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一 晶体和晶胞
1.(2023·北京高考1题)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炔,是碳材料科学的一大进步。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石墨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中均有碳碳原子间的σ键
B.三种物质中的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三种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D.三种物质均能导电
2.(2023·河北高考11题)锆(Zr)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可从其氧化物中提取。下图是某种锆的氧化物晶体的立方晶胞,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O2
B.该氧化物的密度为 g·cm-3
C.Z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pm
D.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则q点Zr原子位于晶胞xy面的面心
3.(2023·辽宁高考14题)晶体结构的缺陷美与对称美同样受关注。某富锂超离子导体的晶胞是立方体(图1),进行镁离子取代及卤素共掺杂后,可获得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晶体密度为 g·cm-3
B.图1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6
C.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LiMg2OClxBr1-x
D.Mg2+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Li+传导
4.(2023·浙江6月选考17题节选)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某含氮化合物晶胞如图,其化学式为 ,每个阴离子团的配位数(紧邻的阳离子数)为 。
5.(2023·广东高考18题节选)由CoCl2可制备AlxCoOy晶体,其立方晶胞如图。Al与O最小间距大于Co与O最小间距,x、y为整数,则Co在晶胞中的位置为 ;晶体中一个Al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 。
类型二 配合物与超分子及晶体性质
6.(2023·重庆高考9题)配合物[MA2L2]的分子结构以及分子在晶胞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4
B.晶胞中配合物分子的数目为2
C.晶体中相邻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D.该晶体属于混合型晶体
7.(2022·海南高考19题节选)ZnO晶体中部分O原子被N原子替代后可以改善半导体的性能,Zn—N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小于Zn—O键,原因是 。
8.(经典高考)(1)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 。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 ,
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2)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 Li2O MgO P4O6 SO2
熔点/℃ 1 570 2 800 23.8 -75.5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
9.(2021·天津高考13题节选)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如[Fe(H2O)6]3+、[Fe(SCN)6]3-、
[FeF6]3-。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1)[Fe(H2O)6]3+为浅紫色,但溶液Ⅰ却呈黄色,其原因是 ,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Fe(H2O)6]3+的浅紫色,可采取的方法是 。
(2)已知Fe3+与SCN-、F-的反应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Fe3++6SCN- K1;Fe3++6F- K2,向溶液Ⅱ中加入NaF后,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10.(2021·全国甲卷35题节选)我国科学家发明了高选择性的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其组成为ZnO/ZrO2 固溶体。四方ZrO2晶胞如图所示。Zr4+离子在晶胞中的配位数是 。
类型三 晶胞投影
11.(2023·湖北高考15题)镧La和H可以形成一系列晶体材料LaHn,在储氢和超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LaHn属于立方晶系,晶胞结构和参数如图所示。高压下,LaH2中的每个H结合4个H形成类似CH4的结构,即得到晶体LaH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aH2晶体中La的配位数为8
B.晶体中H和H的最短距离:LaH2>LaHx
C.在LaHx晶胞中,H形成一个顶点数为40的闭合多面体笼
D.LaHx单位体积中含氢质量的计算式为 g·cm-3
12.(2022·海南高考19题节选)左下图为某ZnO晶胞示意图,右下图是若干晶胞无隙并置而成的底面O原子排列局部平面图。 abcd为所取晶胞的下底面,为锐角等于60°的菱形,以此为参考,用给出的字母表示出与所取晶胞相邻的两个晶胞的底面 、 。
13.(2022·广东高考20题节选)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化合物X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
