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突破课堂】第七章 概率--26版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84.6K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北师大版(2019) | ||
科目 | 数学 | ||
更新时间 | 2025-09-03 11:34:34 |
因为P(F)-P(G)=+2p1p2-2p1-(++2p1p2-p2-p1)=--p1+p2=--p1p2(p2-p1)<0,
所以P(F)
因为P(F)-P(H)=+2p1p2-2p1-(2p1p2-p2-p1)=(1-p1)+p2>0,所以P(F)>P(H),所以P(G)>P(F)>P(H),故D正确.
9.BC 事件A与事件B能同时发生,故事件A,B不是互斥事件,故A错误;
因为P(A)==,P(B)==,P(AB)==,所以P(AB)=P(A)P(B),故A与B相互独立,故B正确;
事件C={(1,5),(2,4),(3,3),(4,2),(5,1)},事件D={(1,6)},不可能同时发生,故事件C与D互斥,故P(C∪D)=P(C)+P(D)=+=,故C正确;
A∩B表示“第一枚出现奇数点,第二枚出现偶数点”,则A∩B={(1,2),(1,4),(1,6),(3,2),(3,4),(3,6),(5,2),(5,4),(5,6)},又C={(1,5),(2,4),(3,3),(4,2),(5,1)},
所以(A∩B)∩C= ,(A∩B)∪C≠Ω,故事件A∩B与事件C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D错误.
10.ACD 对于A,A的各位数字都可能为0或1,则A的所有试验结果构成的样本空间中有25=32个样本点,A正确;
对于B,P(A=11100)==P(A=00011),B错误;
对于C,若A的各位数字之和是4,则5个数字中有4个“1”和1个“0”,可能的情况有11110,11101,11011,10111,01111,共5种,其概率为,C正确;
对于D,由于a1=1,数字A中恰有2个0,即在a2,a3,a4,a5中恰好有2个0,2个1,可能的情况有0011,1100,1001,1010,0101,0110,共6种,
其概率P=6××=,D正确.
11.ABD 设四支足球队分别为a,b,c,d.
因为四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所以总共进行6场比赛,比赛的结果共有26=64(种).
对于A,这6场比赛中,若四支足球队在前4场比赛中各赢1场,则剩下的2场比赛中必然有两支或一支队伍获胜,那么所得成绩不可能都一样,故四支球队并列第一名是不可能事件,故A正确.
对于B,在(a,b),(b,c),(c,d),(a,d),(a,c),(b,d)这6场比赛中,依次获胜的可以是a,b,c,a,c,b,此时a,b,c三支球队所得成绩相同,并列第一名,故B正确.
对于C,在(a,b),(b,c),(c,d),(a,d),(a,c),(b,d)这6场比赛中,恰有两支球队并列第一名有6种可能,若为a,b并列,则分两类,第一类:a赢b,有2种情况,分别是这6场比赛中获胜的是a,b,c,d,a,b或a,b,d,a,c,b.第二类:b赢a,同理,也有2种情况,即若a,b并列第一名,则有4种情况.故恰有两支球队并列第一名的概率为6×=,故C错误.
对于D,在四支球队中选一支球队为第一名有4种可能,此时这支球队比赛的3场都胜,另外3场比赛有23=8种结果,故只有一支球队获得第一名的概率为×4=,故D正确.
12.答案
解析 这两个组件都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是×=.
13.答案 2;
解析 由题意得被抽取的5人中女生的人数为5×=2,分别设为a,b,则男生的人数为3,分别设为A,B,C,
从被抽取的这5人中抽取2人的所有情况有(A,B),(A,C),(A,a),(A,b),(B,C),(B,a),(B,b),(C,a),(C,b),(a,b),共10种,
其中恰有1个男队长的情况有6种,故所求概率为=.
14.答案
解析 甲比乙投中次数多的可能情形有两种:甲投中1次,乙投中0次;甲投中2次,乙投中1次或0次,分别记为事件A,B.因为P(甲投中1次)=p(1-p)+(1-p)p=,P(乙投中0次)=(1-q)2,所以P(A)=(1-q)2,因为P(甲投中2次)=p2=,P(乙投中1次)=q(1-q)+(1-q)q=2q(1-q),所以P(B)=×[2q(1-q)+(1-q)2],显然事件A,B互斥,所以由甲比乙投中次数多的概率为得P(A)+P(B)=,即(1-q)2+×[2q(1-q)+(1-q)2]=,即9q2-36q+20=0,解得q=或q=(舍去).故q的值为.
