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说课稿
说课流程: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说课标与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
这篇课文原来是人教版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书(新疆专用)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讲读课文,
现在是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新教材注意到了七年级上册的特殊地位:一是与小学的衔接,二是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的。
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情和家庭生活。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
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
表达一个大主题--互敬互爱、
珍爱亲情、
珍惜生命。
所以,
教学这篇《散步》,
要在学生小学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
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注重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活泼好动,
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的初一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反而由于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亲情。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
我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
准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揣摩词句含义,
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
理解,
品味一篇美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
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
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
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分别为:
重点:
①感受文章浓浓亲情,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②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
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难点:
③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教学关键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突破方法:
通过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媒体创设情境,
唤起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回忆,
通过教师配乐朗读、
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诵读等环节,
使教师、
学生、
文本三位一体,
使整个课堂氤氲在浓浓的亲情及和美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之中。
这样,
学生就能沉浸于文本,
培养了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通过组织“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这样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文活动,
让学生深入文本,
通过对文字作细致揣摩,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方式,
对文字进行深刻体味,
品味其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情感。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的能力。
为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2.
诵读教学法:
贯穿朗读教学指导,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
欣赏语言美。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增强直观性,
体现人文性。
语文活动式教学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泼好动的特点,
设计语文活动“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学法指导:
圈点勾画。
让学生勤动笔墨,
养成良好习惯。
朗读感悟。
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
从中体会思想感情。
在学习时,
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渲染亲情
朗读课文,
感悟亲情
精读课文,
探究美点
拓展阅读,
升华亲情
真诚行动,
抒发亲情
总结全文,
表达祝福。
(一)情景导入,
渲染亲情(约三分钟)
播放歌曲
《让爱驻我家》,
通过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的旋律和诗化的歌词,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学生对
“家”进行认真审视,
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
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
畅谈对“家”
的理解。
朗读课文,
感悟亲情(约八分钟)
听读课文,
初步感受亲情。
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
整体感知文本,
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散步过程,
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
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
准确、
流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有感情地朗读。(“听”
和“读”
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
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理解文本、
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检查阅读效果:
(屏幕显示)
A、
散步的人有哪些B、
散步的季节呢
C、
散步的地点
D、
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
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
学习起步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
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
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三)
精读课文,
探究美点(约二十分钟)
1.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
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采用“我最喜欢的是,
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它美在---”
的句式,
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课堂活动设计:
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多媒体展示: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
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
你将献给谁
请你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说说你献花的理由。
学生阅读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
交流反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点评。
(四)拓展阅读,
升华亲情(约八分钟)
多媒体展示作者写作本文的契机之一,
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阅读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作铺垫。
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
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
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的“孝”
大加赞赏,
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
是“文化的精髓”,
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
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
举”,
这个,
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他还同我一起去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
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
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
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朗读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
让学生观看体会中年人的爱心力量。
真诚行动,
抒发亲情(约二分钟)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
家庭生活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
家人做一件事:
捶捶背、
揉揉肩、
洗洗脚……帮助父母做点家务,
陪父母散散步……
打个电话告诉家人,
你很爱他们。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是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与未知的中介,
学习过程中,
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
课内外结合,
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六)总结全文,
表达祝福(约二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
家,
是一个幸福的摇篮
( http: / / www.21cnjy.com ),
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
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老师把下面这副对联送给大家,
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
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上联:
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
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
相亲相爱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
形象、
直观,
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
突出教学重难点,
因此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为:
散步
莫怀戚
走大路
母亲
散步
分歧
我、妻子
承上启下(责任重大、使命感)
走小路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