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4级高二上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题,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中式园林好“曲”,是晚唐五代以来私家小园的重要特色,及至明清,这种倾向则更为
明显。曲曲的小径,斗折萦绕的回廊,起伏腾挪的云墙,婉转绵延的溪流,虬曲盘旋的古
树,等等。景贵乎深,不曲不深也,“曲”成了中式园林的妙道。
日本室町时代的《山水并野形图》说:“有谚云:‘万木以一见。’有何深意,答案
如下:庭内所植众木,应使一眼可瞥全貌。即使良木,也不可皆近植于屋旁,令远处小木
隐而不见。”这“万木一见”的哲学,在日本庭园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中式园林却不是万木一见,而是万木皆隐。
初视中式园林,人们常常会觉得建筑并不是它的叙述重心,因为建筑多掩映在丛林里。
这与突出建筑语汇的意大利古典园林、法式园林等有根本区别。贝聿铭先生谈到中国园林时
说:“你永远不会直接地、清楚地看到尽头,永远看不到全貌。你走进去,有什么东西吸引
了你的注意力,就会停下来,那可能是一棵树、一块石头,或者是一线天光。你可以走在小
径上,也可以穿过小桥,道路曲曲折折,这样总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一个变换空间
尺度的问题,增加许多个焦点,就带来了欣喜一还有探索的乐趣。”含蓄,对于空间逼仄
的小园来说非常关键,它提升了景物的包孕度和深邃感,“曲折奥旷兼,远近心目放”,让人
流连忘返。
曲线与直线相对。优美的孤线,在僵硬质实的世界里融进柔性力量,将灵动带入直线统
治的世界。直线的世界,清晰,可预测,可计量,有规则,也可复制。直线的世界,还意味
着一种控制感:大道通天的轴线(这在西方园林中很常见),隐约体现出人间的威势,演绎着
管制的条文。中式园林通过曲线解构这种控制性,将小园变成柔和、耐人吟味的可亲近的世
界。曲线更带来运动的感觉,因为有曲线,一切都流动起来。“端方中须寻曲折,到曲折处
还定端方,相间得宜,错综为妙”,曲折赋予园林以特别的节奏韵律。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
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咀嚼这诗意,就可以发
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不光是对山路弯弯的状态描写,而更重在心灵的缱绻往
复。其实中国人说“曲径通幽”,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形式美感上看,它属视觉空间问
题。曲折可以增加景物的深邃感,先抑后扬,会产生丰富的观赏效果。二是从生存智慧上
看,它是体验性的,属于存在论问题。曲径通幽,不是去发现曲折小路尽头的景观,而是
强化人与万物一体的态度一与物缱绻,物我款款相合,从而超越形式。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