(1)X的化学式为 。
(2)设X的最简式的式量为Mr,晶体密度为ρ g·cm-3,则X中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nm(列出计算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4.(2022·湖南高考18题节选)钾、铁、硒可以形成一种超导材料,其晶胞在xz、yz和xy平面投影分别如图所示:
(1)该超导材料的最简化学式为 ;
(2)Fe原子的配位数为 ;
(3)该晶胞参数a=b=0.4 nm、c=1.4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
章末整合提升
典题引领
1.A 原子间优先形成σ键,三种物质中均存在σ键,A正确;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石墨中所有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石墨炔中苯环上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碳碳三键上的碳原子采用sp杂化,B错误;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石墨为混合型晶体,C错误;金刚石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不能导电,D错误。
2.B 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4个Zr、8×+12×+6×+1=8个O,则立方氧化锆的化学式为ZrO2,A正确;结合A分析可知,晶体密度为ρ= g·cm-3= g·cm-3,B错误;Z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长的一半,即a pm,C正确;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则q点Zr原子位于晶胞xy面的面心,D正确。
3.C 图1晶胞中Li个数为8×+1=3,O个数为2×=1,Cl个数为4×=1,晶胞质量为 g= g,晶胞体积为(a×10-10 cm)3,则晶体密度为g÷(a×10-10 cm)3= g·cm-3,A项正确;图1中以下底面面心处O为例,与O距离相等且最近的Li有6个,分别位于下底面的4个棱心、上下两个晶胞的2个体心,即O原子的配位数为6,B项正确;图2中,Mg或空位取代了棱心的Li,根据电荷守恒,8个棱心位置的Li只有4个被Mg取代,4个被空位取代,则Li个数为1,Mg个数为1,Cl和Br的总个数为1,故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LiMgOClxBr1-x,C项错误;根据信息,镁离子取代及卤素共掺杂后,获得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则Mg2+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Li+传导,D项正确。
4.CaCN2 6
解析:晶胞中钙离子个数为2+4×+4×=3,C个数为2+2×+2×=3,则其化学式为CaCN2;根据六方最密堆积图,以上面的面心分析下面深色的配位粒子有3个,同理上面也应该有3个,本题中分析得到,以这个C进行分析,其俯视图为,因此距离最近的钙离子个数为6,其配位数为6。
5.体心 12
解析:根据AlxCoOy晶体晶胞图,x、y为整数,根据图中信息Co、Al都只有一个原子,而氧原子(白色)有3个,Al与O最小间距大于Co与O最小间距,则Al在顶点,Co在晶胞中的位置为体心;以顶点Al为例分析,与Al距离最近的氧原子位于面心,因此晶体中一个Al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12。
6.D 由配合物[MA2L2]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中心原子M周围形成了4个配位键,故中心原子M的配位数是4,A正确;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配合物分子的数目为8×+2×=2,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晶体为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故晶体中相邻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C正确,D错误。
7.电负性:O>N,O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强,Zn和O更易形成离子键
8.(1)sp3 sp3 乙二胺的两个N能提供孤电子对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Cu2+ (2)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离子键键能:MgO>Li2O,分子间作用力:P4O6>SO2
解析:(1)乙二胺分子中,N、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均采用sp3方式杂化。乙二胺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Mg2+、Cu2+存在空轨道,两者易形成配位键。由于半径:Cu2+>Mg2+,Cu2+的配位数比Mg2+多,故乙二胺与Cu2+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2)晶体的熔点高低与晶体类型以及晶体粒子间的作用力有关。Li2O、MgO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离子键键能大小影响晶体熔点的高低,离子键越强,晶体熔点越高;P4O6、SO2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晶体熔点越高。
9.(1)由Fe3+水解产物的颜色所致 向该溶液中加HNO3 (2)[Fe(SCN)6]3-+6F-[FeF6]3-+6SCN-
解析:(1)由于Fe3+水解产物的颜色导致溶液Ⅰ呈黄色,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Fe(H2O)6]3+的浅紫色,可向该溶液中加HNO3,抑制铁离子的水解。(2)向溶液Ⅱ中加入NaF后,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说明[Fe(SCN)6]3-和氟离子反应转化为[FeF6]3-,其离子方程式为[Fe(SCN)6]3-+6F-[FeF6]3-+6SCN-。
