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行四边形 习题课件(9份打包) 2025-2026学年数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平行四边形 习题课件(9份打包) 2025-2026学年数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23:05:09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3 三角形的中位线
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___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符号语言:如图,
∵AD=BD,AE=CE,
∴DE是△ABC的中位线.
两边中点
【注意】
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不同.
知识点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于第三边,且_____第三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如图,
∵DE是△ABC的中位线,
∴_______且__________.
平行
等于
DE∥BC
DE= BC
知识点3 与三角形中位线相关的结论
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_____.
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_____的小三角形.
3.三条中位线将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_____的平行四边形.
一半
全等
相等
知识点4 中点四边形
1.定义: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_____所得到的四边形叫中点四
边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D,DC,CB,AB
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为中点四边形.
中点
2.相关结论:
(1)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都是___________.
(2)中点四边形周长是原四边形_______长度之和.
(3)中点四边形面积是原四边形面积的_____.
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
一半
知识点5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论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三角形
的第三边.可简记为:中点+平行 另一中点.
考点1 利用中位线进行计算和证明
典例1 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BC,CA的中
点,若△DEF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___.
20
思路导析 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AB=2EF,BC=2DF,AC=2DE,由△DEF的周长为10,得EF+DE+DF=10,所以2EF+2DE+2DF=20,即可得△ABC的周长.
变式1 [2024·广安]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若∠A=45°,∠CED=70°,则∠C的度数为( )
A.45° B.50°
C.60° D.65°
变式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PEF=18°,求∠PFE的度数.
考点2 添加辅助线构造中位线
典例2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点M,N,P,Q分别是AD,BC,BD,AC的中点,连接MN,PQ,请你探究MN与P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思路导析 连接MP,PN,NQ,MQ,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MPNQ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证明即可.
变式 如图,在 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连接EF交对角线BD于点G.求证:EG=FG.
证明: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
连接OE,O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
∴OE∥BC,OF∥AB,
∴四边形OEBF是平行四边形,
∴EG=FG.
考点3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论
典例3 在△ABC中,AD=BD,DE∥AC,DE=3,则AC=__.
思路导析 由已知“AD=BD,DE∥AC”,根据“中点+平行 另一中点”可得点E为BC的中点,从而可得DE为△ABC的中位线,所以DE= AC.
6
变式 在Rt△ABC中,∠C=90°.DF⊥AC,DE⊥BC,点F为AC的中
点,若△ABC的周长为10 cm,则△DEF的周长为_____.
5 cm
1.[2024·兰州]如图,小张想估测被池塘隔开的A,B两处景观之间的距离,他先在AB外取一点C,然后步测出A,C,BC的中点D,E,并步测出DE的长约为18 m,由此估测A,B之间的距离约为( )
A.8 m B.24 m
C.36 m D.54 m
2.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已知∠ADE=65°,则∠CFE的度数为( )
A.60° B.65°
C.70° D.75°
3.如图,AC,BD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分别是AD,BC
的中点,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顺次连接EM,MF,FN,NE,
若AB=CD=2,则四边形ENFM的周长是__.
4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AB=50°,∠CBA=
70°,P,M,N分别是AB,AC,BD的中点,若BC=6,求△PMN
的周长.
∴∠BPN=∠BAD=50°,
∴∠MPN=180°-50°-70°=60°,
又∵PM=PN,
∴△PMN为等边三角形,
∴PM=MN=PN=3,
∴△PMN的周长为9.
5.[2024·赤峰]如图,在△ABC中,D是AB的中点.
(1)求作:AC的垂直平分线l(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l交AC于点E,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BE,CF.补全图形,并证明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解:(1)直线l如图所示,
6.[2024·扬州期中]如图,已知△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为OB,OC的中点.
(1)求证:MD和NE互相平分;
(2)若BD⊥AC,OC2=32,OD+CD=8,求△OCB的面积.
(2)∵MD和NE互相平分,
∴OD=OM,
∵点M是OB的中点,
∴OB=2OM,
∴OB=2OD.
∵BD⊥AC,OC2=32,
∴OD2+CD2=OC2=32,
∵OD+CD=8,(共25张PPT)
第2课时 多边形的外角和
知识点1 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_______所组成的角,叫做这
个多边形的外角.
延长线
【注意】
多边形的内角与相邻外角互补.
