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2024)
第十三章 三角形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导学课件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导学课件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16:59:59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3.3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13.3.1 三角形的内角
知识点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
180°
知识点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_____”
表示,直角三角形ABC可以写成________.
知识点3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互余
Rt△ABC
直角
Rt△
考点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典例1 某数学兴趣小组在证明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的过程中,小张给出如下思路.请你将小张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
∵AB∥CD,
∴∠ACD=∠__,∠B+∠____=180°,
∵∠BCD=∠____+∠____,
∴∠A+∠B+∠ACB=180°.
A
BCD
BCA
ACD
思路导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完成填空.
变式1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3∶5,则最小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60°
变式2 如图,已知在△ABC中,AD平分∠BAC,AE⊥BC,垂足为E,
∠B=38°,∠C=70°,则∠DAE的度数为_____.
16°
考点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典例2 [2024·兴宁市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
CD是高.若∠B=58°,则∠ACD的度数是_____.
58°
思路导析 根据垂直求出∠ADC=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90°,∠A+∠ACD=90°,求出∠ACD=∠B,再求出答案即可.
变式1 在Rt△ABC中,∠C=90°,∠B-∠A=10°,则∠A的度数为( )
A.50° B.40°
C.35° D.30°
变式2 [2024·合肥期中]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分别交CD,AC于点F,E.
(1)若∠CEF=50°,求∠A的度数;
(2)∠CFE与∠CE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变式2 [2024·合肥期中]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分别交CD,AC于点F,E.
(1)若∠CEF=50°,求∠A的度数;
(2)∠CFE与∠CE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解:(1)∵∠ACB=90°,∠CEF=50°,
∴∠CBE=40°,
∵BE平分∠ABC,
∴∠ABC=80°,
∴∠A=90°-∠ABC=10°;
(2)相等,∵∠ACB=90°,
∴∠CBE+∠CEB=90°,
∵CD⊥AB,
∴∠ABE+∠BFD=90°,
又∵BE平分∠ABC,
∴∠CBE=∠ABE,
∴∠CEB=∠BFD,
∵∠BFD=∠CFE,
∴∠CEB=∠CFE,
即∠CFE=∠CEF.
考点3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典例3 △ABC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1∶2,那么△ABC是___
_______三角形.
思路导析 根据比例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k,k,2k,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出方程求出k,再求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即可得解.
等
腰直角
变式1 [2024·沙依巴克区期中]有下列条件:①∠A+∠B=∠C
②∠A∶∠B∶∠C=1∶2∶3 ③∠A=90°-∠B ④∠A=∠B
=∠C.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__个.
4
变式2 如图,在△ABC中,∠A=30°,∠B=62°,CE平分∠ACB.
(1)求∠ACE的度数;
(2)若CD⊥AB于点D,∠CDF=74°,
证明:△CFD是直角三角形.
(2)证明:∵CD⊥AB,
∴∠CDB=90°,
∴∠BCD=90°-∠B=28°,
∴∠FCD=∠ECB-∠BCD=16°.
∵∠CDF=74°,
∴∠CFD=180°-∠FCD-∠CDF=90°,
∴△CFD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直线a∥b,在Rt△ABC中,点C在直线a上,若∠1=58°,∠2=24°,则∠B的度数为( )
A.56° B.64°
C.66° D.54°
3.[2024·普兰店区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位置放置,则∠COD的度数是( )
A.105° B.120°
C.135° D.150°
4.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平分∠ADC,∠B=55°,
∠C=35°,则∠ADE=( )
A.50° B.55°
C.60° D.62.5°
6.[2024·长宁区期末]如图,在△ABC中,已知BD是∠ABC的平
分线,点D是△ABC内一点,且AD⊥BD,∠DAC=20°,∠C=38°,
那么∠BAD=____°.
58
7.[2024·祁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
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
60°,则∠EAD+∠ACD=____°.
75(共21张PPT)
13.2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3.2.1 三角形的边
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两边的和_____第三边.
2.三角形两边的差_____第三边.
大于
小于
知识点2 三角形的稳定性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不会
改变,这就是三角形的_______.稳定性是三角形特有的,在生
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很多需要保持稳定性的物体都
被制成三角形的形状,比如起重机、钢架桥等.为保证图形的
稳定性,常在图形中构造三角形.
稳定性
考点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典例1 [2024·长寿区期末]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是3和8,第三条边的长度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长度不可能是( )
A.6 B.8
C.10 D.12
思路导析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设第三边长度是x,得到5
变式1 [2024·花都区期末]用9根同样长的木棒摆成一个三角形,最长的边最多可以由________根木棒组成.( )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变式2 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1)化简:|a-b-c|+3|a+c-b|;
(2)a,b满足|a-7|+(b-2)2=0,且三角形的周长是16,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考点2 三角形的稳定性
典例2 [2024·莱西市期末]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思路导析 直接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即可.
