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十二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24·温州期中)世界最早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产生之初( )
A.彼此交流并孕育统一性
B.都出现了象形文字
C.独立发展且呈现多元化
D.均以农耕文明为主
2.(2024·丽水期末)“世界历史以及各个文明地区的历史,其记录与叙述都是轴心文明的创立者,诸轴心文明分散在亚欧大陆相距遥远的地区,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和思考。”材料表明( )
A.古代文明遵循着完全相同的发展轨迹
B.早期人类文明间有密切的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亚欧大陆有着一样的地理环境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这两项规定意在( )
A.保护自由民的财产
B.确保城邦民主制度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压制低种姓的成员
4.(2022·浙江学考)史诗是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 )
A.《天方夜谭》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吉尔伽美什》
5.古代法老修建了众多神庙,其中就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下图中 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4·湖州期末)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符合古埃及文明特征的是( )
A.佛教是重要的思想流派
B.莎草纸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
D.发明了古老的楔形文字
7.(2024·台州期中)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位男子: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这位男子( )
A.处于印度社会的最底层
B.其子可以加入武士集团
C.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吠舍
D.可以娶刹帝利女子为妻
8.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人类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文明成果,代表了人类先祖的智慧结晶。下列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属于古印度地区的是( )
A.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B.特产莎草被加工成重要的书写材料莎草纸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并提出按位计值法
D.创作了大量悲剧和喜剧以及神话传说作品
9.(2024·杭州学考模拟)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指“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或者“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亦即“全权公民”。“全权公民”群体的出现得益于( )
A.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B.古代帝国的长期扩张
C.寡头政体的权利保障 D.封臣对封君绝对效忠
10.(2024·台州期末)贝希斯顿山崖上的铭文中,国王大流士说:“这些都是臣属于我的国家,由于阿胡拉马兹达的仁慈,它们向我屈服,向我进贡。无论夜晚或白天我给它们下达怎样的命令,它们都要执行。”铭文可以印证波斯帝国( )
A.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B.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国王是政权的核心以及君权神授
D.官僚体系以及税收制度比较完善
11.(2023·浙江学考)根据下面信息判断,该人物为( )
A.伊凡四世 B.大流士一世
C.汉谟拉比 D.亚历山大大帝
12.伴随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等地,其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字等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主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完成
C.加速了地中海世界的统一
D.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
13.某帝国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不断向地中海地区扩张,把整个地中海变成其内海。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亚述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14.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 )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15.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与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塑,两者在发饰、表情和站立姿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可知( )
①埃及雕塑对希腊雕塑的借鉴 ②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③早期文明发展的独立性和多元性 ④希腊雕塑模仿埃及雕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4·台州期中)“字母的创造跟东地中海的贸易有重大关系,贸易需要记账,经商需要知识”,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下列关于腓尼基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埃及象形文字出现得更早
B.向西传直接演化为拉丁字母
C.处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
D.是欧洲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17.(2024·台州期中)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大多模仿埃及
B.冶铁技术从希腊扩散到西亚和埃及
C.西亚的神话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D.2世纪,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18.(2024·培优联盟期中)下边文本框是某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历史主题时搜集到的一些材料目录。这一历史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1)冶铁技术的传播 (2)甘英出使大秦 (3)字母文字的演化 (4)亚历山大东征
A.人类文明的产生 B.古代帝国的扩张
C.古代文明的交流 D.文明的多元一体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10分)
19.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摘译自埃及历史铭文
材料二 古代希腊文化是世界文明中一支绚烂多彩的奇葩,它成果辉煌,影响深远,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但是,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老的地位,并写出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古代希腊文化汲取埃及和西亚文化的例子,并用史实论证古代希腊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5分)课时训练十二 古代文明的
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世界最早的文明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和交通限制,彼此独立发展、各具特色,且联系很少,C项正确;“彼此交流并孕育统一性”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A项;两河流域先民使用楔形文字,排除B项;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不属于农耕文明,排除D项。
2.C 根据材料“诸轴心文明分散在亚欧大陆相距遥远的地区,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和思考”可知,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和思考,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C项正确;“完全相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早期人类文明间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阻隔,交流并不密切,排除B项;亚欧大陆的地理环境并不相同,排除D项。