知识点2 多边形的外角和
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这个多
边形的外角和.
知识点3 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______.
360°
【注意】
(1)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定值,与边数无关.
(2)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 .
考点1 多边形的外角
典例1 [2025·承德期末]如图,图1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窗格,其中冰裂纹图案象征着坚冰出现裂纹并开始消融,形状无一定规则,代表一种自然和谐美.图2是从图1冰裂纹窗格图案中提取的由五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则∠1+∠2+∠3+∠4+∠5的度数是( )
A.180° B.360°
C.540° D.700°
思路导析 根据多边形外角和求解即可.
变式 [2024·遂宁]佩佩在“黄娥古镇”研学时学习扎染技术,得到一个内角和为1080°的正多边形图案,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 )
A.36° B.40°
C.45° D.60°
考点2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综合应用
典例2 有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比是9∶2,则n边形的
边数为___.
11
思路导析 根据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由题意,得(n-2)·180°∶360°=9∶2,
解得n=11.
变式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
(1)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该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考点3 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解决周长相关问题
典例3 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米后向左转72°,再沿直线前进5米,又向左转72°……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共走路程为( )
A.20米 B.25米
C.30米 D.35米
思路导析 根据题意,小明走过的路程是正多边形,先用360°除以72°求出边数,然后再乘以5米即可.
解析:∵小明每次都是沿直线前进5米后向左转72度,
∴他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
∴边数n=360°÷72°=5,
∴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5×5=25(米).
【规律总结】
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用外角和求正多边形的边数直接用360°除以一个外角度数即可.
变式 [2024·望城区期末]如图,小林从点P向西直走6米后,向
左转,再走6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了72米回到点P,则α
为_____.
30°
考点4 多边形的多角和的计算
典例4 如图所示,求∠A+∠B+∠C+∠D+∠E+∠F+∠G的度数.
思路导析 设法将这几个角转移到一个多边形中,然后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求解.
解:连接BF,则∠A+∠G=∠1+∠2.
∴∠A+∠ABC+∠C+∠D+∠E+∠EFG+∠G=(5-2)×180°=540°.
变式 填空:
(1)如图1所示,∠A+∠B+∠C+∠D+∠E+∠F=____度;
(2)如图2所示,∠A+∠B+∠BCE+∠ADF+∠E+∠F=____度.
图1
图2
360
360
1.[2024·西藏]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A.900° B.720°
C.540° D.360°
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
A.5条 B.14条
C.9条 D.20条
3.[2024·济南]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5°,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
A.正六边形 B.正七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九边形
4.[2024·赤峰]如图,是正n边形纸片的一部分,其中l,m是正n边形两条边的一部分,若l,m所在的直线相交形成的锐角为60°,则n的值是( )
A.5 B.6
C.8 D.10
5.如图,已知∠1=60°,∠C+∠D+∠E+∠F+∠A+∠B
=______.
240°(共25张PPT)
第五章 平行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知识点1 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____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如图,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记作 ABCD.
符号语言:如图,∵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_______的两个顶点连成的
线段.平行四边形共有__条对角线.
平行
不相邻
2
知识点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1.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_____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_____
是它的对称中心.
2.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且_____.
符号语言: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AB∥CD,AD∥BC.
中心
交点
平行
相等
3.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
符号语言: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B,∠C=∠A.
相等
考点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典例1 如图,在 ABCD中.EF∥GH∥BC,MN∥AB,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13个 B.14个
C.15个 D.18个
思路导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逐个找出.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按顺序逐一判断即可.
如图,则图中的四边形AEOM,AGPM,ABNM,EGPO,EBNO,GBNP,MOFD,MPHD,MNCD,OPHF,ONCF,PNCH,AEFD,AGHD,ABCD,EGHF,EBCF和GBCH都是平行四边形,共18个.
变式 如图所示,DE∥BC,DF∥AC,EF∥AB,图中共有__个平行
四边形.
3
考点2 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
典例2 以 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为原点,平行于AB边的直线为
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A点坐标为(-2,-1),
则C点坐标为_______.
(2,1)
思路导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再根据 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为原点和点A的坐标,即可得到点C的坐标.
