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八角楼上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八角楼上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2 15: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4八角楼上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并书写“楼、争、代”等生字,理解“八角楼、夜幕、降临”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3.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井冈山的美丽风光和革命历史遗迹,思考: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有哪些伟大的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你们知道毛主席曾经在井冈山的八角楼上居住和工作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八角楼上》,去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上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因为房子的顶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叫八角楼。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óu zhēng dài zhāng yóu
八角楼 战争 年代 文章 清油灯
wò níng shì chá lín là
握笔 凝 视 察觉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zhēng
zhāng
níng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óu
楼房
高楼
楼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腊肉
腊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zhēng
斗争
争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chá
视察
考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毛主席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在八角楼上深夜写文章的故事。
学习课文
轻声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段一共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学习课文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些什么?
时间
地点
人物
学习课文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朗读句子。
学习课文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到天黑了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工作。
学习课文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比较句子: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你觉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加“每”说明毛主席天天都在灯下工作,很辛苦。
“每当”看出毛主席每天晚上都坚持工作,写文章。
布置作业
1.课外搜集毛主席在井冈山革命的故事。
2.观看井冈山革命根据的相关视频介绍或听大人讲一讲那时候的故事。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时间 艰苦斗争的年代
地点 井冈山茅坪村的八角楼
人物 毛主席
事件 夜里工作
回顾第1自然段内容。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2. 学习第2自然段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外面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室内却温暖如春,毛主席的脸上洋溢着专注的神情。”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通过对比“寒冬腊月”“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室外环境和“温暖如春”的室内环境,以及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却依然专注写文章的情景,感受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不畏艰难、忘我工作的精神。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毛主席是怎样写文章的?圈出有关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星星之火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927年,毛主席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儿的革命力量与强大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相比,是多么的弱小,就像这油灯的“星星之火”。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3. 学习第3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的文章有什么作用?
阅读“毛主席在昏暗的油灯下写的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句话,理解其含义。
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各两遍。
2.课后练习:
①跟爸爸妈妈讲一讲《八角楼上》这个故事。
②读一读毛主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
每当……就……
寒冬腊月 单 薄
凝视 沉思
夜以继日
条件艰苦
忘我工作
照亮胜利道路
八角楼上
光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