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世界自然遗产遍及世界各地,通过保护自然遗产,让人们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地理学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下图显示了六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名称和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的经纬度大约是( )
A.30°S,120°E B.30°S,120°W C.30°N,120°E D.30°N,120°W
2.图示的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其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全部位于高纬度地区 D.全部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3.图中各地,所在纬线圈最短的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黄山 C.黄石国家公园 D.少女峰
【答案】1.C 2.D 3.D
【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纬线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线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黄山的纬度是30°N,经度是120°E,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六处世界自然遗产东西半球均有分布,A错误;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南北半球均有分布,B错误;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均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无分布,C错误,D正确。故选D。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图中纬度最高的是少女峰,因此少女峰所在纬线圈最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球体
C.圆锥体 D.弧形
5.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的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约是( )
A.6371千米 B.5.1亿千米
C.4万千米 D.960万千米
【答案】4.B 5.B
【解析】4.“圆形”是平面图形概念,故A错误;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航天员在太空中能直观看到地球的球体形状,故B正确;“圆锥体”、“弧形”均不符合地球实际形状,故C、D错误。故选B。
5.6371千米是地球平均半径,故A错误;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给地球缝制“外衣”,所需面料面积就是地球表面积,故B正确;4万千米是赤道周长,故C错误;960万千米 是我国陆地面积,故D错误。故选B。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
7.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答案】6.C 7.B
【解析】6.读图可知,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约为65.7°N,位于0°经线—20°W经线之间,经度约为17.4°W。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东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明计划端午节去滨河公园观看赛龙舟。下图分别为小明家周边地图及某路口附近交通指示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家到滨河公园的路是唯一的 B.清水河自西南流向东北
C.滨河公园位于小明家的西北方向 D.该地图是行政区划图
9.该交通指示牌最有可能位于地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小明打开某手机APP利用电子地图查找滨河公园位置,他点击APP上的“+”,地图( )
A.内容详细了 B.范围变大了 C.内容变粗略 D.比例尺变小
【答案】8.C 9.B 10.A
【解析】8.读图,小明家到滨河公园可以走滨河东路,也可以过居安路、常青路到达,A错误;由指向标可知,清水河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滨河公园位于小明家的西北方向,B错误,C正确;该地图为交通图,D错误。故选C。
9.读交通指示牌可知,该路牌位于居安路与常青路的交汇处,读左图②位于居安路与常青路的交汇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的程度,在电子地图上点击“+”号,是增大了比例尺,实际距离会变短,范围会缩小,内容会更详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为降低坡度,上山公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下图为江苏海上云台山景区局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图的等高距为( )
A.25米 B.50米 C.100米 D.200米
12.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是因为( )
A.海拔高 B.落差大 C.坡度缓 D.起伏大
【答案】11.B 12.C
【解析】1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通过观察相邻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以确定等高距。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为50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会影响道路的走向。一般来说,坡度平缓的地区,道路可以较为平直;坡度较陡的地区,为了降低坡度,道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读图可知,甲段公路海拔较低,落差小,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地势起伏小,所以公路较为平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年暑假期间,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到下图中的区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下图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同学们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建议可行的是( )
A.在①地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B.在②地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C.在③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 D.在④地开发野外露营项目
14.下列关于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月亮河自东南流向西北 B.②地河流流速湍急
C.③地山体部位为鞍部 D.甲乙两村镇,乙村镇容易发展为城市
【答案】13.A 14.D
【解析】13.读图分析可知,①处是山谷,有河流,且等高线较为密集,水流急,最适合发展激情漂流。②处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不适合漂流;③地位于闭合等高线中心,且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山顶),不是攀岩所需的陡崖,无法开发攀岩运动项目;④地位于陡崖下方,有落石危险,不适合开发野外露营项目。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4. 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月亮河所在区域等高线西北高、东南低,故月亮河自西北流向东南,A错误。 ②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小,河流流速缓慢,B错误。③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鞍部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C错误。 甲乙两村镇对比,乙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形更为平坦开阔,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D正确。故选D。
小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步:准备一块马铃薯。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每层填上相应颜色,就成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15.第二步、第三步正确操作的要点,分别是(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④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出底边轮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