变式 [2025·德州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交AD于点F,交BC于点E.若AB=6,AC=
8,AD=1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
12
考点3 平行四边形的边的性质
典例3 在 ABCD中,∠A的平分线把BC分成长
度是3和4的两部分,则 ABCD的周长是_______.
思路导析 设∠A的平分线与BC交于点E,根据AE平分∠BAD及AD∥BC可得出AB=BE,BC=BE+EC,从而根据AB,BC的长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20或22
解析:在 ABCD中,
AD∥BC,∴∠DAE=∠AEB.
∵AE平分∠BAD,
∴∠BAE=∠DAE,
∴∠BAE=∠BEA,
∴AB=BE.
当BE=3,EC=4时,
ABCD的周长为
2(AB+BC)=2×(3+3+4)=20;
当BE=4,EC=3时,
ABCD的周长为
2(AB+BC)=2×(4+4+3)=22.
【规律总结】
1.角平分线+平行线 等腰三角形.
2.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可由二推一.
变式 [安顺中考]如图,在 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BCD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AB=3,AD=4,则EF的长是( )
A.1 B.2
C.2.5 D.3
考点4 平行四边形的角的性质
典例4 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3,则其中较大的内角是( )
A.45° B.60°
C.120° D.135°
思路导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性质,可设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x°和3x°,则x+3x=180,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析:设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x°和3x°,
由题意,得x+3x=180,
解得x=45.
所以,较大的角是3×45°=135°.
变式 [2024·任城区期末]如图,在 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BE=CD,连接AE,∠D=50°,则∠DAE的度数为( )
A.65° B.60°
C.55° D.50°
1.[2024·潍坊期末]在 ABCD中,∠A与∠B的度数之比为1∶2,则∠C的度数是( )
A.120° B.100°
C.80° D.60°
2.[贵阳中考]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CED的周长为6,则 ABCD的周长为( )
A.6 B.12
C.18 D.24
3.[2023·株洲]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D
=3,∠DAB的平分线AE交线段CD于点E,则EC=__.
2
4.[2023·凉山州]如图, ABCO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是
(0,0),(3,0),(1,2).则顶点B的坐标是_______.
(4,2)
5.[2023·淄博]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是边BC和AD上的
点,连接AE,CF,且AE∥CF.
求证:(1)∠1=∠2;
(2)△ABE≌△CDF.
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F∥EC,
又∵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1=∠2;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共25张PPT)
第3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
知识点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符号语言:如图,
∵OA=OC,OB=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
知识点2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选择
已知条件 证明思路
一组对边相等 (1)另一组对边也相等
(2)相等的边也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 (1)另一组对边也平行
(2)平行的边也相等
对角线相交 对角线互相平分
考点1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典例1 如图所示, 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G在直线AC上,AE=CG,点F,H在直线BD上,BF=DH,
求证:EF=HG.
思路导析 欲证明EF=HG,只要证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AE=CG,BF=DH,
∴OA+AE=OC+CG,OB+BF=OD+DH,
∴OE=OG,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F=HG.
变式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BC,AD于点E,F,点G,H分别为OB,O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OD≌△EOB(ASA).
∴FO=EO.
又∵G,H分别为OB,OD的中点,
∴GO=HO,
∴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2 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典例2 [聊城中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且AO=CO,点E在BD上,满足∠EAO=∠DCO.
(1)求证: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BC,CD=5,AC=8,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
变式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A,DC的延长线上,且AE=CF,连接EF,分别交AD,BC,AC于点G,H,O.
求证:AC与GH互相平分.
证明:如图,连接AF和C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即AE∥CF.
∵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OE=OF,OA=OC.
∵BE∥DF,
∴∠BEF=∠DFE.
∵AD∥BC,
∴∠EGA=∠EHB.
又∵∠EHB=∠FHC,
∴∠EGA=∠FHC.
1.[2024·乐山]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BC上,线段EF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O且互相平分,若AD=BC=10,AB=6,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
A.26
B.32
C.34
D.36
3.若AC=10,BD=8,AC与BD相交于点O,那么当AO=__,DO=
__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4.[2024·济宁]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OA=OC,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使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4
OB=OD(答案不唯一)
5
5.[2023·杭州]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
点O,点E,F在对角线BD上,且BE=EF=FD,连接AE,EC,CF,
FA.
