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 腊八粥
六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会写“腊、粥”等12个生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领会作者想要表达 的意思。
3、模仿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自传性散文《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展示交流
喝腊八粥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风俗。作者不仅写了八儿期盼、喜爱腊八粥,其实他更想写出的是所有中国人对腊八粥的期待、喜爱。
生动形象
表达手法
课文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分别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
以点带面
排比
加强语气
反问
在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手法吧!
互动交流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互动交流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那我饿了!”
语言描写,他把碗盏早早预备好,妈妈却总是说时候还早。八儿已馋得迫不及待。当妈妈说要到夜里时,他马上就说自己饿了,看来小小的八儿为了早点喝上腊八粥还用上了苦肉计。多么天真可爱!
腊(là) 粥(zhōu) 腻(nì) 栗(lì)
咽(yān) 匙(shi) 灌(guàn) 搅(jiǎo)
稠(chóu) 嘟(dū) 熬(áo) 褐(hè)
缸(gāng) 脏(zāng) 筷(kuài)
我会读
匙(shi钥匙)
(chí汤匙)
咽(yān咽喉)
(yàn咽下)
(yè呜咽)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展示交流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从对话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八儿的馋嘴、可爱。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提到了“腊八粥”。回忆一下,老舍先生是怎样介绍腊八粥的?
展示交流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并画下来。
方法习得
性格分析法
语 言
动 作
神 态
心 理
外 貌
如:本文对八儿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体现了八儿的可爱、嘴馋的性格特点,表现出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归纳主题
展示交流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从对话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八儿的馋嘴、可爱。
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互动交流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
语言描写。腊八粥虽然还在锅里叹气,八儿却已经充满了期待。他已经在心里为全家人分好了粥。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他正好借机可以多吃两碗,展现了孩子的天真童趣。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八儿那窃喜的表情。怕妈妈不答应,又为妈妈也安排了吃三碗,连续两句“吃三碗”,小孩子的馋样儿跃然纸上。
升华主题
本文选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进行叙述,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浓郁的民俗文化
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的根
精神文化的源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2)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3)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文特点
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
对话贯穿
详略得当
温 馨
和
谐
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
展示交流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时,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此时的心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看不到锅中的一切,只能猜想,充满了对锅中各种食材的想象。八儿可爱的馋样儿跃然纸上。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1):男女老少皆爱腊八粥
(2-17): 盼粥 想粥
猜粥 看粥
(18、19):一家人其乐融融
喝粥
八儿活泼可爱
家庭和睦温馨
腊八粥
结 构
内 容
主 题
详
略
民俗文化
展示交流
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找出关键词和第13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看了腊八粥之后,八儿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随堂小测 素养提升
一、判断题。
1.本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 )
2.“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个句子是一个设
问句。 ( )
3.本文详写的部分是等粥,略写的部分是喝粥。( )
4.写人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表
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
因为……所以……
一……就……
即使……也……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妈妈说:“( )饿了,( )得到太阳落下时
才准吃。”
2.( )进灶房,( )听到那锅中叹气的声音。
3.八儿( )好奇,( )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
东西。
即使 也
一 就
因为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