10.8
解析:以ZrO2晶胞结构的上面面心的Zr4+为研究对象,将晶体结构向上由1个晶胞延长为2个晶胞,可观察到与该Zr4+距离最近的O2-有8个,则Zr4+的配位数为8。
11.C 以上底面的La为研究对象,晶体中距离该La最近且相等的H原子分别位于其上方和下方,共8个,故La的配位数为8,A正确;由LaH2和LaHx的晶胞结构及题干知,H与H的最短距离:LaH2大于LaHx,B正确;在LaHx晶胞中,共有5×8=40个H原子,将LaHx分成8个小立方体,在每个小立方体内,有5个H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则整个晶胞中40个H原子不全在闭合多面体曲面上,C错误;每个LaHx晶胞中含40个H原子,H原子密度为 g·cm-3,D正确。
12. cdhi bcfe
解析:从底面O原子排列图看,能平移且与 abcd共边的只有二个四边形,为 cdhi和 bcfe。
13.(1)K2SeBr6 (2)××107
解析:(1)由题图可知,的个数为6×+8×=4,K位于晶胞内,K的个数为8,所以X的化学式为K2SeBr6。(2)根据晶胞结构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可得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边长的,设边长为a nm,则ρ=,所以a=×107,所以X中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7 nm。
14.(1)KFe2Se2 (2)4
(3)×1021
解析:(1)分析晶胞在xz、yz、xy平面的投影图可知,占据顶点和体心位置的为K原子,故K原子个数为8×+1=2,每个竖直棱上有2个Se原子,体内有2个Se原子,故Se原子个数为8×+2=4,每个竖直面上有2个Fe原子,故Fe原子个数为8×=4,该物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最简化学式为KFe2Se2。
(2)由(1)中的晶胞结构图可知,与1号Fe原子在本晶胞中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2、3、4号Se原子,在共用1号Fe原子的相邻晶胞中也有1个与4号Se原子对称的Se原子与1号Fe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故Fe的配位数为4。(3)该晶胞的质量为 g,体积为0.4×0.4×1.4×10-21 cm3,故该晶体的密度为×1021 g·cm-3。
5 / 5(共36张PPT)
章末整合提升
类型一 晶体和晶胞
1. (2023·北京高考1题)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
炔,是碳材料科学的一大进步。
A. 三种物质中均有碳碳原子间的σ键
B. 三种物质中的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 三种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D. 三种物质均能导电
解析: 原子间优先形成σ键,三种物质中均存在σ键,A正确;
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石墨中所有碳原子均采用sp2
杂化,石墨炔中苯环上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碳碳三键上的碳原
子采用sp杂化,B错误;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石墨为混合型晶体,
C错误;金刚石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不能导电,D错误。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石墨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023·河北高考11题)锆(Zr)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可从其氧化
物中提取。下图是某种锆的氧化物晶体的立方晶胞,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O2
D. 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则q点Zr原子位于晶
胞 xy 面的面心
解析: 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4个Zr、8× +12× +6×
+1=8个O,则立方氧化锆的化学式为ZrO2,A正确;结合A分析
可知,晶体密度为ρ= g·cm-3= g·cm-3,B错
误;Z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长的一半,即 a pm,C正
确;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
原点,则q点Zr原子位于晶胞 xy 面的面心,D正确。
3. (2023·辽宁高考14题)晶体结构的缺陷美与对称美同样受关注。
某富锂超离子导体的晶胞是立方体(图1),进行镁离子取代及卤
素共掺杂后,可获得高性能
固体电解质材料(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图1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6
C. 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LiMg2OCl x Br1- x
D. Mg2+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Li+传导
解析: 图1晶胞中Li个数为8× +1=3,O个数为2× =1,Cl
个数为4× =1,晶胞质量为 g= g,晶胞体积为( a
×10-10 cm)3,则晶体密度为 g÷( a ×10-10 cm)3=
g·cm-3,A项正确;图1中以下底面面心处O为例,与O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Li有6个,分别位于下底面的4个棱心、上下两个
