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阶段重点练三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性质(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三节 阶段重点练三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性质(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17:17:16

文档简介

阶段重点练三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性质
题组一 共价键类型的判断
1.(2024·惠州模拟)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B.H2分子中的σ键是s-s σ键,HClO分子中的σ键都是p-p σ键
C.C2H4分子和N2H4分子中都含有5个σ键
D.σ键以“头碰头”方式重叠,π键以“肩并肩”方式重叠
2.下列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类型完全相同(从σ键、π键的形成方式角度分析)的是(  )
A.CH4和NH3 B.C2H6和C2H4
C.H2和Cl2 D.Cl2和N2
3.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
B.PCl3分子中的P—Cl属于极性共价键
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相等
D.PCl3分子中磷原子采取sp2杂化
4.丁烯二酸(HOOCCHCHCOOH)分子中含有(  )
A.4个σ键、1个π键 B.11个σ键、3个π键
C.4个σ键、3个π键 D.9个σ键、5个π键
题组二 分子空间结构的判断
5.(2024·郑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四个原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可能为正四面体形
B.分子式为AB2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一定为V形
C.在S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是正四面体形结构
D.C中心碳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0,故其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与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是(  )
A.SiCl4  B.S C.SOCl2  D.SeO2
7.(2024·杭州高二检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CS2 是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
B.Cl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N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D.S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sp2
题组三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
8.(2024·阜阳高二检测)已知某XY2分子属于V形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原子一定是sp2杂化
B.X原子一定为sp3杂化
C.X原子上一定存在孤电子对
D.VSEPR模型一定是平面三角形
9.形成下列分子时,中心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成键的是(  )
A.PCl5 B.CF4
C.NH3 D.H2O
10.(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列微粒的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
A.C B.C
C. D.N
11.已知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三聚氰胺是氰胺(H2N—C≡N)的三聚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氰胺中—C≡N中的氮原子、三聚氰胺环状结构中的氮原子和氨基中的氮原子,这三种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    、    、    。
(3)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有    个σ键。
(4)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分子相互之间通过氢键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三聚氰酸分子中C原子采取    杂化。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中,每个碳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    (填字母)。
A.2个σ键 B.2个 π键 C.1个σ键、1个π键
题组四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2.(2024·东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F3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出NF3也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CH2Cl2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H2O2是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上一定不含孤电子对
B.平面三角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C.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则ABn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二氯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均为109°28'
14.(2024·长沙高二检测)已知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则下列关于O3和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3分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B.O3是极性分子,而O2是非极性分子
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
D.O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题组五 键的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5.数据是科学推理中的重要证据,由下表中的数据,所得推论正确的是(  )
羧酸 pKa=-lg Ka
丙酸(C2H5COOH) 4.88
乙酸(CH3COOH) 4.76
甲酸(HCOOH) 3.75
氯乙酸(CH2ClCOOH) 2.86
二氯乙酸(CHCl2COOH) 1.29
三氯乙酸(CCl3COOH) 0.65
三氟乙酸(CF3COOH) 0.23
A.相同浓度下,乙酸的酸性一定强于氯乙酸
B.烷基是吸电子基团,烷基越长,吸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C.卤素原子是推电子基团,卤素原子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小,导致二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一氯乙酸
D.氟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氯原子,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使三氟乙酸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大,导致三氟乙酸容易电离出氢离子
16.、、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弱的是         。
题组六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7.(2024·佛山高二检测)下列实验事实中,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水结冰体积变大
B.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
C.乙醇与水互溶
D.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18.下列物质的性质可用氢键来解释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CH3COOH、H—O—H、C2H5—OH中—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D.C2H5OH的沸点比CH3—O—CH3的沸点高
19.(2024·北京西城区高二检测)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密度:H2O(l)>H2O(s)
B.沸点:H2O>H2S
C.稳定性:HF>H2O
D.溶解性(水中):NH3>CH4
题组七 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
20.下列有关物质沸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H2O>H2S ②H2O>HF ③H2S>H2Se