(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E的面积等于2,求△CFO的面积.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BO=DO,
∵BE=DF,
∴EO=FO,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BE=EF,
∴S△ABE=S△AEF=2.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S△AEF=S△CEF=2,EO=FO,
∴S△CFO=1.
6.如图,AB∥CD,P为AC的中点,点E为射线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重合),连接EP,并使EP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F,连接CE,AF.
求证:EC∥AF.
证明:∵AB∥CD,
∴∠EAP=∠FCP,
∵P为AC的中点.
∴AP=CP.
又∵∠APE=∠CPF,
∴△APE≌△CPF(ASA).
∴PE=PF.
又∵AP=PC,
∴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EC∥AF.(共24张PPT)
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第1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
知识点1 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___.
(n-2)·180°
(n-3)
(n-2)
考点1 多边形的内角和
典例1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求此多边形的边数.
思路导析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由题意,得(n-2)·180°=n·144°.
∴n=10.
∴此多边形的边数为10.
变式1 [2024·乐山]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最小的是( )
变式2 [2022·怀化]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七边形 B.八边形
C.九边形 D.十边形
考点2 多边形的对角线
典例2 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8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总数是( )
A.88 B.44
C.45 D.50
变式 过某个多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
了4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共有__条对角线.
9
考点3 多边形内角和的整除性的应用
典例3 小明同学在计算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时不小心多加了一个内角,得到的内角和为1 755°,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的值是多少?多加的这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
思路导析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多算的一个内角为x,则(n-2) 180°=1 755°-x,然后依据0°<x<180°可求得n的范围,再依据n为正整数可确定出n的值,然后由x=1 755°+360°-180°n可求得x的值.
∵n为整数,
∴n=11,
∴x=1 755°-180°×(11-2)=135°.
变式 某同学在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得到的答案是2 300°,
老师指出他少加了一个内角的度数,你知道这个同学计算的是
几边形的内角和吗?他少加的那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
1.[2024·云南]一个七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A.540° B.900°
C.980° D.1080°
2.[2024·路桥区期末]如图,正八边形和正六边形的一边重合,则∠ABC的度数为( )
A.10° B.15°
C.20° D.25°
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 440°,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是( )
A.9
B.10
C.8或9或10
D.9或10或11
4.[2024·临夏州]“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图1
窗棂的外边框为正六边形(如图2),则该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______.
120°
5.[2024·宁夏]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的内部,以CD边为边作
正方形CDFH,连接BH,则∠BHC=___°.
81
6.从九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m条对角线,它们将九边
形分成n个三角形.则m+n的值为___.
13
7.已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恰好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
的1.5倍,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对角线总数.(共16张PPT)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知识点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__.
互相平分
知识点2 平行四边形中常添辅助线
已知平行四边形,直接连接对角线.
考点1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行计算
典例1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56 cm,对角线AC,BD相交于
点O,△OAB与△OBC的周长差是4 cm,则平行四边形ABCD中较
短的边长是______.
思路导析 由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56 cm,得AB+BC=28 cm,
又由△OAB与△OBC的周长差是4 cm,可得|AB-BC|=4 cm,联立
方程组继而求得答案.
12 cm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OA=OC.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56 cm,
∴2(AB+BC)=56 cm,
∴AB+BC=28 cm.①
∵△OAB与△OBC的周长差是4 cm,
∴|(OA+OB+AB)-(OB+OC+BC)|=|AB-BC|=4 cm,
∴|AB-BC|=4 cm.②
变式 如图,在 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B,DC上的点,点E,O,F三点共线,且EF⊥AC,连接CE,若AD=6,△BCE的周长为14,则CD的长为( )
A.10 B.8
C.6 D.
考点2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行证明
典例2 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EBFD的顶点A,E,F,C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E=CF.
思路导析 连接BD,交AC于点O,由四边形ABCD和EBFD为平行四边形,得OA=OC,OE=OF,即可得出结论.
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E=OF,
∴OA-OE=OC-OF,
即AE=CF.
变式 [2025·永州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10,BD=24,AD=13.
(1)求证:AC⊥BD;
(2)点E,点F分别是AB和DC上的一点,连接EF经过点O,求证:OE=OF.
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10,BD=24,
∴AO=CO=5,BO=DO=12.
