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2 09: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856年—1860年
英国
中国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中国战败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结果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前回顾
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达到了吗?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材料一
材料二
没有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拒绝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无理的修约主张,被清政府拒绝。
英国人认为……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
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
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
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
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
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
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县进行非法活动。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土豪恶霸,肇事多起,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1856年,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处马赖等2人死刑。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什么?
借口:“亚罗号事件”(英国)和“马神甫事件”(法国)。
材料: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 美国东亚外交史》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观看《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视频,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发动者和支持者。
开始时间:
1856年
发动者:
英国和法国
支持者:
俄国和美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856.10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 英法联军逼近天津
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60 英法联军借“修约”,占领天津
咸丰帝逃跑,亲王奕 留守
1860.1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控制北京
清政府与英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法签订中法《北京条约》
广州
主谋:英法
帮凶:美俄
天津
北京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火烧圆明园
1860年8月
1860年10月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逃跑,奕 留守
火烧圆明园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第二阶段:(1860年)
恭亲王奕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火烧圆明园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①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②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的变化:
①数量增多;
②从东南沿海向北和内地延申。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共150多万
平方千米
150万平方公里
是什么概念?
41.6个
8个
1个
沙俄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恩格斯《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
100年前,贝加尔湖地区就成为俄国领土,从那时以后,海参崴、伯力、勘察加和其他地区才变成苏联领土。这笔账我们还没清算呢。
——毛泽东
【完成表格,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
原因
侵略者
开放通商口岸
领土主权
外交
1840—1842
1856—1860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中国打开市场
英国
主犯:英法 帮凶:美俄
东南沿海
沿海地区并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割占香港岛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沙俄:侵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原因:扩大侵华权益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攻陷广州、逼近天津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等
背景: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侵略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
结果:签订《北京条约》
面积: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地域:中国东北和西北
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
火烧圆明园与
《北京条约》的签订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A. 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报复 B.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镇压义和团运动
A
C
3、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4、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 英美盟军 B. 反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