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从军行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从军行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2 18: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
1
能想象《从军行》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了解作者
e7d195523061f1c0600ade85ab8d19863d296bbd6d3c8047FB0A4867354E4F1E3A7DEAE3C4C4B5C9777EC9E9D7F78045DB0296A4194571101A21F67FC7D6C39966CE50B69116E2EE84E571E25F3C0CCE76257F20D20A10EC537F3EDFBC5AA7A5007403E0A5ADC4F81B10D97299F0023A283CC3E3DB7539ABD7B2507B6D0A163E2E3D077E35BEC8DE
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
王昌龄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其绝句成就尤高。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形象鲜活。明王世贞曾把其七言绝句与李白之作同列为“神品”。
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
理解题目
说一说:通过题目,你能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从 军 行

从 军
参 军
标题中加“歌”“引”
“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
《从军行》,注意读出节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前两句诗,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互动课堂
青 海 长 云 暗 雪 山,
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
大意:边塞一带阴云密布,风烟滚滚,皑皑雪山都显得黯然无光,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
青 海 湖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遮蔽

青 海
玉 门 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到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它们描写的是哪里的环境?
青海湖
祁连山
玉门关
西北边塞
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西北边塞辽阔的景象
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
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
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大意: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保家卫国的决心
穿透,磨破
穿
楼 兰
时间之漫长 战事之频繁
敌军之强悍 决心之强大
从这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听到了哪些声音?
黄沙漫天、将士的铠甲都磨破了
刀剑撞击声、厮杀声
将士们为保家卫国血战到底的豪迈气概,这也是诗人爱国之情的体现。
借助注释,想一想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青海 暗雪山
孤城 玉门关
百战 穿金甲
不破 终不还
边塞景物
誓死卫国
图解结构
辽阔萧条
豪情壮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唐】王昌龄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