晶胞的2个体心,即O原子的配位数为6,B项正确;
图2中,Mg或空位取代了棱心的Li,根据电荷守恒,8个棱心位置的Li
只有4个被Mg取代,4个被空位取代,则Li个数为1,Mg个数为1,Cl
和Br的总个数为1,故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LiMgOCl x Br1- x ,C项错误;
根据信息,镁离子取代及卤素共掺杂后,获得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
则Mg2+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Li+传导,D项正确。
4. (2023·浙江6月选考17题节选)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某含氮化合物晶胞如图,其化学式为 ,每个阴离子团的配
位数(紧邻的阳离子数)为 。
CaCN2
6
解析:晶胞中钙离子个数为2+4× +4× =3,C 个数为2+
2× +2× =3,则其化学式为CaCN2;根据六方最密堆积
图 ,
以上面的面心分析下面深色的配位粒子有3个,同理上面也应该有3
个,本题中分析得到 ,以这个C 进行分析,其俯视图
为 ,因此距离最近的钙离子个数为6,其配位数为6。
5. (2023·广东高考18题节选)由CoCl2可制备Al x CoO y 晶体,其立方
晶胞如图。Al与O最小间距大于Co与O最小间距, x 、 y 为整数,则
Co在晶胞中的位置为 ;晶体中一个Al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
数为 。
体心
12
解析:根据Al x CoO y 晶体晶胞图, x 、 y 为整数,根据图中信息
Co、Al都只有一个原子,而氧原子(白色)有3个,Al与O最小间
距大于Co与O最小间距,则Al在顶点,Co在晶胞中的位置为体
心;以顶点Al为例分析,与Al距离最近的氧原子位于面心,因此晶
体中一个Al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12。
类型二 配合物与超分子及晶体性质
6. (2023·重庆高考9题)配合物[MA2L2]的分子结构以及分子在晶胞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4
B. 晶胞中配合物分子的数目为2
C. 晶体中相邻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D. 该晶体属于混合型晶体
解析: 由配合物[MA2L2]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中心原子M
周围形成了4个配位键,故中心原子M的配位数是4,A正确;由晶
胞结构可知,晶胞中配合物分子的数目为8× +2× =2,B正
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晶体为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故晶体中
相邻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C正确,D错误。
7. (2022·海南高考19题节选)ZnO晶体中部分O原子被N原子替代后
可以改善半导体的性能,Zn—N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小于Zn—
O键,原因是
。
电负性:O>N,O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强,Zn和O
更易形成离子键
8. (经典高考)(1)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
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 。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
,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
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sp3
sp3
乙二胺的两个N
能提供孤电子对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Cu2+
解析:乙二胺分子中,N、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均采用sp3方式杂化。乙二胺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Mg2+、Cu2+存在空轨道,两者易形成配位键。由于半径:Cu2+>Mg2+,Cu2+的配位数比Mg2+多,故乙二胺与Cu2+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2)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 Li2O MgO P4O6 SO2
熔点/℃ 1 570 2 800 23.8 -75.5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
Li2O、MgO为离子晶
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离子键键能:MgO>Li2O,分
子间作用力:P4O6>SO2
解析:晶体的熔点高低与晶体类型以及晶体粒子间的作用力有关。Li2O、MgO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离子键键能大小影响晶体熔点的高低,离子键越强,晶体熔点越高;P4O6、SO2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晶体熔点越高。
9. (2021·天津高考13题节选)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
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如[Fe(H2O)6]3+、[Fe(SCN)6]3-、
[FeF6]3-。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1)[Fe(H2O)6]3+为浅紫色,但溶液Ⅰ却呈黄色,其原因是
,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Fe
