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2 09: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结合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到覆灭的过程。
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两大纲领以及失败原因的分析探究,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相关史实,感悟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时空坐标
第 部分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和棉织品输入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鸦片战争的赔款和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赋税,地方官员乘机巧立名目,摊派赋税……剥削的加重导致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反抗斗争不断发生,1843—1850年间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材料三:晚清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晚清广西大蝗灾就有21次,1848年,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2、准备
人物扫描
洪秀全, 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 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 都没有考中。他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 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 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
基督教《劝世良言》
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特点:以西方宗教教义作为起义军的领导思想
1851年1月
广西金田村
洪秀全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建号:
起义军:
意义: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3、运动爆发——金田起义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杨秀清
石达开
4、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路北上,并于9月攻克永安,在此地,太平军进行了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顿和建设,确立领导核心的同时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史称“永安建制”。
注意: 这里的东、西、南、北、 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为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这说明太平天国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思考:永安建制后形成的太平天国政权领导集团有何特点?有何利弊?
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第 部分

定都天京
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5、同清对峙——定都天京
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天王令曰:
一、遵条命;
二、男女别行;
三、秋毫莫犯;
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
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五大纪律诏》
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积极作用;
积极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消极
结果:未实施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对内: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目的:
评价:
革命性、空想性
时间:
目的:
结果:
意义:
1853年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7页,回答问题
第 部分

天京陷落
1856年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定都天京后,起义队伍中昔日所提倡的那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已荡然无存。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仅把清朝的衙门等占为王府,而且还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新宫殿。天王的轿夫有64人,东王的轿夫有48人。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①逼
②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
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
打包回家转,还是作长工。
时间:
目的:
结果:
意义:
6、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A.重建领导核心
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B.新方案: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实质:
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后期挽救措施
【自主学习】天京事变后,为扭转太平天国的颓势,洪秀全做出了哪些调整?
取得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因战争环境以及脱离农民阶层,亦未能实施。
未实施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 与《资政新篇》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违背历史发展律
①都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都脱离实际;未能实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的淮军和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安庆陷落
华尔(美国人) 1860年开始受清朝官员委派,招募洋枪队围剿太平军。
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这是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的新特点
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回师救援,但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下天京城。
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攻陷
7、运动失败——天京陷落
第 部分

性质、失败原因、意义及其教训
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已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内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领导集团腐败内讧
洋枪队
1、原因及教训
结合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历史教训: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及意义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天朝田亩制度
军事全盛
开始
发展形势
1851
1853
1856
1859
资政新篇
1862
1864
1843
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挽救措施
中外联合
安庆失守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课堂小结
1.1861,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为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 )
A.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 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课堂小结
C
2.(2024·山东菏泽·二模)某学者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次运动:“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该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D.带有盲目排外落后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