④CO>N2 ⑤CH4>C2H6 ⑥正戊烷>新戊烷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21.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H2O中的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     >      >     。
(2)的沸点高于,其原因是             。
(3)N、P、As都属于第ⅤA族元素,形成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    。(填分子式)
阶段重点练三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性质
1.B σ键为轴对称,π键为镜面对称,则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A正确;H只有1s轨道上的电子,O的2p轨道上的电子与H的1s轨道上的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s-p σ键,B错误;乙烯分子中氢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为σ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双键,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N2H4分子中只有5个共价单键,即含有5个σ键,C正确。
2.A CH4和NH3分子中全部是s-p σ键,A正确;C2H6分子中只存在σ键,而C2H4分子中存在σ键和π键,B错误;H2为s-s σ键,Cl2为p-p σ键,C错误;N2中存在σ键和π键,Cl2中只存在σ键,D错误。
3.D PCl3分子中三个P—Cl完全相同,所以其键长、键能、键角都相等,A、C正确;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则分子中P—Cl是极性共价键,B正确;PCl3分子中中心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为sp3杂化,D错误。
4.B 丁烯二酸分子中含有1个CC、2个CO、2个C—H、2个C—O、2个C—C、2个O—H,其中每个CC、CO中均含有1个σ键、1个π键,其他都为σ键,则该分子中含有11个σ键、3个π键。
5.D P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A错误;BeCl2中铍原子成键电子对数是2,无孤电子对,是sp杂化,分子是直线形,B错误;在S中硫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0,与其相连的原子数为4,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可推知硫原子为sp3杂化,S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C错误;C中心碳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4+2-3×2)=0,该离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D正确。
6.A 分子中无孤电子对时VSEPR模型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A正确;S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B错误;SOCl2的价层电子对数=1+2+×(6-2-1×2)=4,含有1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C错误;SeO2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空间结构是V形,D错误。
7.C CS2为直线形分子,A错误;Cl中心Cl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1=4,含一个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错误;N中心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2=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C正确;S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1=4,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D错误。
8.C 若X原子无孤电子对,则它一定是直线形分子,若X有1个孤电子对或2个孤电子对,则XY2一定为V形分子,此种情况下X的原子轨道可能为sp2杂化,也可能是sp3杂化,A、B项错误,C项正确;若X有2个孤电子对,则该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D项错误。
9.B 选项中的4种分子除PCl5外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NH3和H2O中的H原子以1s轨道与N或O的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CF4分子中的F原子以2p轨道与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10.B C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C原子采用sp3杂化,A不符合题意;C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3,C原子采用sp2杂化,B符合题意;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N原子采用sp杂化,C不符合题意;N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N原子采用sp3杂化,D不符合题意。
11.(1)1s22s22p2 (2)sp sp2 sp3 (3)15 (4)sp2 C
解析:(2)氰胺中—C≡N中的N原子、三聚氰胺环上的N原子、—NH2中的N原子分别形成1、2、3个σ键且均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3)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共有15个σ键。(4)由于该分子中C与O形成双键,则应采取sp2杂化方式成键,采取sp2杂化的C原子与氧原子间有1个σ键、1个π键。
12.D BF3中含有极性键,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对称,分子的正、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NF3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正、负电中心不重合,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A错误; CH2Cl2中C—H、C—Cl之间均为极性键,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非正四面体形),属于极性分子,B错误;H2S为极性分子;而CS2的结构式是SCS,仅含极性键,分子空间结构为直线形,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C错误;H2O2中O—O是非极性键,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D正确。
13.C 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上可能含有孤电子对,如CCl4是非极性分子,氯原子上含有孤电子对,A错误;对称的平面三角形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BF3,不对称的平面三角形分子如HCHO是极性分子,B错误;CH4的中心原子C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CH4是非极性分子,NH3的中心原子N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但NH3是极性分子,C正确;二氯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因为C—H和C—Cl的键长不一样,键角发生改变,键角不是109°28',D错误。
14.D 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A正确;O3正、负电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O2正、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B正确;O3为极性分子,O2为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C正确;CCl4为非极性分子,O3为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O3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D错误。
15.D 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0-4.76,Ka(CH2ClCOOH)=10-2.86,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则相同浓度下,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A错误;烷基为推电子基团,碳原子数越多,推电子能力越强,则酸性越弱,B错误;卤素原子为吸电子基团,卤素元素电负性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故酸性:二氯乙酸>氯乙酸,C错误;F的电负性大于Cl,则F—C极性大于Cl—C的极性,F元素吸引电子能力较大导致F3C—C极性大于Cl3C—C的极性,则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三氟乙酸的酸性较强,D正确。
16.
