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生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甲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0%、嘧啶占60%;乙生物的核酸中含有5种碱基则甲、乙两种生物分别可能是
A.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酵母菌 B.T2噬菌体、蓝细菌
C.烟草花叶病毒、T2噬菌体 D.酵母菌、T2噬菌体
2.下图为如皋某中学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
A.甲同学:“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乙同学:“有两处错误,其中U应改为T”
C.丙同学:“如果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D.丁同学:“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3.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40%,其中一条链上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24%,则互补链中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A.48% B.36% C.18% D.24%
4.H和G分别是果蝇X染色体上的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的部分序列,其转录方向如图所示。H和G序列对应的转录产物分别为
A.④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①
5.基因重叠有多种重叠方式,如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前后两个基因首尾重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A、E和F进行转录时的模板链不一定相同
B.基因A和F重叠部分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相同
C.基因A内部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必然导致其表达产物发生改变
D.基因重叠可以让有限的DNA包含更多的遗传信息
6.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通过图2实验对相关假说进行验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相关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B.转移到新培养液后分裂产生的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只出现中带,可排除全保留复制的假说
C.转移到新培养液后的大肠杆菌至少需要分裂两次并离心,才可验证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转移到新培养液后,推测每一代的DNA经加热变性为单链后再离心,只出现一条1条中带和1条重带
7.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来鉴定PCR产物的常用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的琼脂糖溶液浓度较高时,大分子DNA片段不易分离
B.PCR扩增时,退火温度过低可导致电泳出现多条条带
C.指示剂(如溴酚蓝)通常存在于上样缓冲液中,可用于监测电泳进程
D.两条泳道中电泳条带的位置相同,则两个加样孔内加入的样品相同
8.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
B.在DNA鉴定剂PCR扩增过程中,都存在氢键的断裂过程
C.配制琼脂糖溶液时加入的核酸染料能与DNA分子结合,便于直接进行观察
D.PCR扩增时a个DNA模板分子完成30轮循环共需要a×(2 -2)个引物
9.下图表示PCR过程中某个阶段反应体系的情况,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L、R表示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体内复制与体外复制(PCR)所需能量均只来自dNTP
B.PCR过程中需要添加缓冲液,其中所含的Mg2+可用于激活DNA聚合酶
C.②链从L到R的方向为3'→5',①②链均可作为子链合成的模板
D.引物③的5'端添加了某序列,至少需经3次循环才可获得该序列的双链产物
10.某科研团队通过转基因获得了一种大肠杆菌(工程菌),可作为监测残留在生物组织或环境中的四环素水平的“报警器”,其监测原理如下图所示,天然大肠杆菌不含有图中所示基因。(GFP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启动子1、2是D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基因的转录过程
B.转基因工程菌中TetR基因的表达是GFP基因表达的前提条件
C.转基因工程菌中的GFP基因表达产物还需要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加工
D.当环境中存在四环素时,大肠杆菌可在一定条件下发出绿色荧光
11.下图为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基因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导入受体细胞后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大多为突变型
B.上述过程需要人工设计核糖核苷酸片段作为引物
C.通过电泳检测,可确认基因突变是否成功
D.上述技术流程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12.将某动物(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全部核DNA分子双链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过连续两次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前期互换可导致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若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1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为8条
C.若4个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被32P标记,则该4个子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D.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被32P标记的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13.图示人体正常基因A突变为致病基因a及Hind Ⅲ切割位点。AluI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基因A与基因a互为等位基因,其突变不具有可逆性
B.两种限制酶酶切形成的末端类型不同,均可用E.coliDNA连接酶连接
C.Hind Ⅲ切割基因A时,催化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断裂
D.产前诊断时,该致病基因可选用Hind Ⅲ限制酶开展酶切鉴定
14.某研究小组拟仿照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思路来制备山羊膀胱生物反应器,可以从转基因动物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的W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使用显微注射法将含有W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膀胱细胞中
B.制备的膀胱生物反应器,只有膀胱细胞中才含有W蛋白基因
C.用膀胱生物反应器和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W蛋白使用的启动子相同
D.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不受受体生物性别和年龄限制