3.C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伤害自由民之子的眼睛,则需要毁掉自己的眼睛来赔偿,如果伤害奴隶的眼睛,则只需赔钱即可,说明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而言,法典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主要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C项;古巴比伦时期属于奴隶制国家,保护自由民的利益即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排除A项;古巴比伦时期是奴隶制中央集权的国家,排除B项;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古印度地区,排除D项。
4.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故选D项。
5.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的,故题干历史现象发生在古埃及。①是古埃及;②是古西亚;③是古印度;④是古代中国,故选A项。
6.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莎草纸是重要的出口物资,B项正确;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是古印度的重要思想流派,排除A项;古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排除C项;发明了古老的楔形文字的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排除D项。
7.C 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根据材料“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可知,这位男子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C项正确;处于印度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排除A项;吠舍的儿子不可以加入武士集团,排除B项;吠舍不被允许与刹帝利通婚,排除D项。
8.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并提出按位计值法,故选C项;楔形文字发源于古代西亚地区,排除A项;莎草纸是古埃及的特产,排除B项;古希腊人创作了大量的悲剧和喜剧以及神话传说作品,排除D项。
9.A 古代希腊的“全权公民”群体的出现得益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其是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的基础条件,A项正确;古代希腊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也没有进行长期的扩张,排除B项;寡头政体主要维护一小部分社会精英的利益,这与“全权公民”的意义冲突,排除C项;“封臣对封君绝对效忠”是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特色之一,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10.C 根据材料“国王大流士说……‘它们都要执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国王大流士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C项正确;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但材料未强调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波斯帝国地方实行行省制,但材料没有提及行省制,排除B项;波斯帝国官僚体系以及税收制度比较完善,但材料与税收、官僚体系无关,排除D项。
11.D 根据材料“马其顿军”“东征”“吞并波斯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人物为亚历山大大帝,D项正确;伊凡四世是俄罗斯沙皇,与“统一希腊全境”相悖,排除A项;大流士一世是波斯国王,与“吞并波斯帝国”相悖,排除B项;汉谟拉比是西亚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排除C项。
12.A 据材料“伴随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等地……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与东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项;亚历山大东征既有暴力征服,也有和平渐进的潜移默化,排除B项;罗马的扩张加速了地中海世界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强调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古希腊文化的繁荣,D项对材料理解不全面,排除。
13.D 古代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些国家,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D项正确。
14.C 据材料可知,在古代罗马帝国统治的广大地区,诞生并传播了基督教、拉丁文,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故选C项;A、B两项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古希腊源于爱琴海,排除D项。
15.B 据材料可知,古代希腊雕塑出现时间稍后,古代埃及雕塑出现时间较早,两者存在相似性,可推断希腊雕塑借鉴埃及雕塑,而非埃及雕塑借鉴希腊雕塑,①不符合题意;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雕塑的相似之处与两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有关,反映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文明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性,而非独立性和多元性,③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最初的雕塑,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
16.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这里处于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C项正确;埃及象形文字的出现时间早于腓尼基字母,排除A项;腓尼基字母为拉丁字母出现提供了条件,不是“直接演化”,排除B项;欧洲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说法绝对,排除D项。
17.B 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冶铁技术从希腊扩散到西亚和埃及”的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大多模仿埃及,西亚的神话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2世纪,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三者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18.C 亚历山大东征吸收了东方文化,传播了希腊文化;而冶铁技术的传播、字母文字的演化、甘英出使大秦都是古代文明交流的具体体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文明的交流,而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生,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文明的交流,并不全是古代帝国的扩张,B项没有全面体现材料目录全部内容,排除;材料仅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一体”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9.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地位,据材料一“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可知,至高无上。第二小问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是列举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希腊时期。第一小问举例,结合所学知识从希腊神话吸收西亚神话、模仿埃及雕塑、借鉴西亚腓尼基字母等方面举例即可。第二小问认识,对题干古希腊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位:至高无上。(1分)
成就: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4分,写出四点即可)
(2)举例:吸收西亚神话,雕塑艺术模仿埃及雕塑,借鉴西亚的腓尼基字母。(3分)
论证: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