A.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B.能判断地震发生频次
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 D.能说明经济发展过程
17.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较深的黄色,中间是绿色,其地形为( )
A.丘陵 B.盆地 C.高原 D.山地
1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答案】15.D 16.A 17.B 18.D
【解析】15.由题可知,小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本次实验总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准备一块马铃薯;第二步:将马铃薯切为厚度相同的片状,且依次摆放;第三步: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第四步: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每层填上相应的颜色。因此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和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6.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A正确;分层设色地形图不能判断地质灾害发生频次,也不能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更不能说明经济发展过程,B、C、D错误,故选A。
17.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说明该区域四周是低山丘陵,海拔高,中间是平原,海拔低,则该区域是盆地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高原与山地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但高原相对平坦,而山地较为陡峭,故①为高原,②为山地;丘陵的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地面较平原崎岖一些,故③是丘陵;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故④是平原。故①②③④依次是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地理工具在地理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图为部分地理工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地理工具与所运用的探究实验匹配恰当的是( )
A.甲—地球运动的规律 B.乙—河流流速变化的原因
C.丙—地形起伏的原因 D.丁—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0.某校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19.A 20.C
【解析】19.甲图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运动的规律,A正确;乙图百叶箱可以测量气温,不能探究河流流速变化的原因,B错误;丙图指南针可以辨别方向,不能探究地形起伏的原因,C错误;丁图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地形起伏情况,不能探究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D错误。故选A。
20.地理野外考察时,丙图指南针可用于辨别方向,丁等高线地形图可用于确定考察路线、了解考察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等,C正确;甲图地球仪体积大,不便于野外携带使用,A、D错误;乙图百叶箱是固定的气象观测设备,也不适合野外考察携带,B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图1)
(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材料有 。(写出1种即可)
(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地轴倾斜与地面夹角成 度。
(3)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图中C是 (经/纬)线,D是 (经/纬)线。
(4)读图3,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A点位于 (东/西)半球;B点位于 (南/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5)试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阴影① 阴影②(填写“>”或“<”或“=”),①②两区域位于高纬度的是 (填序号)。
【答案】(1)乒乓球、泡沫球、铁丝、橡皮泥等(言之有理即可) (2)66.5
(3) 经 纬 (4) (30°N,150°W) 西 北 西南
(5) > ②
【解析】(1)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我们选用的材料可以有铁丝、乒乓球、笔、胶布、橡皮泥或其它材料。
(2)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地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地球自转、公转运动时,地轴是倾斜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则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呈66.5°的角。
(3) 读图2可知,C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所以是经线。D线垂直于经线且为圆圈,所以是纬线。由题干可知,“每隔45°绘制一条经线,每隔30°绘制一条纬线”,C位于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处于45°W,D位于0°纬线(赤道)以南,处于30°S。
(4) 读图3分析可知,根据“横纬竖经”的判断原则,A点纬线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为30°N,图中经度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A点的经度为150°W,所以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0°N,150°W)。西经20°W向西至160°E区间为西半球,其他为东半球,A点的经度为150°W所以位于西半球。B点在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B点做方向标,可知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5)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读图3分析可知,两区域所跨经纬度数相同,①区域纬度位置低,实际范围大,②区域纬度位置更高,实际范围小,故①②两个阴影区域的实地面积比较①大于②。高纬度位于60°-90°,读图②位于高纬度,①位于低纬度。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材料二“中国天眼”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及景观图。
(1)“中国天眼”的海拔高度在880米至 米之间,其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 。
(2)瞭望台建在 (地形部位),从此处往 方向瞭望可以看见“中国天眼”。
(3)瞭望台和“中国天眼”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取整百)米。
(4)从停车场前往瞭望台有A、B两条线路,体能较差的人群更适合 线路。
【答案】(1) 840 盆地 (2) 山峰 东南 (3)400 (4)A
【解析】(1) 读图可知,相邻的等高线相差40米,故该图的等高距为40米,“中国天眼”的海拔在880米和840米之间; “中国天眼”所在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2)由图可知,瞭望台周围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根据图中的指向标指向北方可知,“中国天眼”位于瞭望台的东南方向,从此处往东南方向可以看见“中国天眼”。
(3)图中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瞭望台和“中国天眼”的图上距离大约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400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A、B两条步道,A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容易攀爬,更适合体能较差的人群。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实验课上,为更好地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等知识,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土豆、牙签等亲自动手制作“土豆山”等高线地形图。
(1)“土豆山”制作过程③中,土豆片要切割成相同的厚度,相同厚度模拟的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