∵AD=13,
∴52+122=132,即AO2+DO2=AD2,
∴△ADO为直角三角形,∠AOD=90°,
∴AC⊥BD;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AB∥CD,OA=OC,
∴∠EAO=∠FCO,
∵∠AOE=∠COF,
∴△AOE≌△COF(ASA),
∴OE=OF.
1.[2024·贵州]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B=BC
B.AD=BC
C.OA=OB
D.AC⊥BD
2.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6,BD=8,则AB的长可能是( )
A.10 B.8
C.7 D.6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D⊥AD,AD=6,AB=10,则OB的长为( )
A.8 B.4
C.3 D.5
4.如图,在 ABCD中,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EF过点O且分
别交AB,CD于点E,F.若AE=10,则CF的长为___.
10(共16张PPT)
第3课时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知识点1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_____,叫
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距离
【注意】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知识点2 常见真命题
1.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如图1).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四等分(如图2).
图1
图2
考点1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例1 如图,已知l1∥l2,AB∥CD,CE⊥l2于点E,FG⊥l2于点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CD
B.CE=FG
C.A,B两点间距离就是线段AB的长度
D.l1与l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D的长度
思路导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定义等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变式 在同一平面内,设a,b,c是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已知a与b的距离为4 cm,b与c的距离为1 cm,则a与c的距离为( )
A.1 cm B.3 cm
C.5 cm或3 cm D.1 cm或3 cm
考点2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应用
典例2 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
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相邻两平行线之间
的距离都是1,则AC的长是_____.
思路导析 作AD⊥l3于点D,作CE⊥l3于点E.证明△ABD≌△BCE,推出BE=AD=1,DB=CE=2,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变式 如图,P是面积为S的 ABCD内任意一点,△PAD的面积为S1,
△PBC的面积为S2,则S,S1,S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
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M在边AB上,AE⊥BC,MN⊥CD,垂足分别为E,N,则平行线AD与BC之间的距离是( )
A.AE的长 B.MN的长
C.AB的长 D.AC的长
2.[2024·桥西区期末]如图,直线AB∥CD,点P是直线AB上一个动点,当点P的位置发生变化时,△PCD的面积( )
A.向左移动变小
B.向右移动变小
C.始终不变
D.无法确定
3.[扬州中考]如图,在 ABCD中,点E在AD上,且EC平分∠BED,
若∠EBC=30°,BE=10,则 ABCD的面积为___.
50
4.[2024·湘乡期末]如图,直线a∥b,AB与a,b分别相交于
点A,B,且AC⊥AB,AC交直线b于点C.
(1)若∠1=70°,求∠2的度数;
(2)若AC=5,AB=12,BC=13,求直线a与b的距离.
解:(1)∵a∥b,∠1=70°,
∴∠3=∠1=70°.
∵AC⊥AB,
∴∠BAC=90°,
∴∠2=180°-∠BAC-∠3=20°;(共20张PPT)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组对边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符号语言:如图,∵AB∥CD,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且相等
考点1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典例1 [2025·重庆期末]如图,在 ABCD中,连接对角线BD,点E和点F是直线BD上的两点且DE=B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D⊥BD,AB=5,BC=3,DE=2,
求△AEF的面积.
思路导析 (1)证明△ADE≌△CBF,再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D=4,进而可以得到EF的长,然后利用
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解.
∴△ADE≌△CBF(SAS),
∴AE=CF,∠AED=∠CFB,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 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AB=DE,AF=CD,BC=EF.
(1)求证:∠ACB=∠DFE;
(2)连接BF,CE,直接判断四边形BFE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四边形BFEC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
由(1),得∠ACB=∠DFE,
∴BC∥EF,
又∵BC=EF,
∴四边形BFEC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2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决动点问题
典例2 [分类讨论思想]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CD,AD=
6 cm,BC=10 cm,点E从点A出发以1 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
F从点B出发,以2 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
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若M是BC上一点,
且BM=4 cm.当t=______s时,以A,M,E,
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思路导析 分两种情形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析:根据题意,得
AE∥FM,BF=2t,AE=t.
①点F在线段BM上时,FM=4-2t,
当AE=FM时,四边形AEMF是平行四边形,
∴t=4-2t,
解得t= ;
变式 [分类讨论思想]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
12 cm.点P从点A出发,以3 cm/s的速度在射线AD上运动;同时,
点Q从点C出发,以1 cm/s的速度在射线CB上运动.运动时间为
t,当t=_____s时,点P,Q,C,D构成平行四边形.