变式 [2024·通榆县期末]如图,双人漫步机是一种有氧运动
器材,它的三角形支架设计应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___.
三角形具有稳定
性
1.[2024·汕尾期末]下列三组长度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1,5,6 B.5,6,12
C.5,4,8 D.1,4,5
2.[2024·湛江期末]下列实例中没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3.[2024·西宁]若长度分别为3,6,a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
三角形,则整数a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答案不唯一)
4.[2024·花垣县期中]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5,a,化简|a-2|-|a-1|+|a-8|.
解:∵△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5,a,
∴5-3
解得2
故|a-2|-|a-1|+|a-8|
=a-2-(a-1)+8-a
=7-a.
5.[2023·平果市期中]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1)若a,b,c满足(a-b)2+(b-c)2=0,试判断△ABC的形状;
(2)若a=5,b=2,且c为整数,求△ABC的周长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解:(1)∵(a-b)2+(b-c)2=0,
∴a-b=0,b-c=0,
∴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2)∵a=5,b=2,且c为整数,
∴5-2<c<5+2,即3<c<7,
∴c=4,5,6,
∴当c=4时,△ABC周长的最小值为5+2+4=11;
当c=6时,△ABC周长的最大值为5+2+6=13.
6.[2023·南关区期末]某工艺店打算制作一批有两边长分别是7分米、3分米,第三边长为奇数(单位:分米)的不同规格的三角形木框.
(1)要制作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木框共有________种;
(2)若每种规格的三角形木框只制作一个,制作这种木框的木条的售价为8元/分米,问至少需要多少钱购买材料?(忽略接头)
解:(1)3;
(2)制作这种木框的木条的长为3+5+7+3+7+7+3+7+9=51(分米),
∴51×8=408(元).
答:至少需要408元购买材料.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
(1)求它的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
(2)求它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
(3)若周长为偶数,求三角形的第三边长.
解:(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5-3<a<5+3,
即2<a<8;
(2)∵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为2<a<8,
∴它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2+3+5<L<5+3+8,
即10<L<16;
(3)∵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为2<a<8,
周长为偶数,
∴第三边的长为4或6.(共18张PPT)
13.3.2 三角形的外角
知识点1 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_______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
【注意】
在三角形的每个顶点处都有两个外角,这两个外角是对顶角.
延长线
知识点2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___.
【注意】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和
考点1 角形的外角的概念
典例1 如图,下列关于外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BA是△ABC的外角
B.∠FBG是△ABC的外角
C.∠DCE是△ABC的外角
D.∠GBA是△ABC的外角
思路导析 三角形的外角是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果.
变式 顺次延长△ABC的三条边AB,BC,CA,所得的三个外角中,钝角最少有( )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
考点2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典例2 [2024·东城区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图中∠CAF的大小等于( )
A.50° B.60°
C.75° D.85°
思路导析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AF的度数.
变式 如图,∠1=140°,∠2=120°,则∠3的度数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1.如图,∠BCD是△ABC的一个外角,E是边AB上一点,连接CE,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BCD>∠A
B.∠BCD>∠1
C.∠2>∠3
D.∠BCD=∠A+∠B
2.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B=35°,∠E=28°,则∠ACD的度数为( )
A.100° B.110°
C.126° D.130°
3.如图,AB∥DE,∠ABC=80°,∠CDE=140°,则∠BCD的度数为( )
A.30° B.40°
C.60° D.80°
4.如图,在△ABC中,∠ABC=40°,∠ACD=76°,BE平分∠ABC,CE平分△ABC的外角∠ACD,则∠E=( )
A.40° B.36°
C.20° D.18°
5.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叠放,那么∠1等于______.
105°
6.如图,在△ABC中,延长AB至点D,延长BC至点E,如果∠1+
∠2=230°,则∠A=_____.
50°
7.[2024·辛集市期末]如图,D是△ABC的边AC上一点,连接BD,
CM平分∠ACB交BD于点H,交AB于点M.△ABC的外角∠ACE的平分线
CF所在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当∠CBD=∠A时,有下列四个
结论:
①∠CHD与∠G互余
②∠CBD=∠BCG
③∠MHD-∠G=90°
④∠MHD=90°+∠A.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①③
8.[2023·裕安区期末]如图所示,∠ACD是△ABC的外角,∠A=40°,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
(1)求∠E的度数;
(2)请猜想∠A与∠E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
解:(1)∵BE平分∠ABC,CE平分∠ACD,
∴∠ABC=2∠CBE,∠ACD=2∠D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DCE=∠E+∠CBE,
∴∠A+∠ABC=2(∠E+∠CBE),
∴∠A=2∠E,
∵∠A=40°,
∴∠E=20°;
(2)∠A=2∠E.
理由如下:∵BE平分∠ABC,CE平分∠ACD,
∴∠ABC=2∠CBE,∠ACD=2∠D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DCE=∠E+∠CBE,
∴∠A+∠ABC=2(∠E+∠CBE),
∴∠A=2∠E.(共20张PPT)
13.2.2 三角形的中线、
角平分线、高
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1,连接△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______,所得线段
AD叫作△ABC的边BC上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作三角形的_____.
