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
一、选择题
1.在学校组织的劳动周活动中,四位同学积极参与不同的劳动。关于劳动场景中力对物 体做功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李同学用力推三轮车,车身纹丝不动,手的推力对车做了功
B.小王同学提着木箱,保持静止状态,手的拉力对木箱做了功
C.小赵同学将纸箱沿斜面推到货车上,手的推力对纸箱做了功
D.小张同学用抹布水平擦拭桌面,抹布受到的摩擦力对桌面做了功
2.如图所示,盘山公路的设计果用弯曲路线,目的是减小坡度以便车辆上山。关于这一设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增加道路长度来减小坡度,使车辆上坡更省力
B.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车辆打滑
C.改变汽车行驶轨迹,使车辆重力减小
D.盘山公路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3.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修树剪刀
C.筷子 D.天平
4.如图,大人和小孩分别将5块相同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5.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压强
B.四两拨千斤——省力杠杆
C.脚底抹油溜得快——减小摩擦
D.一个巴掌拍不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400N的建筑材料在5s内匀速提升4m,工人对绳子的拉力F=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克服建筑材料重力做的功为200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2m
C.拉力F的功率为320W
D.机械效率为80%
7.第9届亚冬会比赛中,如图所示,运动员推着冰壶从A点运动6m到达B点时轻轻松手,随后冰壶沿冰道运动30m停在O点。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水平推力为9N,冰壶运动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恒定为1.5N。从A点到O点冰壶沿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推力做功的大小是( )
A.45J B.54J C.225J D.270J
8. 如图,甲、乙重力均为100N,10s内,小明用拉力把甲竖直匀速拉至B点;小红用拉力沿斜面将乙匀速拉至D点。已知,则( )
A.做功100J B.与做的功相等
C.的功率为200W D.的功率大于的功率
9. 如图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利用滚木移动巨木,是为了增大摩擦
B.水平移动巨木的过程中,重力对巨木不做功
C.支架下端垫石块,是为了增大支架对地面的压强
D.骑在巨木上可顺水漂流,说明木和水的密度相同
10.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为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货物每次上升的速度恒定为2m/s,图乙是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为50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C.拉绳子的力F为250N D.拉绳子的力F的功率为500W
二、填空题
11.小明用20 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 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 m,用时4s,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 推力对购物车做功功率 w。
1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两图匀速提升重物,甲图中滑轮为 滑轮,乙图中滑轮为 滑轮。
13.题图为无人机给高海拔哨所的部队士兵送餐的图片。若每架无人机所载餐盒质量为6kg,小王操作该无人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150m,接着以2m/s的速度平飞400m将餐盒送到哨所。则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对餐盒做的功为 J,整个飞行过程中无人机对餐盒做功的功率为 W。(g取10N/kg)
14.质量为1kg的四旋翼无人机,在5 s内从地面竖直匀速上升了10m。无人机5s内,重力势能大小变化情况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5.生活处处有物理,唐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是由于屋顶外侧空气流速快,压强 ,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升国旗时,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这个滑轮的作用是 。
16.如上右图所示,小刚用动滑轮把重400N的一袋粮食匀速提高10m,他所用拉力竖直向上,大小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移动距离为 m,动滑轮重力为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17.盐田港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港,港口装卸货柜箱时,起重机上的滑轮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图所示,起重机将质量为30t的货柜箱匀速提升5m,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为2×105N,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为 %。请提出一种可以提高该起重机机械效率的方法 。(g取10N/kg)
18. 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同时提升到相同高度,若动滑轮的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 拉力;拉力做的功 拉力做的功;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上三空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
19.某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则应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适当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过程中,挂上钩码后,也保持杠杆的水平平衡,目的是方便 ;
(2)该同学通过如图乙所示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推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F1、F2、l1、l2表示)。本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5.0 1.5 10.0
2 1 20.0 1 20.0
3 3 10.0 2 15.0
(3)若将图乙右侧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如图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由竖直方向a变为方向b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同学在科技创新实验中将此装置改装成了一个杠杆液体密度计,该“杠杆液体密度计”如图戊所示,将一轻质细硬杆用细线固定在O点并悬挂起来,物块固定悬挂在A点,把不计质量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线悬挂在杆上,将悬挂点移至B点,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换用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不同液体,重复以上操作,在杆上可标出悬挂点B1,B2,B3……对应密度的刻度值;
①若B1点在B点的左侧,则B1点对应的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水的关系是ρ1 ρ水;
②若测得B、B2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L2,则B2点标注的密度值为 (用ρ水及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题;
(1)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小卡片的重力(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对实验的影响;在左右两侧细线挂上相等个数的钩码,将小卡片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保持静止(选填“能”或“不能”);
(2)小明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乙,其中h1
(3)图丙是小明“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使用 滑轮可以省力;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增加悬挂钩码的个数,匀速竖直向上提升弹簧测力计,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简易杆秤。
(1)如图所示,用长度约为40cm的木筷作为秤杆,用细线系一个20g的钩码作为秤砣,把空小盆挂在A点作为秤盘,在B点系一根绳作为提纽,则 点相当于支点;调节秤砣位置使秤杆水平平衡,标记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该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 g;
(2)为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采取的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
22.小明同学研究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所示为研究过程。
(1)比较图中的(a)(b)(c)(d)四图可知: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 ;
(2) 小明同学又按照如图(e)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多次探究,实验数据见下表。提升重物时应该注意沿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数据,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 。
实验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1.0 0.7
2 1.5 1.0
3 2.0 1.3
四、计算题
23.如图所示,现将一重G1=8100N的实心铝块在水中匀速上提h=2m(未露出水面),已知每个滑轮重G2=900N,不计绳重和各种摩擦,不计水的阻力。已知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2)若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540W,则铝块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24.体育课上,小峰挑战引体向上并测算功串。在某次挑战中,他在15s 内成功 完成6次引体向上,已知小峰质量为60kg, 他每完成一次引体向上,身体重心上升高度均为0.5m,g取10N/kg.求:
(1)本次挑战中,小蜂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本次挑战中,小峰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100;25
12.【答案】动;定
13.【答案】9000;30
14.【答案】变大;20
15.【答案】小;改变力的方向
16.【答案】20;100;80%
17.【答案】1.5×106;75;增大货物重力(或减小动滑轮重力或减小摩擦或减轻绳重)
18.【答案】小于;等于;等于
19.【答案】(1)右;测量力臂
(2)F1l1=F2l2;获得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3)变大
(4)>;
20.【答案】(1)不考虑;不能
(2)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超速
(3)动;变大
21.【答案】(1)B;0
(2)增大秤砣的质量/右移空小盆/左移提扭B点(合理即可)
22.【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
(2)竖直方向
(3)动滑轮重力
23.【答案】(1)解:
物体对动滑轮的拉力:
绳端的拉力:
(2)解: 绳端拉力的功率为540 W,则绳端的速度:
铅块上升的速度:
24.【答案】(1)解: (1)小蜂所受重力:G=mg=60kg×10N/kg=600N,
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W=Gh=600N×0.5m=300J,
15s内做的总功:W总=6W=6×300J=1800J。
(2)解: 本次挑战中,小峰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