解析:已知—CH3为推电子基团,—Cl是吸电子基团,则导致N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顺序为,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其中碱性最弱的为。
17.B 由于H—O的键长比H—S的键长短、键能大,所以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B符合题意。
18.D A不符合题意,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H—X键能依次减小;B不符合题意,F2、Cl2、Br2、I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所以其熔、沸点依次升高;C不符合题意,CH3COOH、H—O—H、C2H5—OH中—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与O—H的极性减弱有关;D符合题意,CH3—O—CH3与C2H5OH属于同分异构体,C2H5OH分子间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
19.C 原子半径:F<O,键长:H—F<H—O,键能:H—F>H—O,所以稳定性:HF>H2O,与氢键无关,C符合题意。
20.B H2S和H2Se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H2Se>H2S,③错误;乙烷(C2H6)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2H6>CH4,⑤错误;其余4项均正确。
21.(1)O—H 氢键 范德华力
(2)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3)NH3 AsH3 PH3
解析:(1)O—H属于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均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但氢键比范德华力强。(2)和分子间都存在范德华力,但前者存在分子间氢键,后者主要存在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故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的沸点。(3)N、P、As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PH3、AsH3,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H3,则As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强于P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故AsH3的沸点高于PH3的沸点。
3 / 4(共39张PPT)
阶段重点练三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性质
题组一 共价键类型的判断
1. (2024·惠州模拟)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B. H2分子中的σ键是s-s σ键,HClO分子中的σ键都是p-p σ键
C. C2H4分子和N2H4分子中都含有5个σ键
D. σ键以“头碰头”方式重叠,π键以“肩并肩”方式重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σ键为轴对称,π键为镜面对称,则σ键可以绕键轴旋
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A正确;H只有1s轨道上的电子,O的2p
轨道上的电子与H的1s轨道上的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s-p
σ键,B错误;乙烯分子中氢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为σ
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双键,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
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N2H4分子中只有5个共价单键,即
含有5个σ键,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下列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类型完全相同(从σ键、π键的形成方式角
度分析)的是(  )
A. CH4和NH3 B. C2H6和C2H4
C. H2和Cl2 D. Cl2和N2
解析: CH4和NH3分子中全部是s-p σ键,A正确;C2H6分子
中只存在σ键,而C2H4分子中存在σ键和π键,B错误;H2为s-s σ
键,Cl2为p-p σ键,C错误;N2中存在σ键和π键,Cl2中只存在σ
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 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
B. PCl3分子中的P—Cl属于极性共价键
C. 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相等
D. PCl3分子中磷原子采取sp2杂化
解析: PCl3分子中三个P—Cl完全相同,所以其键长、键能、
键角都相等,A、C正确;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
键,则分子中P—Cl是极性共价键,B正确;PCl3分子中中心磷原子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4,为sp3杂化,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 丁烯二酸(HOOCCH CHCOOH)分子中含有(  )
A. 4个σ键、1个π键
B. 11个σ键、3个π键
C. 4个σ键、3个π键
D. 9个σ键、5个π键
解析: 丁烯二酸分子中含有1个C C、2个C O、2个C—
H、2个C—O、2个C—C、2个O—H,其中每个C C、C O
中均含有1个σ键、1个π键,其他都为σ键,则该分子中含有11个σ
键、3个π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组二 分子空间结构的判断
5. (2024·郑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四个原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可能为正四面体形
B. 分子式为AB2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一定为V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P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A错误;BeCl2中铍原
子成键电子对数是2,无孤电子对,是sp杂化,分子是直线形,B
错误;在S 中硫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0,与其相连的原子数为
4,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可推知硫原子为sp3杂化,S 的空间结构
是正四面体形,C错误;C 中心碳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
电子对数为 ×(4+2-3×2)=0,该离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6. 下列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与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是
(  )
A. SiCl4
C. SOCl2 D. Se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分子中无孤电子对时VSEPR模型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相
同,A正确;S 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空间结构是三
角锥形,B错误;SOCl2的价层电子对数=1+2+ ×(6-2-
1×2)=4,含有1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空
间结构是三角锥形,C错误;SeO2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