(2)如果每层土豆片的厚度代表实际地形中的200米高度,那么土豆山的山峰A的高度应不高于
米。
(3)小明想挑战爬⑤中的土豆山,选择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路线是 (AB/AC),原因是 。
【答案】(1)等高距 (2)800
(3) AB 该路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析】(1)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叫等高距。制作“土豆山”时,把土豆切成相同厚度的切片,这些相同厚度就模拟了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这样每一层切片对应等高线的海拔变化。
(2)从图⑤看,“土豆山”等高线标注到600米,每层土豆片厚度代表实际200米,山峰A是在600米等高线内部的闭合区域。根据等高线规律,闭合等高线向内升高为山峰,所以山峰A海拔范围是600 - 800米(不含600和800),即应不高于800米。
(3)路线选择: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越稀疏,坡度越缓。AB路线等高线比AC路线更密集,所以挑战性的路线选AB。原因分析:因为AB路线等高线密集,意味着坡度陡,攀爬难度大,更具挑战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世界自然遗产遍及世界各地,通过保护自然遗产,让人们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地理学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下图显示了六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名称和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的经纬度大约是( )
A.30°S,120°E B.30°S,120°W C.30°N,120°E D.30°N,120°W
2.图示的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其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全部位于高纬度地区 D.全部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3.图中各地,所在纬线圈最短的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黄山 C.黄石国家公园 D.少女峰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球体
C.圆锥体 D.弧形
5.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的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约是( )
A.6371千米 B.5.1亿千米
C.4万千米 D.960万千米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
7.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小明计划端午节去滨河公园观看赛龙舟。下图分别为小明家周边地图及某路口附近交通指示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家到滨河公园的路是唯一的 B.清水河自西南流向东北
C.滨河公园位于小明家的西北方向 D.该地图是行政区划图
9.该交通指示牌最有可能位于地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小明打开某手机APP利用电子地图查找滨河公园位置,他点击APP上的“+”,地图( )
A.内容详细了 B.范围变大了 C.内容变粗略 D.比例尺变小
为降低坡度,上山公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下图为江苏海上云台山景区局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图的等高距为( )
A.25米 B.50米 C.100米 D.200米
12.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是因为( )
A.海拔高 B.落差大 C.坡度缓 D.起伏大
2024年暑假期间,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到下图中的区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下图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同学们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建议可行的是( )
A.在①地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B.在②地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C.在③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 D.在④地开发野外露营项目
14.下列关于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月亮河自东南流向西北 B.②地河流流速湍急
C.③地山体部位为鞍部 D.甲乙两村镇,乙村镇容易发展为城市
小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步:准备一块马铃薯。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每层填上相应颜色,就成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15.第二步、第三步正确操作的要点,分别是(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④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出底边轮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
A.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B.能判断地震发生频次
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 D.能说明经济发展过程
17.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较深的黄色,中间是绿色,其地形为( )
A.丘陵 B.盆地 C.高原 D.山地
1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地理工具在地理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图为部分地理工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地理工具与所运用的探究实验匹配恰当的是( )
A.甲—地球运动的规律 B.乙—河流流速变化的原因
C.丙—地形起伏的原因 D.丁—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0.某校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图1)
(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材料有 。(写出1种即可)
(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地轴倾斜与地面夹角成 度。
(3)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图中C是 (经/纬)线,D是 (经/纬)线。
(4)读图3,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A点位于 (东/西)半球;B点位于 (南/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5)试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阴影① 阴影②(填写“>”或“<”或“=”),①②两区域位于高纬度的是 (填序号)。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材料二“中国天眼”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及景观图。
(1)“中国天眼”的海拔高度在880米至 米之间,其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 。
(2)瞭望台建在 (地形部位),从此处往 方向瞭望可以看见“中国天眼”。
(3)瞭望台和“中国天眼”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取整百)米。
(4)从停车场前往瞭望台有A、B两条线路,体能较差的人群更适合 线路。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实验课上,为更好地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等知识,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土豆、牙签等亲自动手制作“土豆山”等高线地形图。
(1)“土豆山”制作过程③中,土豆片要切割成相同的厚度,相同厚度模拟的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
(2)如果每层土豆片的厚度代表实际地形中的200米高度,那么土豆山的山峰A的高度应不高于
米。
(3)小明想挑战爬⑤中的土豆山,选择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路线是 (AB/AC),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