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诗词曲鉴赏
一、诗歌鉴赏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淡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震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可见常道士隐居之处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
B.颈联诗人并没写出雨后松林的具体颜色,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尾联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痕迹,诗人陶醉于美景物我两忘。
D.全诗表达了诗人因为寻找常道士未能如愿而失落、惆怅、遗憾、苦闷的心情。
2.根据本诗内容,填写表格。
词句 画面描绘 情感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 ②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①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南宋]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②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③,直觅富民侯。
【注】①鸣髇(xiāo):同鸣镝,一种响箭。血污:指死于非命。匈奴太子冒顿制作鸣镝,引领部下齐射其父,弑父夺位。借指金主完颜亮狂妄南侵,结果被击溃,自身被部下杀死。拓跋焘南侵也是同样下场。②季子:战国纵横家苏秦,字季子。他穿着黑貂裘衣成功游说诸侯合纵御秦。③莫射南山虎:用李广射虎事。南山,是李广闲居地蓝田的南山。这一句是说李广射虎的本事今后就不再有用。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词风豪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也是他的词作。
B.上片“落日塞尘起”与《渔家傲·秋思》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落日”均营造苍凉意境,暗喻国运衰颓。
C.下片“手种橘千头”典出三国李衡,指归隐治产,与《饮酒》(其五)中的隐逸志趣相同,均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富民侯”原指安抚百姓的侯爵,此处反用其意,暗讽朝廷避战求和。
4.“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与“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这两句运用何种手法勾连不同人生阶段?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迁?
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
6.本词为咏史怀古之作,作者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敌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两首七言绝句,完成小题。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
(宋)俞桂
今朝社日寒犹力,燕子还寻五柳①家。
宰肉不沾吾分薄,强斟聋酒②度年华。
【注释】:①五柳:东晋隐士陶渊明的号。②聋酒:社日饮的一种普通的酒。
两首诗都写“社日”,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8.阅读“中式浪漫在古诗”分类梳理活动中搜集到的《山园小梅》(其一),完成探究。
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②,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③。
幸有微吟可相狎④,不须檀板⑤共金樽。
【注释】①林逋种梅养鹤成癖,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②暄(xuā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形容梅花。③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④狎(xiá):玩赏,亲近。⑤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
小语:林逋写梅真是浪漫到极致,首联中一个“① ”字、一个“② ”字,充分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
小文:中式浪漫其实还蕴含在衬托中,林逋首联就把“梅花”和“众芳”的开放时节进行对比,来反衬梅花的不畏冰雪、与众不同,同样陆游在《卜算子·咏梅》“③ , ”这两句中,通过“群芳”和“梅花”的态度对比来反衬④ 。
小语:中国人在诗词中表达浪漫的方法有很多,《山园小梅》(其一)的颈联也别具风味。你能结合词句简要阐述吗?
小文:⑤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请分析颔联中的意象有什么作用。
10.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①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②前!