15.通过蛋白质工程将胰岛素B链第28位脯氨酸替换为天冬氨酸,研制成“德谷胰岛素”具有快速和长效的特点,极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灵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一般不可通过对天然胰岛素的氨基酸进行直接替换完成
B.若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直接产生的胰岛素可能不具有生物活性
C.根据中心法则可推断出“德谷胰岛素”的唯一脱氧核苷酸序列
D.“德谷胰岛素”的最终获得还需经过基因工程,并验证产品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E)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发育。若BDNE基因表达受阻,则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如图为BDNE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AGC:丝氨酸;UCG:丝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甲过程以核糖核苷三磷酸(NTPs)为原料,需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
B.图1乙过程需要三种RNA的参与,图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由右向左
C.图2tRNA内部存在碱基互补配对,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为丝氨酸
D.精神分裂症可能与miRNA-195基因的表达抑制了BDNE基因的转录过程有关
17.以新鲜洋葱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所用研磨液的成分主要有Tris(缓冲作用)、SDS(去污剂,可使蛋白质线性化)、EDTA(蛋白质变性剂)、NaCl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ris可维持研磨液的pH,防止DNA被破坏
B.SDS可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有利于核物质的释放
C.EDTA可抑制DNA酶的活性,防止研磨过程中DNA被水解
D.研磨、过滤后取沉淀物进行下一步提纯操作
18.双脱氧测序法(Sangtr法)是第一代DNA测序方法。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ddNTP和少量的1种ddNTP进行PCR,再把PCR产物变性,利用电泳进行分离,根据结果确定特定碱基的位置。通过该方法测定并比较某疾病患者与对照个体DNA模板链的一段碱基序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CTACCCGTGAT-3'为对照个体的一段序列
B.ddNTP与ddNTP竞争的延长位点为核苷酸链的5'末端
C.上述PCR反应体系需要足够多的模板链
D.患者该段序列中某位点的碱基T突变为C
19.研究者将乳酸菌内催化乳酸生成的乳酸脱氢酶基因(LDH)导入酿酒酵母,获得能产生乳酸的酵母工程菌株。下图为通过双酶切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GTG为原核生物偏好的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为真核生物偏好的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物1的5'端序列应包含BamHI的识别序列
B.引物1 的5'端序列可以考虑将GTG改为ATG
C.扩增目的基因时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第三步
D.重组质粒以不能合成尿嘧啶的酵母菌株为受体,在缺乏尿嘧啶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
20.(13分)图1、图2分别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及结束阶段示意图,粗线代表母链(a链和b链),细线代表新生链(滞后链和前导链)。端粒是存在于线性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研究发现,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图3是端粒合成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图3
(1)图1中,DNA解旋酶的移动方向与新生链中的 链延伸的方向相反,其合成需要 (填“一个”或“多个”)RNA引物。
(2)DNA复制结束阶段,需去除 并填补相应缺口。由于新生链延伸只能沿5'→3'方向进行,导致图2中 (编号选填)处的引物去除后,缺口无法填补,造成DNA缩短。
(3)图3中端粒酶的水解产物为 ,其作用与 (填“逆转录酶、“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类似,正常人体细胞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端粒酶基因。
(4)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 个端粒、结合图示分析,端粒酶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其作用机制是 (2分)。
(5)下列有关端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分)。
A.端粒酶对维持染色体DNA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B.端粒序列本身通常不直接编码蛋白质
C.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分裂旺盛,可能与端粒酶活性较强有关
D.抑制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的过程
21.(11分)5-ALA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是多种重要物质合成的关键前体,外源施用5-ALA可以提高多种农作物的光合速率。研究人员将酿酒酵母菌的5-ALA合成酶基因 (Heml)和拟南芥HemA1启动子重组,构建了重组基因(YHem1),然后转入草莓体内,获得了3株转基因草莓植株,为草莓新品种的选育创造了条件。请分析回答:
(1)拟南芥HemA1启动子和酿酒酵母菌Hem1的克隆
将拟南芥叶片研磨离心,在上清液中加入 ,静置后出现的白色丝状物就是粗提取的DNA。将丝状物溶于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查阅基因(序列)数据库获取 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凝胶电泳鉴定并 扩增产物,用于后续载体的构建。用同样的方法获取Heml备用。
(2)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分别将拟南芥HemA1启动子、酿酒酵母菌Heml和表达载体进行酶切处理,利用 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处于_的根癌农杆菌中,克隆培养后,抽提农杆菌质粒,酶切鉴定,PCR检测。
(3)草莓外植体的转化和培养
将叶段外植体放入含有YHem1的根癌农杆菌悬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侵染,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不定芽再生率,结果如右图:根据实验结果,侵染时间应选择 分钟侵染时间过长,叶段外植体容易死亡,主要原因是 ,可通过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解决。
(4)转基因草莓鉴定
以草莓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YHem1,发现3株草莓为转YHem1基因株系,再提取3株草莓的 ,通过RT-PCR技术均扩增出了目的条带,说明YHem1基因能在这3株草莓成功 。3株草莓都合成了有活性的5-ALA合成酶,但草莓细胞中的5-ALA含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
22.(12分)细胞内多数基因的表达需要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极其复杂。图1是大肠杆菌利用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的情况,图2是大肠杆菌分解乳糖前合成3-半乳糖苷酶时有关基因的调控机制。请分析回答:
(1)培养大肠杆菌时,培养基中除葡萄糖和乳糖作为碳源外还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
(2分),若将大肠杆菌的DNA双链均用32P标记,置于只含有31P的培养基中复制5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之比为 。若图2过程①获得的mRNA分子中U:A:C:G=2:3:5:4,则形成该RNA的DNA片段中碱基的比例为 。
(2)结合图1、图2分析,从基因表达是否需要调控的角度分析。大肠杆菌细胞内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两种糖类的基因的表达调控情况为:
(2分)
(3)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操纵子的调控,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被消耗完毕,只剩下乳糖时,此时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操纵子处于 (填“开启”或“关闭”)状态。补充完成此状态下操纵子对结构基因的调控过程:只有乳糖时,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形成 ,导致 ,RNA聚合酶识别并与启动子结合,结构基因表达出3-半乳糖苷酶。
(4)研究人员对传统乳糖操纵子的阻遏蛋白进行分子内的光控化改造,利用蓝光可以改变阻遏蛋白的结构,如图3(P为启动子、O为操纵基因)。蓝光照射时,GFP基因的表达情况是 。根据该原理,研究人员构建了如图4基因表达载体,除未标出终止子外,该表达载体缺少的结构是 。
图3
图4
(5)为验证阻遏蛋白光控化改造后的空间控制效果,将光控化改造后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培养基上,蓝光环境下用三角形遮光板遮挡培养基(右图),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描述紫外灯下培养基的实验现象 。
23.(9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女科学家。CRISPR-Cas9技术利用一段与靶序列互补的gRNA引导Cas9核酸酶对特异靶向DNA进行识别和切割。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与AAV病毒结合使用是目的基因靶向敲入的有效途径。请分析回答:
(1)gRNA依据 原则与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后,实现定点切割。设计gRNA时可适当 (填“延长”或“缩短”)gRNA的长度可提高敲除靶基因的准确性。
(2)gRNA引导Cas9核酸酶对靶向DNA进行识别和切割的过程分别涉及 键的形成与 键的断裂。
(3)已知AAV是一种DNA病毒,推测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是 。
(4)将图1中的CRISPR-Cas9相关DNA片段和AAV基因组导入人多能干细胞,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DNA,同时加入图1所示的引物1、2、3野生进行扩增,结果如图2。
引物1和2扩增后检测到条带说明 。根据图2结果推测,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均敲入了目的基因的组别可能是 (2分)。
图2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某些组别中出现多个AAV基因组DNA通过ITR序列连续串联插入,这类细胞的比例高达39%。为了降低AAV基因组DNA串联插入细胞的比例,可以对CRISPR-Cas9相关DNA片段进行改进,增加一个 ,打破这种串联插入。
24.(13分)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作为被干扰素诱导表达的基因,在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科研人员拟构建ISG15基因过表达载体,并在牛肾细胞(MDBK)中表达,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相关过程如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③以cDNA为模板扩增ISG15基因,在PCR体系中除需加入模板、含Mg 的缓冲液、引物外,还需添加 ,在PCR过程中延伸的温度主要取决于 。
(2)过程④为构建PMD-18T-ISG15克隆质粒,该克隆质粒通常需含有 (2分)。
A启动子 B.标记基因 C.限制酶切割位点 D.复制原点 E.终止子
(3)图2为过程⑥构建PEGFP-ISG15表达质粒的相关结构。
CMV启动子可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高表达。EGFP基因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Hind III、BamH I、EcoR V、Bgl II、Xho I为五种限制酶,其中EcoR V酶切后产生平末端;Kanr/Neor是一种抗性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新霉素抗性,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则具有卡那霉素抗性
①该构建过程选择的酶有 (2分)。构建好的PEGFP-ISG15表达质粒,选择引物 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凝胶电泳检测。
②凝胶电泳跑胶后出现大小为 的条带说明该表达质粒构建成功。某样品检测后出现大小为725bp的条带可能的原因是 (2分)
(4)过程⑦为构建的PEGFP-ISG15表达质粒转染至MDBK细胞,在培养MDBK的细胞的培养液中需加入 进行筛选。过程⑧可根据 检测ISG15基因是否在MDBK细胞中成功高表达,该过程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2025-2026学年度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A 2.D 3.B 4.A 5.C 6.D 7.D 8.B 9.B 10.D
11.D 12.B 13.D 14.D 15.C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BC 17.ABC 18.AC 19.ABD
三、 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
20.(13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滞后 多个
(2)(RNA)引物 ③
(3)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逆转录酶 存在
(4)2或4 (2分 )
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修复缩短的端粒(2分)
(5)AB(2分)
21.(11分,每空1分)
(1)冷酒精 2mol/L的NaCl 拟南芥HemA1启动子核苷酸序列 (切胶)回收
(2)DNA连接酶 感受态
(3)5 后期培养过程中农杆菌过度增殖伤害外植体
(4)总RNA 转录 5-ALA迅速用于其他重要物质的合成
22.(12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水、氮源、无机盐 (2分) 1:31 A:T:C:G=5:5:9:9
分解葡萄糖的酶的有关基因始终处于表达状态,而分解乳糖的酶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需 要调控(2分)
开启 阻遏蛋白-乳糖复合物 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
(4)GFP基因不表达 光控化改造后的调节基因
(5)显示三角形的荧光区域
23.(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碱基互补配对 延长
(2)氢 磷酸二酯
(3)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4)目的基因成功敲入 S2 S4 S5(2分)
(5)靶向ITR的gRNA序列
24. (13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dNTP、Taq DNA聚合酶 Taq DNA聚合酶催化的适宜温度
(2)BCD(2分,漏选得1分)
(3) ① EcoR V、T4DNA连接酶(2分,漏选得1分) 1和2
② 790bp ISG15基因反向连接,且选择引物1、3扩增(2分)
(4)新霉素 绿色荧光的强度 排除未转染的MDBK细胞产生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