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感悟雨巷 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
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
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
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
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
《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
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作者简介 《雨巷》最初发表在
1928年《小说月报》上,
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
《雨巷》“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
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
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背景简介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
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
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
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
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
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
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
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
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
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
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
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
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
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
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
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
伤痛苦的情绪。时间: 情景: 地点: 道具: 人物: 暮春凄婉 伤感小巷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细雨空蒙 迷离油纸伞复古 怀旧 神秘惆怅 寂寞“我”美丽 哀怨 凄婉丁香姑娘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 油纸伞2. 颓圮的篱墙3. 雨巷4. 丁香一样的姑娘5. 我合作探究
江南小巷 散文中对江南小巷的描写:
这是我生平所见的最动人的小巷,一条条纵横交错,像埋在衰老肌肤下的血管,深嵌在高高山墙和翘起的屋檐下,演绎一股苍凉之气。很少有阳光直射进巷子里,被摩挲得溜光的青黑石径终年湿漉漉的,似抹了一层油,斑斑苔藓从砖缝中冒出,在巷壁上抹上一层暗绿 意 象 — 雨 巷悠长寂寥 狭窄阴暗潮湿 压抑沉闷 看不到远方意象赏析 思考:
(1)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意象 —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意象赏析丁香: 丁香形状像结,外形单薄细弱,开在暮春时节,花期短,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有淡雅香气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忧愁。古典诗歌中的丁香形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李璟《浣溪沙》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李商隐《代赠》丁香—— 孤高 美丽 忧愁 意象赏析丁香思考:(2)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怎样的形象? 意象 ——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美丽哀怨、朦胧飘渺、
稍纵即逝。我希望逢着…/结着愁怨的姑娘
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意象赏析丁香思考:(3)你是如何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意象 — 丁香一样的姑娘恋人、知己、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作者内心情感的写照……意象赏析丁香
“象外之象”
——钟嵘《诗品》
姑娘是谁?
年少时对月的一个愿望?
远大的理想?
美好的回忆?
偶遇美女时的一抹心动?
未得的爱情?
未酬的壮志?
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希望 “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三者物我合一, 营造了一种氛围,在诗歌中传递出一种孤寂、忧伤和迷茫的情感。总结:意象的作用赏析小结本诗主题《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孤寂忧伤?个性化解读:
爱情诗、怀旧诗、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寄托人生意义的哲理诗…… 对话诗人②爱情的忧郁:隐居松江期间,诗人对同学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存有自卑感,给爱情笼罩上了无形的阴影。最后他与恋人分手了。这是他爱情上的忧郁。③时代的忧郁:《雨巷》创造于1927年夏天,当时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积极响应革命、向往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峰堕入了低谷。后来戴望舒隐居上海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这个时代的忧郁。①性格的忧郁:戴望舒(示图):1905年3月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使得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忧郁。 诗人经历和社会背景 《雨巷》创造于1927年夏天,当时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积极响应革命、向往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峰堕入了低谷。后来戴望舒隐居上海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这个时代的忧郁。隐居松江期间,诗人对同学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存有自卑感,给爱情笼罩上了无形的阴影。最后他与恋人分手了。 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艺术特色 2、优美的音乐旋律——舒缓悠扬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
◎复沓句式的妙用——回环叠唱;整齐和谐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错 误
郑愁予(台湾诗人)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