(H2O)6]3+的浅紫色,可采取的方法是 。
由
Fe3+水解产物的颜色所致
向该溶液中加HNO3
解析:由于Fe3+水解产物的颜色导致溶液Ⅰ呈黄色,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Fe(H2O)6]3+的浅紫色,可向该溶液中加HNO3,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2)已知Fe3+与SCN-、F-的反应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Fe3+
+6SCN- K1;Fe3++6F-
K2,向溶液Ⅱ中加入NaF后,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若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向溶液Ⅱ中加入NaF后,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说明[Fe(SCN)6]3-和氟离子反应转化为[FeF6]3-,其离子方程式为[Fe(SCN)6]3-+6F- [FeF6]3-+6SCN-。
[Fe(SCN)6]3-+6F-
[FeF6]3-+6SCN-
10. (2021·全国甲卷35题节选)我国科学家发明了高选择性的二氧化
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其组成为ZnO/ZrO2 固溶体。四方ZrO2
晶胞如图所示。Zr4+离子在晶胞中的配位数是是 。
解析:以ZrO2晶胞结构的上面面心的Zr4+为研究对象,将晶体结
构向上由1个晶胞延长为2个晶胞,可观察到与该Zr4+距离最近的
O2-有8个,则Zr4+的配位数为8。
8
类型三 晶胞投影
11. (2023·湖北高考15题)镧La和H可以形成一系列晶体材料LaH n ,
在储氢和超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LaH n 属于立方晶系,晶胞结
构和参数如图所示。高压下,LaH2中的每个H结合4个H形成类似
CH4的结构,即得到晶体LaH 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LaH2晶体中La的配位数为8
B. 晶体中H和H的最短距离:LaH2>LaH x
C. 在LaH x 晶胞中,H形成一个顶点数为40的闭合多面体笼
解析: 以上底面的La为研究对象,晶体中距离该La最近且相
等的H原子分别位于其上方和下方,共8个,故La的配位数为8,A
正确;由LaH2和LaH x 的晶胞结构及题干知,H与H的最短距离:
LaH2大于LaH x ,B正确;在LaH x 晶胞中,共有5×8=40个H原
子,将LaH x 分成8个小立方体,在每个小立方体内,有5个H形成
正四面体结构,则整个晶胞中40个H原子不全在闭合多面体曲面
上,C错误;每个LaH x 晶胞中含40个H原子,H原子密度为
g·cm-3,D正确。
12. (2022·海南高考19题节选)左下图为某ZnO晶胞示意图,右下图
是若干晶胞无隙并置而成的底面O原子排列局部平面图。 abcd
为所取晶胞的下底面,为锐角等于60°的菱形,以此为参考,用
给出的字母表示出与所取晶胞相邻的两个晶胞的底
面 、 。
cdhi
bcfe
解析:从底面O原子排列图看,能平移且与 abcd共边的只有二
个四边形,为 cdhi和 bcfe。
13. (2022·广东高考20题节选)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
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
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化合物X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
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 x 、 y 、 z 轴方向的投影
均为图2。
(1)X的化学式为 。
解析:由题图可知, 的个数为6× +8× =4,K
位于晶胞内,K的个数为8,所以X的化学式为K2SeBr6。
K2SeBr6
(2)设X的最简式的式量为 Mr,晶体密度为ρ g·cm-3,则X中相
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m(列出计算式,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107
解析:根据晶胞结构沿 x 、 y 、 z 轴方向的投影可得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边长的 ,设边长为 a nm,则ρ= ,所以 a = ×107,所以X中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 ×107 nm。
14. (2022·湖南高考18题节选)钾、铁、硒可以形成一种超导材料,
其晶胞在 xz 、 yz 和 xy 平面投影分别如图所示:
(1)该超导材料的最简化学式为 ;
KFe2Se2
解析:分析晶胞在 xz 、 yz 、 xy 平面的投影图可知,占据顶点和体心位置的为K原子,故K原子个数为8× +1=2,每个竖直棱上有2个Se原子,体内有2个Se原子,故Se原子个数为8× +2=4,每个竖直面上有2个Fe原子,故Fe原子个数为8× =4,该物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最简化学式为KFe2Se2。
(2)Fe原子的配位数为 ;
解析:由(1)中的晶胞结构图可知,与1号Fe原子在本晶胞中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2、3、4号Se原子,在共用1号Fe原子的相邻晶胞中也有1个与4号Se原子对称的Se原子与1号Fe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故Fe的配位数为4。
4
(3)该晶胞参数 a = b =0.4 nm、 c =1.4 nm,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值为 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
×1021
解析:该晶胞的质量为 g,体积为
0.4×0.4×1.4×10-21 cm3,故该晶体的密度为
×1021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