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诗经·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诗经·蒹葭》
在天愿做比翼鸟, 。
-------白居易《长恨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 。
-------李商隐《无题》
问世间情为何物, 。
-------元好问《摸鱼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地愿为连理枝心有灵犀一点通直教人生死相许zxxk当代著名女诗人,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其诗歌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条线索,拓展了崭新的审美视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代表诗作有《致橡树》《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是七、八十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2、通过对意像个性化的欣赏,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组卷网学.科.网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Q1:理解《致橡树》这个题目的含义。
Q2: 《致橡树》一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指出它们各指代什么?
Q3: 《致橡树》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作用是?
Q4: “不,这些都还不够!”中“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的是什么?Q1:(1)《致橡树》中的“致”什么含义?
(2)“?”致 “橡树” ?
(3)木棉和橡树分别象征……?A1: (1)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情谊)有倾诉、表白之意。
(2)木棉致橡树
(3)木棉:抒情主人公
橡树:告白对象或心目中的恋人。
Q2:《致橡树》一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指出它们各指代什么?A2:“我”指木棉,“你”指橡树,”我们”指木棉和橡树在一起。Q3:《致橡树》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作用是?
A3:“不,这些都还不够!”。 引出下文
Q4:“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
A4: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解读第一层Q: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大体说说这些意象的意义。A: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攀 附痴 情慰 藉衬 托奉 献第1层小结
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作者是持否定、批判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爱情是什么呢?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解读第二层①诗人在这一层里提出了“木棉”这一形象。
A.“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话指出了什么?
答: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B.“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如何理解?
答:外表虽有距离,实质是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②作为爱的双方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 也像戟”。
运用比喻,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做刀、剑、戟、铜、铁,指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应具有坚毅、刚强、矫健的阳刚之美。“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红硕的花朵,说明木棉的美丽、热情、真挚,体现了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即: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既有美丽的外表也要有丰富的内涵。③那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情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④诗的最后“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一句,该如何理解? 在诗人看来,爱不仅只爱对方的外表,还要爱独立的人格和对方的全部,简言之,爱他所爱。这是一种升华了的爱情,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小结:诗人的爱情观
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