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13: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同步练习
1.(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考)在希腊哲学史上,首次将“关注的目光从自然身上移开,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贯注到人的身上”的是(  )
A.泰勒斯
B.智者学派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答案:B
2.(2014·湖南学业水平测试)著有《理想国》,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的古代希腊思想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3.(2014·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答案:A
4.“人是万物的尺度”
体现出的思想本质是(  )
A.法律是神授的
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
答案:B
5.(2015·金华十二校联考)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其共同点是(  )
A.关注理性
B.注重修养
C.重视智慧
D.强调等级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苏格拉底认为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孟子主张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可见苏格拉底和孟子都注重提升人的修养,故B项正确。
答案:B
6.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并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故选D项。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奴隶制不符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
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二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别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答案:(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哲学思想:崇尚知识。
(3)社会根源: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1.(2015·宁德质检)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忠于城邦的男子
B.掌握权力的贵族
C.新兴的工商业者
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
答案:D
2.(2015·济南高二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调研)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此材料观点(  )
A.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
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
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
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强调法律为人为约定,强调人的作用,有利于人文精神兴起,故C项正确。
答案:C
3.(2015·湛江测试一)古希腊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思想家曾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据此言论,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亚里士多德
D.屋大维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主张,故A项正确。
答案:A
4.(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考)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走向灭亡,一般是因为上层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据此,柏拉图提出(  )
A.统治者应兼具理智与美德
B.各城邦应实行民主政体
C.城邦公民应具有充分自由
D.城邦应实行严刑峻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国家灭亡与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有关,因此统治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追求理智与美德,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A
5.(2014·汕头高二质监)“苏格拉底常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雅典街头向各种人发问,他的目的是要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观念进行检讨,探索其正确与否,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
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
B.重视知识与理性
C.鼓吹神本主义思想
D.倡导法治与民主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要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观念进行检讨,探索其正确与否,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反映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理性,故B项正确。
答案:B
6.(2015·福州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检)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C.错误的,苏格拉底的对他们论述不是史料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与推断能力。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言论有差别,故苏格拉底言论可能带有一定片面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问题:
(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
(3)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1)背景:中国: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
(2)核心思想:孔子:仁。苏格拉底:理性;知德合一。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
(3)影响: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4)借鉴意义: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言之成理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