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23张PPT)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23张PPT)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2 14: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
情 境 导 入
第二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亲眼目睹
实践证明
逻辑推理
①天圆地方
②太阳和月亮
④地球卫星影像
直觉认知
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新 课 探 究
1 地球的形状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新 课 探 究
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例
晴朗的白天,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且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识形状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例
识形状
新 课 探 究
站得高,看得远
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例
识形状
新 课 探 究
航行用了3年
时间!地球
有多大呢?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经过长达3年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想一想
情境导入
我们常用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说大小
2 地球的大小
新 课 探 究
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相当于729亿个7000平方米的足球场!
相当于400米操场跑道的100000倍
说大小
新 课 探 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说大小
4
月球: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最大周长相当于____倍我的周长。
太阳:我的表面积约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____倍。
月亮
太阳
1194
地球
新 课 探 究
3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新 课 探 究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北极
南极
赤道
(最长纬线)
地轴
纬线
经线
新 课 探 究
说一说,地球仪与地球有哪些差异?
在地球仪上你发现了哪些地理信息?
新 课 探 究
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别:
新 课 探 究
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部分材料可用替代品)。
思考1:小孔到圆圈上各点的距离为什么要相等?
思考2:倾斜的铁丝为什么要与水平面成66.5°角
思考3: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按照课本步骤制作地球仪,并在制作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新 课 探 究
动手实践:使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
第一步:标出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乒乓球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缝合线
新 课 探 究
动手实践:使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
第二步:标出南北两极点
令线上任意一点标为北极点,找出南极点位置
长度相等,利用经线的性质,确定南极点
新 课 探 究
动手实践:使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
第三步:画出赤道
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
纸胶带辅助连接两点,围成赤道
新 课 探 究
动手实践:使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
第四步:组装
用圆规的尖头在两极点打孔,用铁丝穿过
新 课 探 究
地球
地球仪
模型
形状
大小
主要的点
主要的线
仿照形状
按比例缩小
课 堂 小 结
认识过程
北极点
描述方法
球体
南极点
经线
纬线
地轴
课堂 小 结
完成课后对应的习题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