3或6
1.依据所标数据,下列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2.[2024·崆峒区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12 cm,BC=15 cm,点P自点A向D以1 cm/s的速度运动,到D点即停止,点Q自点C向B以2 cm/s的速度运动,到B点即停止,点P,Q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s.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AP=__cm,DP=________cm,CQ=
___cm,BQ=_________cm;
(2)当t=__s时,四边形APQB是平行四边形.
t
(12-t)
2t
(15-2t)
5
3.[2023·广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BE⊥AC,DF⊥AC,垂足分别为点E,F,且AF=CE,∠BAC=∠DCA.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F=CE,
∴AF-EF=CE-EF,
即AE=CF.
∵∠BAC=∠DCA,
∴AB∥CD.(共23张PPT)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2.两组对边分别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
相等
考点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典例1 如图所示,点E在四边形ABCD的边AD上,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已知AE=DE,FE=CE.
(1)求证:△AEF≌△DEC;
(2)若AD∥BC,
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思路导析 (1)利用SAS定理证明△AEF≌△DEC;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E=∠DCE,得到AB∥CD,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结论.
(2)∵△AEF≌△DEC,
∴∠AFE=∠DCE,
∴AB∥CD,
∵AD∥BC,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变式 [2023·宁夏]如图,已知EF∥AC,B,D分别是AC和EF上的点,∠EDC=∠CBE.
求证: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EF∥AC,
∴∠EDC+∠C=180°.
又∵∠EDC=∠CBE,
∴∠CBE+∠C=180°,
∴EB∥DC.
∵DE∥BC,BE∥CD,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典例2 [2025·济宁期中]如图,D是△ABC内部的一点,连接BD,CD,把B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E,把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F,连接AE,ED,DF,FA,AB=BC=CA.
(1)若BD=6,求AF的长;
(2)求证: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思路导析 (1)由旋转,得∠DCF=60°,CD=CF,AB=BC=CA,可得△DCF,△AB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到∠BCD=∠ACF,证明△BDC≌△AFC,即可求解;
(2)同理(1)可证得△EBD为等边三角形,△ABE≌△CBD,可得AE=CD,进而可得AE=DF,ED=AF,即可得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解:(1)由旋转,得∠DCF=60°,CD=CF,
∴△DCF是等边三角形,
∴∠DCA+∠ACF=60°.
∵AB=BC=CA,
∴△ABC为等边三角形,
∴∠ACB=∠DCA+∠BCD=60°,
∴∠BCD=∠ACF.
(2)证明:同理(1),得△EBD为等边三角形,△ABE≌△CBD,
∴AE=CD,BD=ED.
∵△DCF是等边三角形,BD=AF,
∴CD=AE=DF,ED=AF,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 [2025·娄底一模]已知:如图,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AE=BF,CE=DF.求证:
(1)AE∥FB;
(2)四边形CFDE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1)∵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
∴AD+DC=BC+CD,
即AC=BD.
又∵AE=BF,CE=DF,
∴△ACE≌△BDF(SSS),
∴∠A=∠B,
∴AE∥FB;
(2)∵AD=BC,AE=BF,∠A=∠B,
∴△ADE≌△BCF(SAS),
∴DE=CF,
又∵CE=DF,
∴四边形CFDE是平行四边形.
1.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其中一张纸条在转动过程中,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四边形ABCD周长不变
B.AD=CD
C.四边形ABCD面积不变
D.AD=BC
2.如图,在△ABC中,AB=AC=8,点E,F,G分别在边AB,BC,AC上,EF∥AC,GF∥AB,则四边形AEFG的周长是( )
A.8
B.16
C.24
D.32
3.如图,已知BD垂直平分线段AC,∠BCD=∠ADF,AF⊥AC.
(1)证明: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F=DF=5,AD=6,求AC的长.
∵∠BCD=∠ADF,
∴∠BAD=∠ADF,
∴AB∥FD.
∵BD⊥AC,AF⊥AC,
∴AF∥BD,
∴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AF=DF=5,
∴BD=AF=5,AB=DF=5.
设BE=x,则DE=5-x,由勾股定理,得AE2=AB2-BE2=AD2-DE2,
即52-x2=62-(5-x)2,
解得x=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