上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同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楼、争、代”等生字的读音,以及“八角楼、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读音。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主要讲述了毛主席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在八角楼上深夜写文章的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检查朗读和重点指导,
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默读思考和概括主要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楼、争、代、临、腊、章、握、视、察、油”,学生认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如“楼”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娄”;“争”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口”□下面是"手"。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空。强调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如“临”的左边最后一笔是竖,右边的“口”要写得舒 展;“察”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下半部分的“示”要写得端正。
4.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错误。
5.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表扬书写规范、美观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示范书写,书空和练习书写等环节,能够让学生掌握生字的正确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展示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收获,如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2.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三遍并组词。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布置作业能够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2.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和朗读课文,能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课文的内容和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八角楼”的位置和样子,明确“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让学生感受当时环境的艰苦。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对八角楼的介绍和对当时艰苦环境的感受。
2.学习第2自然段
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环境 从这些环境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外面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室内却温暖如春,毛主席的脸上洋溢着专注的神情。",并分析这些句子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的艰苦和毛主席工作的认真、忘我,通过对比“寒冬腊月”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室外环境和“温暖如春”的室内环境,以及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却依然专注写文章的情景,让学生感受 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不畏艰难、忘我工作的精神。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环境的艰苦和毛主席工作的认真、专注。
3.学习第3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的文章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毛主席在昏暗的油灯下写的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毛主席的著作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指导意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关注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毛主席的品质和精神,如不畏艰难、忘我工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学习毛主席的哪些精神 我们应该怎样做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毛主席的精神,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加深对毛主席品质和精神的理解。拓展延伸环节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他的著作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 义。
2.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搜集毛主席的其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明确学习重点。布置背诵课文的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搜集毛主席的其他故事,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板书设计
八角楼上
地点:茅坪村八角楼
环境:寒冬腊月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人物:毛主席
动作:穿着披着坐在写文章
精神:不畏艰难忘我工作坚定信念
著作意义:照亮革命胜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