子空间结构是V形,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7. (2024·杭州高二检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CS2 是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CS2为直线形分子,A错误;Cl 中心Cl原子的价层
电子对数为3+ =3+1=4,含一个孤电子对,空间结
构为三角锥形,B错误;N 中心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
=2+2=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C正确;S 中
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3+1=4,中心原子采
用sp3杂化,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组三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
8. (2024·阜阳高二检测)已知某XY2分子属于V形分子,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X原子一定是sp2杂化
B. X原子一定为sp3杂化
C. X原子上一定存在孤电子对
D. VSEPR模型一定是平面三角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若X原子无孤电子对,则它一定是直线形分子,若X有1
个孤电子对或2个孤电子对,则XY2一定为V形分子,此种情况下X
的原子轨道可能为sp2杂化,也可能是sp3杂化,A、B项错误,C项
正确;若X有2个孤电子对,则该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9. 形成下列分子时,中心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成
键的是(  )
A. PCl5 B. CF4
C. NH3 D. H2O
解析: 选项中的4种分子除PCl5外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NH3和H2O中的H原子以1s轨道与N或O的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CF4
分子中的F原子以2p轨道与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0. (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列微粒的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C 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4,C原子
采用sp3杂化,A不符合题意;C 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 = 3,C原子采用sp2杂化,B符合题意; 中N原子的价
层电子对数为2+ =2,N原子采用sp杂化,C不符合题
意;N 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 =4,N原子采用sp3
杂化,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 已知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三聚氰胺是氰胺(H2N—
C≡N)的三聚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氰胺中—C≡N中的氮原子、三聚氰胺环状结构中的氮原子和
氨基中的氮原子,这三种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
是 、 、 。
1s22s22p2 
sp 
sp2 
sp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氰胺中—C≡N中的N原子、三聚氰胺环上的N原子、—NH2中的N原子分别形成1、2、3个σ键且均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 )分子相互之间通过氢键结
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三聚氰酸分子中C原子采取
杂化。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中,每个碳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是 (填字母)。
A. 2个σ键 B. 2个 π键 C. 1个σ键、1个π键
(3)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有 个σ键。
15 
sp2 
C 
解析:由于该分子中C与O形成双键,则应采取sp2杂化方式成键,采取sp2杂化的C原子与氧原子间有1个σ键、1个π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组四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2. (2024·东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F3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出NF3也为含极性键的非极
性分子
B. CH2Cl2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H2O2是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BF3中含有极性键,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对称,
分子的正、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NF3分子为三角锥
形结构,正、负电中心不重合,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A错
误; CH2Cl2中C—H、C—Cl之间均为极性键,空间结构为四
面体形(非正四面体形),属于极性分子,B错误;H2S为极
性分子;而CS2的结构式是S C S,仅含极性键,分
子空间结构为直线形,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C错误;
H2O2中O—O是非极性键,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中心不
重合,是极性分子,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上一定不含孤电子对
B. 平面三角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C. AB n 型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则AB n 分子不一定
是非极性分子
D. 二氯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均为109°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上可能含有孤电子对,如CCl4是
非极性分子,氯原子上含有孤电子对,A错误;对称的平面三角
形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BF3,不对称的平面三角形分子如HCHO
是极性分子,B错误;CH4的中心原子C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
CH4是非极性分子,NH3的中心原子N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但
NH3是极性分子,C正确;二氯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
化,因为C—H和C—Cl的键长不一样,键角发生改变,键角不是
109°28',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4. (2024·长沙高二检测)已知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中
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则下列关于O3和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O3分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B. O3是极性分子,而O2是非极性分子
C. 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
D. O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A正确;O3正、负电中
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O2正、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
