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影响。
难点: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基础掌握】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
(1)含义:一切土地属于
。国王把土地
,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
,同时要向国王交纳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作,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奴役。那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如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
”。
(2)实质:
的土地国有制
(3)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
的使用和推广,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开垦为“
”
,私田大量增加。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
关系进一步发生变化。
③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
④由于战争频繁,在井田上的
不断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4)瓦解过程: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分类: 按土地占有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即封建
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封建土地
制、
土地私有制。
(2)形成背景(原因):井田制遭到破坏
(3)确立:①春秋:鲁国“初税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
,都要按亩收税。这
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②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
,以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弊端:土地兼并严重
①原因:在
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②危害:⑴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
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⑵导致政府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
内部矛盾。⑶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
加强。
③抑制土地兼并:
a.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措施:
①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
: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②明朝实行“
”,即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
的多寡收取赋税。
c.作用: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
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活动
2.原因: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②商周时期,国家采取
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
的问题。③工商业不能提供直接的生活需要。
3.
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
的征派和
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
统治
4.推行
⑴首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措施:①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
②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③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
▲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⑵发展——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汉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
⑶固守——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内容:①明太祖和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治国理财思想;
②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
5.评价(影响)
(1)在封建社会的早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促进
的发展,巩固新兴的
的政权,稳定社会统治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2)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坏了正常的工商业经营,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
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1)原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
日益猖獗。
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内容: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
,对外贸易只能在
主持下进行。
2.清朝的“闭关锁国”
(1)含义:清政府实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
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
斗争;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④思想原因: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3)内容: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
;将沿海居民
数十里,不许人民
下海。
(4)危害:
①妨碍
的开拓,抑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阻碍了
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
,逐渐落后于
。
②它是一种消极防御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的殖民侵略有一定的民族
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挡西方的殖民侵略。
【课内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
?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事不禁,则技巧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戮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富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清·雍正帝语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3)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它们?
【选择训练】
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3.《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4.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5.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6.某生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8.“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9.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依靠的港口应该是(
)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10、中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A.地主势力强大,专制王权也无法控制
B.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
C.专制王朝禁止农民私自开垦荒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
D.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第4课
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
1、(1)井田制。
(2)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
(3)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2、(1)主张:重农抑商。
原因:①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②商业的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③工商业不能提供直接的生活需要。
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认为工商皆本,反对抑商。背景: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士大夫商人的社会化思潮;③封建制度的衰落。
(3)同:重农;异:是否抑商。
评价: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商鞅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可以保障农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黄宗羲“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对于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近两千年“重农抑商”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无异于是对传统的反叛和挑战。它冲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于打破人们思想的桎梏,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封建社会的萌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选择训练】
1------5
A
B
B
B
D
6----10
C
D
D
D
D
明朝的“鱼鳞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