15.解析 (1)从1,2,3,4,5中任取2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则此试验的样本空间为{12,13,14,15,21,23,24,25,31,32,34,35,41,42,43,45,51,52,53,54}.(3分)
(2)该试验共有20种情况,其中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共有8种情况,
则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6分)
(3)组成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共有8种情况,
则组成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8分)
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且为3的倍数共有4种情况,
则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且为3的倍数的概率为=.(10分)
记“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为事件A,“组成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为事件B,则“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且为3的倍数”为事件AB,
P(A)=,P(B)=,P(AB)=,
由×=≠,可得P(A)P(B)≠P(AB),(12分)
则事件“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与事件“组成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不相互独立.(13分)
16.解析 (1)设甲、乙、丙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P(A)=,(2分)
由题意得(4分)
∴
∴或(6分)
∴乙做对这道题的概率为,丙做对这道题的概率为,或乙做对这道题的概率为,丙做对这道题的概率为.(8分)
(2)设甲、乙、丙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为事件D,
则P(D)=P(A)·P()·P()+P()·P(B)·P()+P()·P()·P(C),(11分)
则P(D)=××+××+××=,或P(D)=××+××+××=,(13分)
∴甲、乙、丙中恰有一个人做对这道题的概率为.(15分)
17.解析 (1)设事件A为“甲同学答对第一题”,B为“乙同学答对第一题”,C为“甲、乙两人均答对第一题”,D为“甲、乙两人恰有一人答对第一题”,
则P(A)=p,P(B)=q,C=A∩B,D=(A∩)∪(∩B),且A与B相互独立,A∩与∩B互斥,(2分)
∴P(C)=P(A∩B)=P(A)P(B)=pq=,
P(D)=P(A∩)+P(∩B)=P(A)[1-P(B)]+[1-P(A)]P(B)=p(1-q)+(1-p)q=,
解得p=,q=或p=,q=.(4分)
∵p>q,∴p=,q=.(6分)
(2)设事件Ai为“甲同学答对了i道题”,Bi为“乙同学答对了i道题”,i=0,1,2,
则P(A1)=×+×=,P(A2)=×=,
P(B1)=×+×=,P(B2)=×=.(10分)
设事件E为“甲、乙两人共答对3道题”,则E=(A1∩B2)∪(A2∩B1),且A1∩B2与A2∩B1互斥,(13分)
∴P(E)=P(A1∩B2)+P(A2∩B1)=×+×=,
∴甲、乙两人共答对3道题的概率为.(15分)
18.解析 (1)由题中频率分布直方图得10×(0.005+m+0.030+0.035+0.010)=1,解得m=0.020.(1分)
估计初赛的平均成绩为55×0.05+65×0.2+75×0.3+85×0.35+95×0.1=77.5(分).(2分)
(2)由(1)知,成绩在[60,70),[70,80)内的频率之比为0.2∶0.3=2∶3,
则在[60,70)中随机抽取了5×=2(人),分别记为a,b,
在[70,80)中随机抽取了5×=3(人),分别记为c,d,e,(4分)
从5人中随机抽取2人的样本空间Ω={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个样本点,(5分)
设事件A=“至少有1名学生的成绩在[60,70)内”,则A={ab,ac,ad,ae,bc,bd,be},共7个样本点,(6分)
因此P(A)=,所以至少有1名学生的成绩在[60,70)内的概率为.(7分)
(3)若首场由甲、乙比赛,则甲获胜有三种情况:
①甲、乙比赛甲胜,甲、丙比赛甲胜,概率为×=,(8分)
②甲、乙比赛甲胜,甲、丙比赛丙胜,丙、乙比赛乙胜,乙、甲比赛甲胜,概率为×××=,(9分)
③甲、乙比赛乙胜,乙、丙比赛丙胜,丙、甲比赛甲胜,甲、乙比赛甲胜,概率为×××=,(10分)
所以最终甲获胜的概率为++=;(11分)
若首场由甲、丙比赛,则甲获胜有三种情况:
①甲、丙比赛甲胜,甲、乙比赛甲胜,概率为×=,(12分)
②甲、丙比赛甲胜,甲、乙比赛乙胜,乙、丙比赛丙胜,丙、甲比赛甲胜,概率为×××=,(13分)
③甲、丙比赛丙胜,丙、乙比赛乙胜,乙、甲比赛甲胜,甲、丙比赛甲胜,概率为×××=,
所以最终甲获胜的概率为++=;(14分)
若首场由乙、丙比赛,则甲获胜有两种情况:
①乙、丙比赛丙胜,丙、甲比赛甲胜,甲、乙比赛甲胜,概率为××=, (15分)
②乙、丙比赛乙胜,乙、甲比赛甲胜,甲、丙比赛甲胜,概率为××=,
所以最终甲获胜的概率为+==.(16分)
因为>>,
所以首场由甲、乙比赛才能使甲获胜的概率最大.(17分)
19.解析 (1)由题意知,数据的中位数为=1,(1分)
数据的众数为0.82,(2分)
数据的极差为1.68-0.07=1.61,(3分)
30×80%=24,
故估计这批鱼该项数据的80%分位数为=1.34.(5分)
(2)(i)记“两条鱼最终均在A水池内”为事件M,
则P(M)=×=,(7分)
记“两条鱼最终均在B水池内”为事件N,
则P(N)=×=.(9分)
∵事件M与事件N互斥,
∴两条鱼最终在同一水池内的概率为P(M∪N)=P(M)+P(N)=+
=. (11分)
(ii)记“两条鱼同时从第一个小孔通过”为事件C1,“两条鱼同时从第二个小孔通过”为事件C2,……,“两条鱼同时从第十个小孔通过”为事件C10,
∵两鱼的游动互不影响,且等可能地从其中任意一个小孔通过,
∴P(C1)=P(C2)=…=P(C10)=×=.(13分)
记“两条鱼由不同小孔从A水池进入B水池”为事件C,
则C与C1∪C2∪…∪C10对立,
又事件C1,C2,…,C10互斥,
∴P()=P(C1∪C2∪…∪C10)=10×=,(15分)
故P(C)=1-P()=.(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