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设计小房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造房子”主题展开,《设计小房子》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动物的家、我们的家以及家里的物品等内容有所了解,知晓了房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物品的材料与用途等知识。本课时旨在引导学生将前期积累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还为后续亲手建造小房子奠定基础,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旺盛,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在之前的学习中能够细致观察动物家园和人类房屋的特征。同时,学生们想象力丰富,这为设计小房子提供了良好的思维基础。在动手能力方面,他们已能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活动。然而,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尚在发展阶段,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难以全面考虑房子的实用性、美观性以及各部分的合理布局。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房子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功能、结构、材料以及美观等多方面因素,理解不同设计元素对房子整体性能的影响。
2.科学思维:通过设计小房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出独特的设计想法;发展逻辑思维,学会有条理地规划房子的各个部分,如合理安排房间布局、门窗位置等。
3.探究实践:让学生经历设计小房子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观察、构思、绘制设计图以及交流改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设计态度,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考虑材料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小房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具有一定功能和美观性的小房子。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绘制设计图,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设计出新颖独特且实用的小房子。在小组合作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沟通、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为小动物设计温馨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索。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小房子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3.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房子,帮助学生拓宽设计思路,直观感受不同设计元素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动物在野外寻找住所的视频,提问:“小动物们没有合适的家,很可怜,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为动物设计房子。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回答问题,提出可以为动物设计小房子。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引发学生对设计小房子的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
二、知识回顾
教师活动:展示之前学习过的人类房子的图片,提问学生房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墙壁、屋顶、门窗等),以及房子的功能(居住、遮风挡雨、保暖等)。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顾知识,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之前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小房子设计做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三、设计启发
教师活动:展示各种风格独特、功能各异的房子图片,包括童话中的城堡、树屋、海边的小木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房子的特点,如形状、颜色、材料以及独特的设计之处。
提问:“这些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图片,小组内热烈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房子及原因,如喜欢城堡是因为它很华丽,喜欢树屋是因为很有趣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多样化的房子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启发学生的设计灵感,让学生明白房子的设计可以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组讨论与设计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发放设计图纸和彩笔。
提出任务:“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为小动物设计一个小房子,要考虑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房子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在设计前,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设计思路和分工。”
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学生活动:小组内成员积极讨论,有的学生提出房子的整体形状,有的学生思考适合的材料,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想法。确定分工后,开始绘制设计图,用彩笔标注出房子的各个部分和所使用的材料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完善设计方案,同时明确分工,提高设计效率。在绘制设计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想法转化为实际图纸的能力。
五、设计展示与交流
教师活动:邀请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设计图,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设计思路和特点,如房子是为哪种小动物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使用了哪些材料等。
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鼓励。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设计图,详细介绍设计方案。其他小组同学提问,如“这个房子的门这么小,小动物进出方便吗?”“如果用这种材料,会不会不牢固?”展示小组进行解答或记录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从其他小组的设计中获取灵感,发现自己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教师的点评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六、总结与拓展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设计小房子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回家后,大家可以根据今天的设计,用废旧材料尝试制作一个小房子模型,下节课我们一起展示。”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总结,记录课后拓展任务。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记忆。课后拓展任务能够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延伸到课外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废旧材料。
【板书设计】
设计小房子
一、房子结构:墙壁、屋顶、门窗
二、设计要点:
1.实用(满足动物习性、需求)
2.美观(形状、颜色、装饰)
3.材料选择
三、小组合作
讨论——分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