中点D
重心
知识点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2,画∠BAC的_________,交∠BAC所对的边BC于点D,所得
线段___叫作△ABC的角平分线.
平分线AD
AD
知识点3 三角形的高
如图3,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_____,垂
足为D,所得_______叫作△ABC的边BC上的高线,简称三角形
的高.
垂线
线段AD
【注意】
1.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均是线段.
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三条高和三条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点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外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
考点1 三角形的中线
典例1 [2024·青羊区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S△ABC=32 cm2,则△DEF的面积等于( )
A.2 cm2 B.4 cm2
C.6 cm2 D.8 cm2
思路导析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变式 [2023·海珠区期末]如图,CM是△ABC的中线,BC=8 cm,
若△BC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 cm,则AC的长为( )
A.3 cm B.4 cm
C.5 cm D.6 cm
考点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典例2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思路导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判断.
变式 [2024·巫山县期中]如图,∠BAC=90°,且AD,AE,BF
分别是△ABC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AD=∠C
B.∠ABF=∠CBF
C.S△ABE=S△AEC
D.AF=CF
考点3 三角形的高
典例3 [2024·思明区期末]如图,在△ABC中,点D,E是AC边上两点,BE⊥AB,BD⊥BC,则BD是下列哪个三角形的高( )
A.△BCD B.△ABC
C.△ABE D.△BDE
思路导析 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判断即可.
变式 如图,在△ABC中,AD与CE是△ABC的高.
(1)若AB=7 cm,BC=10 cm,CE=8 cm,求AD的长;
(2)若AB=2,BC=4,△ABC的高AD与CE的比是多少.
1.[2024·长沙期末]如图,AD,AE,AF分别是△ABC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2.[2024·陵川县期中]将三角形纸片ABC按照下面四种方式折叠,得到AD,则AD是△ABC的高的是( )
3.[2024·酒泉期末]如图,在△ABC中,AB=15,BC=9,BD
是AC边上的中线,若△ABD的周长为32,则△BCD的周长是( )
A.20 B.24
C.26 D.28
4.[2023·武都区期末]如图,BD是△ABC的中线,G是BD上的一
点,且BG=2GD,连接AG,若△ABC的面积为6,则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__.
2
5.[2024·公主岭市期末]如图,在△ABC中,∠BAC=90°,AD
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于点G,交BE于点H,给
出以下结论:①BF=AF ②∠AFG=∠AGF ③∠FAG=2∠ACF
④S△ABE=S△BCE.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
②③④(共15张PPT)
第十三章 三角形
13.1 三角形的概念
知识点1 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__组成的图形叫作
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
端点叫作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内角,
简称三角形的角.如图所示,这个三角形可记
作______,其中三角形的边是___________,
顶点是点________,三个内角是___________
____.
首尾顺次相接
△ABC
AB,AC,BC
A,B,C
∠A,∠B,
∠C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
等腰
底边和腰不相等
等边
2.按角分:
直角
钝角
考点1 三角形及其元素
典例1 如图,在△BCE中,边BE所对的角是______,∠CBE所对
的边是___;在△AEC中,边AE所对的角是______,∠AEC所对的
边是___;以∠A为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
∠BCE
CE
∠ACE
AC
△ABD,△ABC,△ACE
思路导析 根据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解答即可.
变式 [2024·庆阳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BC,AC上,除△ABC外,图中还有几个三角形?并说出CD是哪些三角形的边.
解:图中还有4个三角形,
其中,CD是△ACD和△CDE的边.
考点2 三角形的分类
典例2 如图表示的是三角形的分类,则正确的表示是( )
A.M表示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
P表示等边三角形
B.M表示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N表示等边三角形,
P表示等腰三角形
C.M表示等腰三角形,N表示等边三角形,P表示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D.M表示等边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思路导析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断.
变式 [2024·重庆期中]在△ABC中,如果∠A=91°+∠B,那么△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1.图中三角形的数量是(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下列说法:①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③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类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3.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则在△ABC中,∠C所对
的边是___;在△ACD中,∠C所对的边是___.
AB
AD
4.如图所示,第1个图中有1个三角形,第2个图中共有5个三角
形,第3个图中共有9个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6个图中共有___
个三角形.
21
5.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分别在BC,AB上,AD交CE于点F.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把它们一一写出来;
(2)写出含有∠ADC的三角形;
(3)在△ACF中,写出∠ACF的对边;
(4)以线段BC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解:(1)图中有8个三角形,分别是△AEF,△ABD,△AEC,△ABC,△AFC,△ACD,△CDF,△BCE;
(2)含有∠ADC的三角形有△ACD,△CDF;
(3)在△ACF中,∠ACF的对边是AF;
(4)以线段BC为边的三角形有△ABC,△BCE.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