B正确;O3为极性分子,O2为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
据相似相溶原理,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C正确;CCl4为非
极性分子,O3为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
理,O3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组五 键的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5. 数据是科学推理中的重要证据,由下表中的数据,所得推论正确
的是(  )
羧酸 p Ka=-lg Ka
丙酸(C2H5COOH) 4.88
乙酸(CH3COOH) 4.76
甲酸(HCOOH) 3.75
氯乙酸(CH2ClCOOH) 2.86
二氯乙酸(CHCl2COOH) 1.29
三氯乙酸(CCl3COOH) 0.65
三氟乙酸(CF3COOH) 0.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相同浓度下,乙酸的酸性一定强于氯乙酸
B. 烷基是吸电子基团,烷基越长,吸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
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C. 卤素原子是推电子基团,卤素原子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小,
导致二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一氯乙酸
D. 氟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氯原子,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
使三氟乙酸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大,导致三氟乙酸容易电离出氢
离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离平衡常数 Ka(CH3COOH)=
10-4.76, Ka(CH2ClCOOH)=10-2.86,电离平衡常数越大,
电离程度越大,则相同浓度下,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A错
误;烷基为推电子基团,碳原子数越多,推电子能力越强,则
酸性越弱,B错误;卤素原子为吸电子基团,卤素元素电负性
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故酸性:二氯乙酸>氯乙酸,C错
误;F的电负性大于Cl,则F—C极性大于Cl—C的极性,F元素
吸引电子能力较大导致F3C—C极性大于Cl3C—C的极性,则三
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
三氟乙酸的酸性较强,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6. 、 、 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
其中碱性最弱的是 。
解析:已知—CH3为推电子基团,—Cl是吸电子基团,则导致N原
子电子云密度大小顺序为 ,结合题干信
息可知,其中碱性最弱的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组六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7. (2024·佛山高二检测)下列实验事实中,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水结冰体积变大
B. 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
C. 乙醇与水互溶
D.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解析: 由于H—O的键长比H—S的键长短、键能大,所以H2O
的热稳定性比H2S强,B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8. 下列物质的性质可用氢键来解释的是(  )
A.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 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 CH3COOH、H—O—H、C2H5—OH中—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
减弱
D. C2H5OH的沸点比CH3—O—CH3的沸点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A不符合题意,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
弱是因为H—X键能依次减小;B不符合题意,F2、Cl2、Br2、I2的
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所以其熔、沸点依
次升高;C不符合题意,CH3COOH、H—O—H、C2H5—OH中—
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与O—H的极性减弱有关;D符
合题意,CH3—O—CH3与C2H5OH属于同分异构体,C2H5OH分子
间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9. (2024·北京西城区高二检测)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A. 密度:H2O(l)>H2O(s)
B. 沸点:H2O>H2S
C. 稳定性:HF>H2O
D. 溶解性(水中):NH3>CH4
解析: 原子半径:F<O,键长:H—F<H—O,键能:H—F
>H—O,所以稳定性:HF>H2O,与氢键无关,C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组七 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
20. 下列有关物质沸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H2O>H2S ②H2O>HF ③H2S>H2Se
④CO>N2 ⑤CH4>C2H6 ⑥正戊烷>新戊烷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解析: H2S和H2Se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
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H2Se>H2S,③错误;乙烷
(C2H6)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2H6>CH4,⑤错
误;其余4项均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H2O中的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由强到弱的顺序
依次为 > > 。
解析:O—H属于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均属于分子
间作用力,但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O—H 
氢键 
范德华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的沸点高于 ,其原因


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解析: 和 分子间都存
在范德华力,但前者存在分子间氢键,后者主要存在分子内
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故前者的沸点高于
后者的沸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N、P、As都属于第ⅤA族元素,形成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高
到低的顺序为 > > 。(填分子式)
解析:N、P、As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PH3、AsH3,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H3,则As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强于P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故AsH3的沸点高于PH3的沸点。
NH3 
AsH3 
P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