注:①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②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本词写作于贬官颍州的任上。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叶绍翁寻访友人不得,写下《游园不值》,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用一个“出”字写尽满园春意,表现了自己随遇而安,善于发现美,热爱生活的态度。本词中同样用到了一个“出”字,但意境和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12.本诗第二句中的“不惊”二字含义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同为表达友情,本诗三四句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
镊白发(宋濂)
白发如青草,剪已竟还生。草青能变白,发白不复青。
人生须知会有尽,紫马①驮钱沽酒倾②。
【乙】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①紫马:古代官员骑马出行时所用的马匹,紫色象征着高贵。②驮钱沽酒倾:用马来拉车,载着钱去买酒喝。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人生须知会有尽”直接表明人生有尽头;乙诗以神龟和腾蛇为例,说明即使是长寿的神物,生命也有终结的时候,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生命有限的认知。
B.甲诗中“紫马驮钱沽酒倾”反映出诗人因生命有限而产生的及时行乐思想;乙诗强调生命的短暂易逝,应珍惜时光,与甲诗情感态度相近。
C.甲诗以直白的表述写出白发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慨,语言较为平实自然,通俗易懂;乙诗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展现出一种豪迈的英雄气概。
D.甲诗的意象“白发”“青草”侧重表现生命的无奈和自然规律;乙诗的意象“老骥”“烈士”侧重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15.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东窗①
[宋]韩维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②。
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
阶前童童③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
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
【注释】①东窗:选自《全宋诗》。②涵泓澄:泓澄,形容水深而清;涵,强调池塘容纳、蓄积清水的状态,突显池水的丰沛与纯净。③童童:形容树木枝叶繁茂、浓荫覆盖的样子。
16.下列情境与诗歌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秋窗高敞,池映澄明 B.阶前双树,群鸟乱鸣
C.雨打芭蕉,石隙幽绿 D.诗人持杖,静立风中
17.诗歌以清秋为底色,以书生为主角,在简淡的景物描摹中寄托深沉的文人情怀。诗句“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中,一个“苦吟”别有滋味,一个“独”字韵味无穷。请参照示例,分析“独”字的独特意味。
示例:“苦吟”非困顿,而是志趣的坚守,是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白云悠悠,山门前芳草芊芊。;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无比向往,对山间美景的欣赏以及自身悠然自得之情。
【答案】3.C
4.运用对比手法,“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描绘出词人年轻时的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展现了如今词人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落寞。情感变迁:从年轻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到如今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答案】5.“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6.①作者赞颂孙权不畏强敌,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或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7.【答案】两诗虽同写社日,但一乐一哀,情感异。王驾的《社日》通过“稻梁肥”“半掩靡”“醉人归”等描写,展现春社日村民丰收后的富足安乐与节日欢愉,表达诗人对农村富足安宁生活的赞美,以及对淳朴民风、节日欢乐的喜爱之情。俞桂的《社日》则借“寒犹力”“分薄”“聋酒”等内容,写出自己在社日时贫寒孤寂,只能勉强饮酒度日,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自身际遇的无奈和落寞。
8.【答案】独;尽;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不争宠邀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中式浪漫还体现在用侧面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山园小梅》(其一)的颈联通过描写冬天的鸟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大概会喜爱至销魂,侧面衬托了梅花的姿态美好、香气清幽,以此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钟情,独具浪漫情怀。
【答案】9.“征蓬”“归雁”两个意象,诗人以“征蓬”自比,借蓬草飘飞喻自己漂泊无定的身世;“归雁”北归,暗示出诗人出塞的时节为春天。二者既写出了塞外的空旷辽远,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10.广袤无垠的大漠中,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笔直的孤烟,袅袅升起,直冲云霄,显得格外坚毅。蜿蜒的黄河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静静流淌。一轮圆润的落日悬挂于天际,将柔和的余晖洒在大漠与长河之上,天地间一片金黄,雄浑壮阔又带着丝丝静谧,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塞外风光图。
11.【答案】本词“绿杨楼外出秋千”中“出”字,意境上,写出绿杨楼外秋千晃动的动态,展现春日生机;情感上,借乐景衬哀情,表达词人贬官时借酒寻欢、自我排遣的复杂心境,与《游园不值》主动寻春的惊喜不同。
【答案】12.“不惊”表面写白鹭熟悉诗人的朱衣而不惊慌逃避,实则借白鹭的视角,表现了诗人每天独自在前溪、后溪流连的感伤和孤寂。
13.①本诗三四句抒情含蓄委婉,“伯牙弦绝”暗含知音不在之意(借用伯牙绝弦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抒胸臆,慰勉友人即使远在天涯也犹如近邻,勿在离别之时感伤悲哀。
【答案】14.B
15.甲诗以小见大,通过描写诗人每日拔除白发这一细微动作,表现诗人对生命衰老的抗拒和无奈。
乙诗托物言志,以老迈的千里马自比,即使老了被困在马槽边,仍有驰骋千里的志向,来表明自己虽到暮年,依然怀有宏大的理想和抱负。
【答案】16.C
17.“独”非寂寞,而是精神的自足,是精神上超脱世俗的孤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